雕陵

語出:《莊子·山木》:“莊週遊乎雕陵之樊。”成玄英疏:“雕陵,栗園名也。”一說山陵名。王先謙集解引司馬彪曰:“雕陵,陵名。”《樂府詩集·燕射歌辭三·隋元會大饗歌食舉歌五》:“陽華之菜雕陵栗,鼎俎芬芳豆籩溢。”

基本信息

雕陵
拼音:diaoling
解釋: 1. 地名.《魏書·地形志》說:“扶溝有雕陵崗,崗上有栗林”,刁陵是雕陵的諧音。
2. 栗林名。《莊子.山木》�s"莊週遊乎雕陵之樊。"成玄英疏�s"雕陵�o栗園名也。"一說山陵名。王先謙集解引司馬彪曰�s"雕陵�o陵名。"

莊周曾經遊覽的那個雕陵叫雕陵崗,典出《莊子·山木》,舊址在今扶溝縣曹里鄉的刁陵村。從漢代到南北朝時期,那裡一直叫雕陵崗。《魏書·地形志》說:“扶溝有雕陵崗”。刁陵是雕陵的諧音。

戰國時期,莊周三十多歲的時候,那一年,他從家鄉宋國蒙(河南商丘縣)出發,到魏國去旅遊。他在魏都大梁(開封)見到魏王,已經是夏天,莊周還穿著帶補丁的粗布褂子,腳蹬一雙草鞋。魏王用奚落的口氣說,先生怎么顯得這樣疲憊?莊周很乾脆地回答道,我穿著破衣爛鞋,這是貧窮的樣子,不是疲憊。談到疲憊,處在昏君亂相的時代,生不逢時,如何能不疲憊呢?談話不歡而散。
莊周聽說魏國的南部有一個栗林,風景很美,那地方叫[1]雕陵,便去雕陵遊覽。在栗林里,他看見一隻很奇特的鵲從遠處飛來,那鵲的翅膀張開足有七尺長,眼睛長約一寸,翅膀碰著莊周的額頭,然後停到一棵栗樹上。莊周想捉住這隻“異鵲”,於是提起衣裳,小心抬步走過去,手持弓準備射擊它。突然,他看見一隻蟬在樹陰下悠然自得,忘乎所以。藏在它身後的螳螂舉臂抓住了它,螳螂只顧得意而忘記了自己身處的險境,異鵲從中取利而抓住了螳螂。莊周見此情形,吃驚地說,物種相互牽累,這是因為互相貪利而招至災禍啊!他扔下彈弓就走,管園的人以為他偷了栗子,罵著追趕他。
莊周曾經遊覽的那個雕陵叫雕陵崗,典出《莊子·山木》,舊址在今扶溝縣曹里鄉的刁陵村。從漢代到南北朝時期,那裡一直叫雕陵崗。《魏書·地形志》說:“扶溝有雕陵崗”。刁陵是雕陵的諧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