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橄欖核舟

雕橄欖核舟

雕橄欖核舟來自廣東,於雍正時期已進入造辦處的陳祖章,在乾隆二年(1737),依照橄欖核 天然的外形,將一個果核雕琢成一艘小船,船上乘載八人,每一位人物的動態、表情各有不 同。最特別的是,船底刻蘇軾的〈後赤壁賦〉全文,三百餘字,細密井然,堪稱鬼斧神工 作者介紹。

作品信息

【名稱】雕橄欖核舟
【年代】清
【作者】陳祖章
雕橄欖核舟雕橄欖核舟

【大小】高1.6公分,長3.4公分
【說明】來自廣東,於雍正時期已進入造辦處的陳祖章,在乾隆二年(1737),依照橄欖核 天然的外形,將一個果核雕琢成一艘小船,船上乘載八人,每一位人物的動態、表情各有不 同。最特別的是,船底刻蘇軾的〈後赤壁賦〉全文,三百餘字,細密井然,堪稱鬼斧神工 。

作者介紹

陳祖章,廣州人,清乾隆年間入宮。陳祖章以牙雕聞名天下,但其橄欖核雕之技同樣讓人嘆為觀止。核雕中工藝湛,難度更高的是雕刻核舟。在核舟作品中,《東坡夜遊赤壁》歷來是雕刻工藝家們常用的題材。至清代,廣東的宮廷工藝家陳祖章在學習、借鑑前人的基礎上,創作《東坡夜遊赤壁》核舟,並在技藝、內涵上都有所發展,人物除蘇東坡外,有客人、客婦、艄公、書童等7人,個個刻畫精緻,人物神態自然、寧靜、安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