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理性下的個體社會行為模式分析

集體理性下的個體社會行為模式分析

《集體理性下的個體社會行為模式分析》是2007年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帆。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這部書是在跨學科領域中的艱難探索,帶給我們對理論與實踐、理想與現實的無盡思考。在貫徹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當今中國,個人主義和個體行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彰顯,而集體理性和集體行為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例如,在集體理性指導下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其實現必須依賴於個體行為層面的積極參與和配合;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大量破壞生態環境的個體行為卻屢見不鮮。再例如,在集體理性基礎上提出的、以公平公正為核心價值觀的和諧社會理念,無疑需要引導社會公眾通過積極參與構建和諧社會的偉大實踐的個體行為才能最終實現。這樣需要理論與實踐結合、理想與現實呼應的課題為勝枚舉。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社會行為

一、行為與社會行為

二、社會行為的主體:個體與集體

三、社會行為的類別

四、個體理性、集體理性與社會和諧

第二章 個體行為的形成與改變

一、個體行為

二、個體行為形成的決定因素及理論闡釋

三、個體行為改變的影響因素與階段

第三章 個體社會行為模式

一、行為模式分析

二、個體社會行為模式:不同學科視角的闡釋

三、個體行為多重均衡分析模型

第四章 集體行為及其形成路徑

一、集體行為的功能及意義

二、集體行為形成的路徑分析

三、集體契約:制度與制度變遷

四、制度:統一集體行為與個體行為的有效途徑

第五章 集體與個體:集體影響的傳導機制

一、集體理性下個體行為態度的表現方式

二、集體制度引導個體行為的內在機理

三、集體影響的社會傳導機制

四、集體影響的邏輯基礎

五、集體影響功能實現的條件

六、個體行為的引導與改變:以某城幣社區環境保護為例的實證分析

第六章 自我效能:集體影響個體的心理基礎

一、自我效能

二、自我效能構建過程及其與行為績效的關係

三、個體自我效能的實現途徑

四、個體效能與集體效能的協調

第七章 個體行為與集體制度介入:以可持續發展制度安排為例

一、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二、不可持續發展的原因:各主體行為分析

三、可持續發展原則下集體行為的制度安排

四:可持續發展制度安排向個體微觀層面的深化

第八章 公民社會組織:一種引導個體行為的新型制度工具

一、公民社會組織

二、公民社會組織的性質與特點

三、公民社會組織引導個體行為的機制分析

主要參考文獻

致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