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黃散

雄黃散

雄黃散的功能與主治是治風氣入中,蘊積生熱,口乾目黃,時發潮燥;預防瘟疫;婦人陰中生瘡;癰疽發背,紫暈疼痛不;冷瘡;蛇蠍蜈蚣所傷,痛不可忍;蛇傷,蜈蚣、蠍螫,諸毒蟲咬。

中成藥雄黃散1

【處方】雄黃(研.半兩) 丹砂(研.一分) 牛黃(研.一分) 丁香(一分) 桂心(半兩) 麝香(研.一兩) 南星(炮.三分) 半夏(為末.生薑汁搜曬乾.三分) 麻黃(去節.三分) 僵蠶(炒.三分) 天麻(三分) 龍腦(研.一分) 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 大黃(醋炒.半兩) 乾薑(炮.半兩)

【製法】上將十味搗羅細末,入別研五味藥和勻。

【用法與用量】每服半錢,加至一錢匕,空心夜臥溫酒調下,汗出即愈。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中成藥雄黃散2

【來源】《備急千金要方》卷九。

【組成】雄黃150克 硃砂(一作赤朮) 菖蒲 鬼臼各60克

【用法】上藥四味,研末過篩。每用少許,塗五心、額上、鼻、人中及耳門。

中成藥雄黃散3

【組成】芎1分,藜蘆1分,雄黃(研)1分,丹砂(研)1分,蜀椒(汗)1分,細辛1分,當歸1分。

【來源】《外台》卷三十四引《古今錄驗》。

【方法】上為散。

【用法】取方寸匕,綿裹納陰中,又敷外瘡。

雄黃散4

【組成】粟米小粉3兩(炒),草烏1兩,南星1兩,絡石1兩,百合1兩,白及2兩,乳香半兩,沒藥半兩,雄黃半兩,黃丹半兩。

【來源】《玉機微義》卷十五。

【用法】上為極細末。溫水調敷。

中成藥雄黃散5

【組成】雄黃(研)1分,百合1分,乳香(研)1分,黃柏(去皮炙)1分,牆上爛白蜆子(小蚌蛤子是)1分。

【來源】《聖濟總錄》卷一三三。

【功效】暖瘡口。

【用法】上為細散。先用漿水煎甘草濕柳枝湯,溫洗拭乾敷之。

【功能】雄黃散的功能與主治是治風氣入中,蘊積生熱,口乾目黃,時發潮燥;預防瘟疫;婦人陰中生瘡;癰疽發背,紫暈疼痛不;冷瘡;蛇蠍蜈蚣所傷,痛不可忍;蛇傷,蜈蚣、蠍螫,諸毒蟲咬。

中成藥雄黃散6

雄黃雄黃

【藥物組成】雄黃(另研)、生半夏、川烏尖、乾薑各等分。

【處方來源】《普濟方》卷四○八。

【製備方法】上為細末。

【用法用量】乾搽痛處。如痛不止,用釅醋調搽,其痛立止。

中成藥雄黃散7

【藥物組成】乾薑、麝香、雄黃各等分。

【處方來源】方出《千金》卷二十五,名見《普濟方》卷三○六。

【方劑功效】入山草辟眾蛇。

【製備方法】上為粗散。

【用法用量】以絳袋盛帶之,男左女右,蛇毒塗瘡,若無麝香,以射罔和帶之,以蜜為膏敷螫處良。

中成藥雄黃散8

【藥物組成】雄黃、乳香、沒藥、麝香少許。

【處方來源】《儒門事親》卷十二。

【方劑主治】瘡瘍,刀箭所傷。

【製備方法】上為末。

【用法用量】量瘡大小乾貼。

中成藥雄黃散9

【藥物組成】雄黃1兩(細研),雞屎白1兩,藜蘆1兩,丹砂1兩(細研),鰻鱺魚1兩。

【處方來源】方出《聖惠》卷六十二,名見《聖濟總錄》卷一二九。

【方劑主治】緩疽。

【製備方法】上為細散。

【用法用量】每日以青布裹燒熏之,經3日乃止。

中成藥雄黃散10

【藥物組成】雄黃、細辛、青鹽、石膏、良姜、蓽茇、麝香、胡椒各等分。

【處方來源】《普濟方》卷六十九。

【方劑主治】諸般風腫牙疼。

【製備方法】上為極細末。

【用法用量】早、晚擦於牙上,漱3-5次,吐了再擦。其痛即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