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關歷史的證人

山海關 雁門關 玉門關

圖書信息

出版社: 黃山書社; 第1版 (2009年2月1日)
平裝: 244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546101026, 9787546101026
條形碼: 9787546101026
尺寸: 23.8 x 16.8 x 1.8 cm
重量: 399 g

作者簡介

桑希臣,男,畢業於東北師大中文系。曾從事教學、教育管理及大型國企的宣傳工作,二十餘年筆耕不輟。代表作用《正說明朝十八臣》(陝西人民出版社)、《歷史在女人面前拐彎》(金城出版社)、《盛裝下的蒼涼》(陝西人民出版社)等。

內容簡介

《雄關歷史的證人》主要講述了:唐朝詩人高適的這首《燕歌行》是高適的第一大篇,也是整個唐代邊塞詩中的傑作,千古傳誦。詩中第三句提到的榆關就是“枕山襟海”的山海關的前身。山海關位於河北秦皇島市以東約5公里處,是中國華北與東北交通必經的重要關隘。它南望渤海,北臨燕山,登關遠望,不禁使人有天開海岳、雄襟萬里之豪情。這座原名榆關的軍事要塞,一直是中華兩百餘座雄關之魂,是中華民族永不屈服的象徵!

目錄

山海關 中華雄關之路
枕山襟海控中原
英雄難過美人關,山海關~戰成名
榆關那畔的風情
鼓角爭鳴已遠去,但願硝煙不再來
喜峰口 沉睡水下的要塞
喜相逢,淚不乾
喜峰口遭偷襲,袁崇煥蒙冤百餘年
大刀斬寇如切瓜.喜峰口抗戰揚我中華軍威
沉眠碧波下,偶爾露真容
古北口 京北邊塞第一關
京畿的北大門,燕冀的守護神
漢軍胡騎頻往來
昔日戰鬥堡壘,今日登臨聖境
居庸關 八達嶺上的華麗要塞
山是一座關,關雄亦如山
京張鐵路與雄關的情緣
居庸疊翠,和諧社會吐芳華
紫荊關 萬年天險勝崤函
河山帶礪”說紫荊
明英宗與紫荊無緣,一旦歸為臣虜
新紫荊,新易縣
井陘關 天下之脊,東西巨防
天下九塞第六關
背水一戰,三萬新兵大敗趙軍二十萬
“不識時務”,顏袁二孤臣斷舌罵賊
窮山惡水變樂土——井陘的變遷
張家口 北方絲路第一關
張家口的變遷
上古兩戰奠定華夏根基
張庫大道的起點
昔日雄關,今日北方名城
平型關 東路門戶,全晉咽喉
平淡從容近千年
娘子關 中華長城第九關
樓頭古戍樓邊寨,城外青山城下河
娘子關的新生
雁門關 九塞之首,衝要無雙
大雁之飛尚不得
守雁門擊匈奴,李牧是中華抗匈第一人
出雁門嫁胡人,明妃為漢匈和平做出傑出貢獻
千古楊家將,千古雁門關
偏頭關 黃河曲曲濤西下,紫塞隆隆障北環
萬家煙火護偏關
為和而戰,俺答進攻偏關
唱不夠的道情,說不完的偏關
函谷關 承載華夏五千年
千古興亡說函谷
紫氣東來,白馬非馬,雞鳴狗盜,終童棄縞
劉邦得意忘形封函谷,霸王火冒三丈克雄關
靈寶走上富裕路,函谷關重現雄姿
潼關 山河表里潼關路
兩京興亡繫於潼關
潼關品三國
潼關鬧劇與美人之死
寒風激浪射潼關
嘉峪關 威鎮西陲守絲路
中華西部第一關
出關萬里誅單于
吐魯番闖關,戰還是和是個嚴肅的問題
昔日要塞,今成戈壁明珠
玉門關 黃沙萬里幾人回
一座玉門關,多少征人淚
兩漢與玉門關的四百年情誼
為了偉大的理想,朱士行走出玉門關
為恥辱作證:內外勾結毀我中華文明
玉門關,蒼涼的悽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