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縣華嚴寺

隴縣華嚴寺

群峰起伏,五座山峰環抱,猶如一朵盛開的蓮花,華嚴寺就是花蕊位距中心,左右溪流環繞,在寺前匯合,地理環境獨特,風景十分優美。 過了二嶺關,隴山一片層林盡染,斜陽西照,紅葉愈發壯美而嬌艷。 出華嚴寺,覽蒲峪河,河水清可見底,娃娃魚、梅花魚暢遊其間,古樹古藤參天,青苔點滿古樹古藤,實在是大隱隴山的華嚴仙境。

華嚴寺,位於隴縣縣城西南約20km,海拔高度1917m,三
面環山,山高林密,依山傍水,地理環境獨特,風景十分優美。群峰起伏,五座山峰環抱,猶如一朵盛開的蓮花,華嚴寺就是花蕊位距中心,左右溪流環繞,在寺前匯合,地理環境獨特,風景十分優美。又名“花園寺”
華嚴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年間,清康熙時期法會盛行,光是僧人就多達二百餘人,遊人香客成千上萬,不但是佛教聖地,也是遊覽隴山的人間仙境。只是 1949年被國民黨騎九師破壞,文革時又遭徹底毀壞,現在看到的華嚴寺,是 1990年復修的雛形。傳說這裡曾有一位住持高僧燃手指照明、煮石頭充飢,行往飄忽無蹤,故有人稱燃指佛。如今的華嚴寺規模雖無法和當年相比,但是寺廟裡還養了馬,住持雲遊,遊客騎馬賞景,也算是關山馬鄉寺廟的一大特色。
秋染華嚴寺: 柏樹墨綠,蘋果樹、柿子樹紅艷艷罩滿了牙科的山山峁峁,梁甫河像一條優雅的絲帶遙遙招手,恭請遊人翻山過林,走進隴山環抱的華嚴寺。
過了宋家嶺,翠綠紅艷的木岡樹林已經撲入眼帘。路邊一滿是十幾丈高的大樹、古樹,橡樹、毛栗樹、麻柳樹,還有那渾身割滿箭頭的漆樹,一棵棵、一片片夾帶著藤蒿刺灌跳進眼帘,閃露著綠色、黃色、紅色的葉片,點綴出隴山秋日的風采,無聲卻壯觀。沿寬敞的盤山道往上,就過了二嶺關。
過了二嶺關,隴山一片層林盡染,斜陽西照,紅葉愈發壯美而嬌艷。山頂里一片金紅,半山里漸漸變得金黃,到了山腳,依然是一片墨綠、金綠,蒲峪河深深隱在一道道隴山叢林的懷抱里,空留下隱隱的濤聲,如同華嚴寺的誦經和風鈴,叩響遊人的腳步和心扉。滿山的古樹如同佛手,一棵樹根上竟然叢生出一窩樹幹,五棵、七棵、十來棵老粗的大樹,滿山里舉目皆是,簡直是通往華嚴寺風景的一道自然奇觀。這些大樹、古樹個個十來丈高,修長如同叢生的佛手佛指,樹幹上布滿青苔,有的樹幹上還生長著靈芝,長長的老藤攀緣樹幹,伴隨著千年古剎虔誠潛隱,莫不是華嚴寺香火源遠流長,連同古樹也濡染了靈氣?沿著懸崖上的白樺林和松林、沿著解放前修築的水渠前行,華嚴寺終於在山環水抱中漸露出來。
寺後依山,夾了東河西水,如同一把蓮花坐椅坐東朝西。三進大殿,前殿五轉七,中殿三轉五,後邊是五間大雄寶殿,供奉的是 5噸之巨的緬甸玉佛。鐘聲悠揚,香菸繚繞,旁邊的僧房、客房多達30餘間。寺院種植蔬菜,還有偌大的場院、古老的磨盤,透露出昔日的輝煌。
出華嚴寺,覽蒲峪河,河水清可見底,娃娃魚、梅花魚暢遊其間,古樹古藤參天,青苔點滿古樹古藤,實在是大隱隴山的華嚴仙境。牙科鄉書記、鄉長告訴我,如今隴縣交通局正在修築通往華嚴寺的大路,開發華嚴寺旅遊,是牙科鄉一個重要規劃,“千年古寺今續輝煌,是盛世發展的旅遊佳境!”
陝西省寶雞市隴縣牙科鄉 路線由隴縣出發到“艾家莊”有兩條路可選 1,由艾家莊直接走,經過劉家山村再翻一座大山即可到 (距離較近,但因路面多年未修只能步行)2,由艾家莊向北,經過宋家嶺,路面已修,可開車或者騎機車到達,不好走路途較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