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藻門

隱藻門

隱藻門是一大類的藻類,大都具有色素體,淡水中常見。細胞大小約為10-50 μm,形狀扁平,有兩個稍微不等長的鞭毛。一個著名特徵是能寄生於紅藻中,形成一種內共生關係,並把藻膽素帶給宿主。

基本信息

簡介

卵形隱藻卵形隱藻

隱藻門(Cryptophyta),藻類植物的一門。均為單細胞種類,色素除葉綠素a和c外,還含有α-胡蘿蔔素,甲藻黃素及藻膽素。體形不對稱,有背腹面。細胞細胞壁,僅具有柔軟到堅固的周質。僅有隱藻綱1綱,約90種。中國有3種,均發現於淡水。常見的種類有卵形隱藻等,多生長在污水中,在養殖上是魚類主要天然餌料之一。還有些生長在清水、泥炭沼澤及海水中的種類。

隱藻門植物腹側前端偏於一側具向後延伸的縱溝及明顯而特殊的咽喉構造,咽喉深入於細胞里,包被著粒狀的刺絲胞(Trichocysts)或毛,鞭毛多為2條,略不等長,罕為一條,自腹側近前端伸出,個別類群側生,有的僅在浮游時期才有。色素體1~2塊,大形,葉狀,多呈黃綠或黃褐色,罕為藍綠、綠或紅色,也有無色的。具蛋白核或無。貯藏物質為澱粉和類似澱粉的物質,核單一,一般位於細胞的近後端。伸縮泡一至數個,位於細胞前端。在遊動狀態下,由細胞縱裂進行無性繁殖,並常經過暫時的四集體時期,再產生與營養細胞同樣的個體。沒有有性生殖

建立

1914年,A.帕舍爾提出建立隱藻綱,隸屬於甲藻門。但兩門藻類的形態構造並不同。因此,許多學者建議把它從甲藻門中分出來,作為一個獨立的類群──隱藻門。

主要特徵

隱藻為單細胞,前端較寬,鈍圓或斜向平截;多數種類具有鞭毛,能運動

形態

體制:隱藻為單細胞,細胞長橢圓形或形。
細胞結構:前端較寬,鈍圓或斜向平截。有背腹之分,側面觀背面隆起,腹面平直或凹入。前端偏於一側具有向後延伸的縱溝,有的種類具有1條口溝,自前端向後延伸,縱溝或口溝兩側常具有多個棒狀的刺絲泡。鞭毛2條,略等長,自腹側前端伸出或生於側面。
細胞壁:種類細胞不具纖維素細胞壁,細胞外有一層周質體,柔軟或堅固。多數種類具有鞭毛,能運動。
色素和色素體:隱藻的光合作用色素有葉綠素a、c,β-胡蘿蔔素等。還有藻膽素。色素體1-2個、大形葉狀。隱藻的顏色變化較大。多為黃綠色,黃褐色,也有藍綠色、綠色或紅色的。

生殖

隱藻的生殖多為細胞縱分裂,不具鞭毛的種類產生遊動孢子,有些種類產生厚壁的休眠孢子。

分類

此門僅1綱,隱藻綱。

分2目:①隱藻目(Cryptomonadales),②隱球藻目(Cryptococcoles)。

分5科。我國記載僅1科——隱鞭藻科:單細胞,細胞不對稱,有背腹之分,具2條鞭毛,多數種類具色素體,少數無。具縱溝和口溝,刺絲泡位口溝處或細胞周邊。

分布

隱藻門植物種類不多,但分布很廣,淡水、海水均有分布,隱藻對溫度、光照適應性極強,無論夏季和冬季冰下水體均可形成優勢種群。隱藻屬、紅胞藻屬、半胞藻屬等在沿岸水域常見,尖隱藻C. acatg等隱藻屬的一些種類,在沿岸水域的微型浮游生物中更常見。沼鹽隱藻是廣鹽性種類,既能生活海灣,河口低鹽水域,也能忍受沼池的高鹽水。

生態意義

隱藻在海洋浮游生物群落中占有一定地位。隱藻喜生於有機物和氮豐富的水體,是我國傳統高產肥水魚池中極為常見的鞭毛藻類,有隱藻水華的池,白鰱生長好,快,產量高,隱藻是水肥、水活、好水的標誌。

光合器結構和光合色素

1.光合器:2層葉綠體內質網膜,2條類囊體形成一束

2.光和色素:(1)葉綠素類:a,c

(2)胡蘿蔔素類:α、β、ε

(3)葉黃素類:矽甲藻素,甲藻黃素

(4)藻膽素:含有

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

(plankton )

在海洋、湖泊及河川等水域的生物中,自身完全沒有移動能力,或者有也非常弱,因而不能逆水流而動,而是浮在水面生活,這類生物總稱為浮游生物。這是根據其生活方式的類型而劃定的一種生態群,而不是生物種的劃分概念。一般又分為浮遊動物浮游植物

浮遊動物

(zooplantkon)

原生動物(Protozoa)動物界重最低等的一類真核單細胞動物,個體由單個細胞組成。

輪蟲(rotifer)輪蟲形體微小,長約0.04-2毫米,多數不超過0.5毫米。它們分布廣,多數自由生活,有寄生的,有個體也有群體。

枝角類 (Cladocera)又簡稱“溞類”,水溞,俗稱紅蟲,屬無脊椎動物,甲殼綱,鰓足亞綱。絕大多數生活於淡水、池塘、湖泊、江河中,是魚類的重要食餌,故俗稱“魚蟲”。

橈足類 隸屬於節肢動物門、甲殼綱、橈足亞綱。營浮游與寄生生活,分布於海洋、淡水或半鹹水中。

浮游植物

(phytoplantkon)

藍藻門(Cyanophyta)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對地球表面從無氧的大氣環境變為有氧環境,藍藻門起了巨大的作用。已知藍藻約2000種,中國已有記錄的約900種。藍藻有極大的適應性,分布很廣。

硅藻門(Bacillariophyta)一類真核藻類,多數為單細胞生物。硅藻普遍分布於淡水、海水中和濕土上,為魚類和無脊椎動物的食料。大多水生,幾乎在所有的水體裡都生長,只有極少數生活在陸地潮濕處。

金藻門(Chrysophyta)藻類植物的一門。藻體為單細胞或集成群體,浮游或附著。主要分布在溫度較低的清澈淡水中。

黃藻門(Xanthophyta)一類屬於不等鞭毛類的藻類生物。體類型為單細胞、群體、多核管狀或絲狀體。多數分布於淡水,有些種生活於土壤中,少數種生活于海水中。

甲藻門 (Pyrrophyta)除少數裸型種類外,都有厚的主要是纖維素組成的細胞壁稱為殼。多數為海產種類,少數產於淡水及半鹹水水體中。

綠藻門(Chlorophyta)本門約8600種,從兩極到赤道,從高山到平地均有分布。絕大多數種類產於淡水,少數產于海水,浮游和固著的均有,寄生的引起植物病害;此外還有氣生的種類。

隱藻門(Cryptophyta)隱藻門(Cryptophyta)藻類植物的一門。均為單細胞種類,含有葉綠素a和c,還含有α-胡蘿蔔素,甲藻黃素及藻膽素。體形不對稱,有背腹面。細胞無細胞壁,僅具有柔軟到堅固的周質。僅有隱藻綱1綱,約90種。中國有3種,均發現於淡水。

裸藻門(Euglenophyta)較低等的一個類群。無細胞壁,植物體除個別種類為樹狀群體外,都是具鞭毛遊動型的單細胞體。多數種類含有與綠藻門相似的色素體,有或無蛋白核。世界上約40屬,1000多種。中國現記錄有20屬,約300種。分布較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