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身碟啟動模式

1、USB-FDD 2、USB-ZIP(大軟碟模式): 4、USB-CDROM(光碟模式):


隨身碟啟動模式:
隨身碟啟動模式在BIOS能識別接受的有: 軟碟機(USB-FDD)/ 大軟碟機(USB-ZIP)/ 硬碟(USB-HDD)/ 光碟機(USB-CDROM);隨身碟想要使用,就要模擬成這些的相關設備,所以就有了現在的多種啟動模式:
1、USB-FDD (軟碟模式): 啟動後隨身碟的盤符是A,且容量只有1.44MB。現在FDD早就已經退出歷史舞台了;
2、USB-ZIP(大軟碟模式): 啟動後隨身碟的盤符是A;
USB-ZIP大容量軟碟仿真模式,此模式在一些比較老的電腦上是唯一可選的模式,但對大部分新電腦來說兼容性不好,特別是2GB以上的大容量隨身碟。flashboot製作的USB-ZIP啟動隨身碟即採用此模式。
USB-ZIP+增強的USB-ZIP模式,在DOS啟動後顯示A:盤,有些顯示C:盤(根據電腦的BIOS支持情況不同),支持USB-ZIP/USB-HDD雙模式啟動,從而達到很高的兼容性。其缺點在於有些支持USB-HDD的電腦會將此模式的隨身碟認為是USB-ZIP來啟動,從而導致大容量隨身碟的兼容性有所降低。
3、USB-HDD (硬碟模式): 啟動後隨身碟的盤符是C。(注意:這個模式在安裝系統時容易混淆隨身碟和硬碟的C分區);
USB-HDD硬碟仿真模式,此模式兼容性很高,但對於一些只支持USB-ZIP模式的電腦則無法啟動。HPUSBFW工具製作的隨身碟即採用此啟動模式。
USB-HDD+增強的USB-HDD模式,DOS啟動後顯示C:盤,兼容性高於USB-HDD模式。同樣對僅支持USB-ZIP的電腦無法啟動。
4、USB-CDROM(光碟模式): 啟動後隨身碟的盤符是光碟機盤符。
USB-CDROM光碟仿真模式,DOS啟動後可以不占盤符,兼容性比較高,新老主機板一般都可以。優點可以像光碟一樣使用(如,進行Windows系統安裝)。缺點,我們將失去對這部分隨身碟空間的寫權利,剩餘空間會被識別成為一個獨立的隨身碟,可以為removable盤,當然也可以做成Fixed盤,進一步分區;
實例:
把隨身碟模擬成USB-CDROM,然後載入自己喜歡的ISO鏡像,這樣維護和裝機都比用真的光碟方便。現在很多隨身碟都支持3驅3啟動,也就是1個隨身碟分成3個區,每個區模擬成一個驅動器,像筆者用的KINGMAX U-DRIVER 8G盤用SK6281主控,分區的時候就分成一個USB-ZIP、一個USB-CDROM、一個USB-HDD,分別載入不同的啟動鏡像,啟動時選擇相應的驅動器就能載入對應的啟動鏡像,相當於帶了3張不同的啟動關盤。很方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