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守真

隋守真(1877~?) 出生於奉天省莊河西烽台(今遼寧省莊河市尖山鄉)。讀過5年私塾,生平豪爽正義。1907年,同盟會主要領導人宋教仁、吳昆、白逾桓到奉天省城以辦實業為名秘密成立同盟會遼東支部。1908年,他與復州顧人宜等一起參加同盟會。

經歷

隋守真參加同盟會後,回到莊河協同潘永忠發起“聯莊會”,積極參加抗捐拒稅鬥爭。1911年8月,他與潘永忠一起掀起了東北地區大規模的抗捐鬥爭。8月27日攻進莊河城,莊河廳同王孝偁被迫答應了民眾的要求。9月11日,在明陽張店附近與清軍激戰失利時,他和潘蘇忠建議潘永忠保存力量,由他率少數人牽制清軍,其餘分多路轉移,後聞潘永忠被捕就義,被迫避居碧流河西贊子河坎上屯,設法與復州會首顧人宜、高丕儒等人聯繫,密謀抗捐鬥爭。這時奉天總督趙爾巽下令,要莊、復清軍巡防營將“逸匪”根絕,並派右路管帶李萬勝駐防碧流河東岸(今莊河尖山鄉一帶)。李萬勝深知隋、潘、顧、高等人實力,不肯輕易發兵,便採取卑劣的手段,妄圖謀殺聯莊會首領,消滅抗捐力量。由於隋守真等人識破了李萬勝陰謀而未上當。

事跡

1911年武昌起義勝利的訊息傳來,隋守真和潘蘇忠在夾心子(今城子坦西部)設“黑會”總部,提出“回響南方起義,推翻清廷”的口號,決定以顧人宜家鄉“顧家嶺”為根據地,跨碧流河東西兩岸地區秘募民軍。他們都以自家田產地契作抵押,向日商正金銀行借款,在大連日本商店“天崎槍鋪”購買槍枝100支,彈藥60箱,派人用船運回,準備起義。李萬勝偵知此事,一邊密報趙爾巽,一邊密謀對顧家嶺進行掃蕩。隋、潘、顧、高等人決定先發制人,提前舉義,於11月20日向駐李家臥龍的清軍巡防隊發起進攻,打響了辛亥革命在東北的第一槍。巡防隊慘敗,向瓦房店逃竄,民軍首戰告捷。此戰史稱“莊復之役”。

1911年11月27日,民軍在李家臥龍宣布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分府,顧人宜為第一軍司令,張壁為參謀長,隋守真和潘蘇忠任第一軍領導成員。軍政分府發表宣言,提出起義是為了“除莠黨而成新政,去酷吏而享自由”,回響南方起義,推翻清朝專制統治。數日,起義人數擴至4000多人。11月29日晨,民軍進攻水門子(今蓮子鎮),緝私局及步四營兩哨;10時,清軍大敗,死傷百餘,俘20餘人。趙爾巽指示對隋守真等人採取剿撫兼施的策略。一面派出奉天咨議局議員王子萬代表清軍與民軍談判,一面派第四標統劉恩鴻(即劉錫三)的馬、步、炮隊前來莊河,對隋守真施加壓力。後經多次談判,隋守真等人接受了趙爾巽賠償起義所耗軍費1萬兩,將民軍改為保護地面的巡防隊。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1月28日下午,首批革命軍在尖山高麗城登入,迅占宋莊、蚊子咀、蓋子頭、花園口等沿海陣地。後分兵兩路,一路由顧人宜率領向瓦房店進攻,一路由邵兆中指揮,在隋守真和潘蘇忠引導下,東向莊河挺進。

1912年2月3日拂曉,東路軍向據守明陽端陽廟前霍家大山的清軍防營發起進攻,隋守真率抬槍射擊組猛攻清軍,清軍大敗。這次戰鬥,斃清軍哨官關永慶、曲某及士兵計20人,傷16人,俘敵哨官李子敬、陳寶珊及士兵21人,莊河知縣樊寶清聞訊棄城逃跑。趙爾巽急調東邊道統領馬龍潭親率大軍西進,統領劉錫三、馮麟閣由蓋州南突,企圖兩路鉗製革命軍。2月8日,馬部抵達大鄭、半拉山一帶,與革命軍相距不過10里。9日晨,革命軍開始突擊清軍,隋守真率部猛打清軍兩翼,致使清軍不支而潰散,退到莊河縣城河東。2月10日,革命軍攻進莊河縣城。2月12日,清帝宣統遜位。14日,袁世凱上台,趙爾巽攫升東三省總督。趙視莊復革命軍為心腹大患,派兵進行了殘酷的鎮壓,莊復革命軍被打散,隋守真去向不明,不知所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