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龍飛烈士墓

陸龍飛烈士墓

陸龍飛烈士墓中共金山縣委、縣人民政府決定在烈士最早從事革命活動和最後犧牲的楓涇鎮重新建造陸龍飛烈士墓並塑像。 新建陸龍飛烈士墓坐落在楓涇公墓東南角,東、南兩面臨河(三里塘),視野開闊。 1991年縣人民政府列入特批項目,撥款2.6萬元對烈士像進行重塑。

龍飛烈士墓原先在楓圍鄉長安村陸龍飛家族祖墳內,由松江縣人民政府於50年代建立了紀念碑,1984年8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陳雲指示重新修建陸龍飛烈士墓,並親自書寫了題詞。
陸龍飛烈士墓陸龍飛烈士墓
中共金山縣委、縣人民政府決定在烈士最早從事革命活動和最後犧牲的楓涇鎮重新建造陸龍飛烈士墓並塑像。1988年3月工程完工。同年3月25日遷葬。4月1日,縣隆重舉行陸龍飛烈士揭幕儀式,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的領導及有關方面的負責人、烈士家屬以及學生代表共100多人參加了揭墓儀式。
新建陸龍飛烈士墓坐落在楓涇公墓東南角,東、南兩面臨河(三里塘),視野開闊。墓地範圍南北寬20米,東西長7.86米,面積157.2平方米。整個墓區呈長方形,前為紀念碑,寬5米,高2米,由大理石鑲成,正面刻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陳雲手書的“陸龍飛烈士永垂不朽”蒼勁大字,背面刻有介紹陸龍飛烈士的生平事跡,其後為烈士雕塑胸像,胸像高0.8米,置放在底高1.2米的花崗石座上;後為烈士墓丘,呈半園形,由水泥堆石砌成;墓區東西各有數級階石,通達楓涇公墓。由於材料限制,幾年來陸龍飛銅像風蝕損壞嚴重,影響了觀瞻效果。1991年縣人民政府列入特批項目,撥款2.6萬元對烈士像進行重塑。重塑工程主要對胸像基座進行加固,並用花崗岩胸像取代原銅像。新胸像連座高2.5米,寬1.1米,由上海油畫雕塑院一級美術師唐世儲教授設計,浙江省溫嶺縣藝術雕刻廠承制。同時增修了南側駁岸,整治了瞻禮平台,種植了松柏,一條墓道南北向直通公墓大門,使烈士墓顯得莊嚴、肅穆。大道邊有陸龍飛烈士事跡展覽長廊,以圖文形式展覽陸龍飛生平事跡。 烈士墓對青少年掃墓活動免費,同時可對青少年舉行團、隊儀式等活動免費提供場地和幫助。2005年,區財政撥款近30萬元又區文廣局負責進行全面整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