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襄

陸襄

陸襄,本名衰,字趙卿,吳縣(今蘇州)人。父親陸閒,曾在南朝齊揚州府任府吏,永元王遙之亂後被殺。《吳中先賢譜》 蘇 文 編繪。陸襄,本名衰,字趙卿,吳縣(今蘇州)人,後來在朝庭作官時有奏事者誤“衰”字為“襄”,梁武帝因賜他改名為襄,字師卿。陸襄的母親常卒患心痛,一天請醫生上門來,開出醫方,要三升粟漿可治。陸襄作好了充分準備,並率全郡百姓官吏一起修城隍。在查辦處理鮮于琮同黨的過程中,鄰郡的一些官員趁機索賄,不能公正執法,使好人受害;陸襄則秉公執法,明察曲直善惡,贏得了百姓的讚揚。陸襄終身蔬食布衣,清貧居官四十五年。

人物簡介

陸襄,本名衰,字趙卿,吳縣(今蘇州)人,後來在朝庭作官時有奏事者誤“衰”字為“襄”,梁武帝因賜他改名為襄,字師卿。父親陸閒,曾在南朝齊揚州府任府吏,永元王遙之亂後被殺。原居吳郡(今江蘇蘇州一帶),梁天監年間(502-519)遷居餘干縣城東隅。

陸襄以仁孝著稱於世。天監三年(504年),都官尚書范岫表薦陸襄,起任著作佐郎(掌撰國史的官員)。昭明太子蕭統久慕陸襄業行,又將他介紹給梁武帝,隨從梁帝游處。後又任太子洗馬(主管太子圖籍的官),中舍人等職。又調揚州中從事,因其父是在該官職上去世的,他堅決不去上任。

陸襄的母親常卒患心痛,一天請醫生上門來,開出醫方,要三升粟漿可治。可當時正值冬天,天又快黑,哪兒去找?忽然有一個老人登門背著三升粟漿來賣,陸襄又驚又喜,想付給老人錢,轉眼著找不到這位老人了!當時的人們都認為這是陸襄孝順感動了老人,所以才不要錢。甚至傳說這是陸襄的孝心感動了神仙。

後陸襄又任太子家令,並掌管書記,不久因擔憂家中老母而去職,回到家鄉。

大通七年(535年),朝庭又起任陸襄為鄱陽內史。時鄱陽(今江西波陽)人鮮于琛率眾起義。史載:鮮于琛又稱鮮于琮,常以神道惑眾。入山採藥,說自己拾得五彩幡眊;又說於地中得石璽。535年結門徒起兵,殺廣晉(鄱陽縣北,今名廣晉鄉)縣令王筠,建元“上願”,置官署,聚眾萬人,前來攻打鄱陽郡。陸襄作好了充分準備,並率全郡百姓官吏一起修城隍。當時的人們將城隍視為保護地方的守護神,因而士氣大振。鮮于琛率眾前來攻打,結果大敗,被陸襄活捉後處死。

在查辦處理鮮于琮同黨的過程中,鄰郡的一些官員趁機索賄,不能公正執法,使好人受害;陸襄則秉公執法,明察曲直善惡,贏得了百姓的讚揚。時人作歌道:“鮮于抄後善惡分,人無橫死賴陸君。”又有彭、李二家,因為一些事情爭鬥不休,互相誣告。陸襄把他們請入內室,非但不加斥責,反而和言勸解。二人感恩,都感到後悔。於是陸襄設酒食相待,讓他們二人盡歡酒罷同載而歸,從此彭李親如一家。時人又作歌道:“陸君政,無怨家。斗既罷,讎共車。”陸襄在政六年,郡中大寧。郡人李睍等四百二十人到朝庭上表,稱讚陸襄的德化,請求朝庭在郡中立功德碑,梁帝降旨允許。百姓又上表懇求陸襄繼續留任,但陸襄念母年數已高,堅持乞還故土。

太清元年(547年)陸襄又被朝庭任為度支尚書(管全國貢賦租稅的官)。次年八月,投降梁的東魏大將侯景發動叛亂,領兵南下,直抵長江。太清三年(549年)三月,侯景攻陷台城。一次戰亂中,陸襄為逃過叛軍而藏匿於墓下,一夜憂憤而身亡。

陸襄終身蔬食布衣,清貧居官四十五年。梁天正二年(553年),侯景之亂平,梁元帝追贈陸襄為侍中(相當於宰相之職)、雲麾將軍,食邑五百戶,後又追封餘干縣侯。

古文

襄,字師卿,厥第四弟也。本名衰字趙卿,有奏事者誤字為襄,梁武帝乃改

為襄字師卿。天監三年,都官尚書范岫表薦襄,起家著作佐郎。後 昭明太子統聞

襄業行,啟武帝引與游處。自廬陵王記室除太子洗馬,遷中舍人,並掌管記。出

為揚州中從事,以父終此官,固辭。武帝不許,聽與府司馬換廨居之。

昭明太子敬耆老,襄母年將八十,與蕭琛、傅昭、陸杲每月常遣存問,加賜

珍羞衣服。襄母常卒患心痛,醫方須三升粟漿。時冬月,日又逼暮,求索無所,

忽有老人詣門貨漿量如方劑。始欲酬直,無何失之,時以襄孝感所致。後為太子

家令,復掌管記,母憂去職。襄年已五十,毀頓過禮,太子憂之,日遣使誡喻。

大通七年,為鄱陽內史。先是郡人鮮于琮服食修道法,常入山採藥,拾得五

色幡毦,又於地中得石璽,竊怪之。琮先與妻別室,望琮所處常有異氣,益以為

神。大同元年,遂結門徒殺廣晉令王筠,號上願元年,署置官屬。其黨轉相誑惑,

有眾萬餘人,將出攻郡。襄先已率人吏修城隍為備,及賊至,破之,生獲琮。時

鄰郡豫章、安成等守宰案其黨與,因求貨賄,皆不得其實。或有善人盡室罹禍,

唯襄郡枉直無濫。人作歌曰:“鮮于抄後善惡分,人無橫死賴陸君。”

又有彭、李二家,先因忿爭,遂相誣告。襄引入內室,不加責誚,但和言解

喻之。二人感恩,深自悔咎。乃為設酒食令其盡歡,酒罷同載而還,因相親厚。

人又歌曰:“陸君政,無怨家。斗既罷,讎共車。”在政六年,郡中大寧。郡人

李睍等四百二十人詣闕拜表,陳襄德化,求於郡立碑,降敕許之。又表乞留襄,

襄固乞還。

太清元年,為度支尚書。侯景圍台城,以襄直侍中省。城陷,襄逃還吳。景

將宋子仙進攻錢唐,會海鹽人陸黯舉義襲郡,殺偽太守蘇單于,推襄行郡事。時

淮南太守文成侯蕭寧,逃賊入吳,襄遣迎寧為盟主,遣黯及兄子映公帥眾躡子仙,

與戰,黯敗走,吳下軍聞之亦散。襄匿於墓下,一夜憂憤卒。襄弱冠遭家禍,釋

服猶若居憂,終身蔬食布衣,不聽音樂,口不言殺害五十年。侯景平,元帝贈侍

中,追封餘干縣侯。

陸襄 陸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