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羽故園

陸羽故園

陸羽故園景區,又名茶聖故里園,原名西湖公園、陸羽公園,建成於2013年,坐落於茶聖陸羽故里——湖北省天門市中心城區。陸羽故園依陸羽出生地西湖而建,是一座以茶文化為主題、為紀念茶聖陸羽而建的開放式綜合公園,現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陸羽故園是世界最大的茶文化主題公園,是天門陸羽文化產業園兩湖一帶的組成部分,其所環抱的西湖與天門河、前壕、後壕以及東湖共同構成了天門環城水系。作為江漢地區最大的城市公園,陸羽故園是天門的一張重要的城市名片,更是政府斥巨資修復的一處巨大的文化財富。陸羽(733-804年),字鴻漸,唐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聞名於世,對中國茶業和世界茶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祀為茶神。

基本信息

歷史

陸羽故園陸羽故園
明《永樂大典》記載全國名為“西湖”的有三十六處湖泊,其中就有“竟陵西湖”。
西湖,俗稱鍋底(覆釜)湖,清乾隆《天門縣誌》載:“西湖,縣西城外,廣次東湖。中有洲,曰覆釜,唐浮屠,積公與陸羽所居”。西湖屬地質變化與洪水沖刷瀦水而成。
漢末兩晉時史志記載,有西湖就有覆釜洲。清乾隆《天門縣誌·山川》繪有西湖圖,覆釜洲四面臨水,洲上建有西塔寺。四面湖水瀠回,蒹葭叢生,加之洲上古木參天,修竹長青,奇花點綴,百鳥爭鳴,是一個湖洲秀雅勝地。
晚唐詩人皮日休筆下的“龍池春漲”、“三澨漁歌”、“夢野秋蟾”、“天門夕照”等竟陵十景詩,多吟唱東湖、西湖相關人文景致。
唐太宗《采芙蓉》詩曰:“船移分細浪,風散動浮香”。佛香、茶香、書香、荷香……天門市的東湖、西湖正是自遠古浮香而來。
隨著弘揚陸羽文化的興起,西湖被作為城中湖和公園建設備受矚目。2000年,天門市政府投資1500萬元,改建擴建陸羽公園。2013年9月,市政府投資2.5億元,將西湖改造為陸羽故園,其東西最寬處為600米;南北最寬處為920米,園區總面積為0.5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0.34平方公里,占了大半。
2008年,天門市委、市政府採納市民建議,決定對西湖公園進行改造,並改名陸羽故園;2010年11月20日開始對西湖進行封園施工。
截至2015年2月,陸羽故園總投資累計近3億元。2013年2月20日,公園主體工程完工;2013年10月1日,公園與剛剛落成的天門東湖公園共同開園,使明代“竟陵十景”得以重現。2016年1月1日,景區標誌性景點茶經樓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

位置

“陸羽故園”原名陸羽公園,位於湖北天門市竟陵西湖,是江漢地區最大的城市公園。陸羽故園改造工程以原陸羽公園為核心,東至西寺路,與市體育館、陸羽廣場相鄰;南到人民大道,西至西湖路,與華潤雪花啤酒(天門)有限公司相望;北以陸羽大道為界,與市政府大樓相對。規劃設計範圍南北長約1300米,東西寬約650米,占地總面積約1297.5畝。

景點

陸羽故園陸羽故園
陸羽故園規劃結構概括為“一線、兩區、三湖、五島、八景”組成:
一線
環湖岸線。
兩區
茶文化展示區、水上遊樂區。
三湖
龍井湖普洱湖、茉莉湖。
五島
觀音島、碧螺島銀針島、毛峰島、雲霧島。
八景
茶經廣場、陸羽紀念館、陸羽雕像、歇腳吧、張港茶吧等。
其他
園內有“三湖三島”,島上有茶經樓以及連線三島的夫子橋、古雁橋、司子橋及青塘別業、雁橋廣場、茶聖廣場、茶經廣場、雙湖廣場、植物印章迷宮、東崗草堂、大型景觀噴泉、有一系列以陸羽生平經歷為內容的情景雕塑、主題人文雕塑等等諸多景觀。
茶經樓矗立覆釜洲,流光溢彩映湖影。信步復建的西湖中心覆釜洲,洲上建起世界茶文化第一樓,名茶經樓。唐代建築風格,共九層,在建築師巧妙設計下,從外觀可數九層,是陸羽故園的標誌性建築。
一、陸羽紀念館
陸羽紀念館於1985年5月由天門市人民政府建立,1988年10月正式落成。占地面積10000平方米,現有建築面積1325平方米。
二、陸羽石碑刻像
存放在陸羽紀念館前殿中的《唐處士陸鴻漸小像》石碑,長104厘米,寬39厘米,系清乾隆癸卯(1783年)湖北安襄鄖兵備使陳大文繪圖撰文令人所刻。
三、桑薴廬藏本《陸子茶經》
天門西塔寺的《茶經》單行刊本,自明嘉靖壬寅(1542年)主持僧真清首次勘刻以來,先後於1919、1922年刊刻。
四、古雁橋
據傳,公元733年秋天的一個早晨,天門龍蓋寺智積禪師漫步西湖,忽聞小橋旁的蘆葦叢中“群雁喧集”,隱約伴有嬰兒的啼哭聲。循聲走去,只見大雁“以翼覆一嬰兒”禪師慈悲為懷,將嬰兒抱回,托人撫養。此地後被視為陸羽的出生地,小橋稱作雁橋。
五、雁叫關與鴻漸關
唐玄宗開元21年8月16日清晨,龍蓋寺智積禪師漫步山門外的湖堤,在現名“水港口”的地方見大雁以翼覆一嬰兒,“收畜之”。後人便稱在“雁翼覆羽處”的小橋為“雁橋”。在初聞雁叫處立牌坊,中作“雁叫關”。關前地名“水港口”原建有一茶樓,上祀陸羽,題楹聯:“品水雅意不在酒,仙子高風只是茶”。
六、西塔寺
據《天門縣誌》載《西塔寺源流》:“西塔寺西晉時所謂龍蓋寺,由茅庵肇起。歷數傳至武帝而佛道大興,此寺因改額名西塔寺。
七、文學泉
文學泉,史稱支公井。因井上八方形巨石井蓋上有三個圓孔,呈品字形排列,俗稱三眼井。
八、陸羽亭與涵碧堂
據《天門縣誌》載:位於古城北門護城河的官池(文學泉水域),土丘上的陸羽亭,為雙層木質結構跳角亭,系清乾隆年戌子年(1768)時任知縣馬士偉所建,後毀於兵燹。1957年經周總理過問重建。

門票

茶經樓博物館內部參觀費:50元(5人以內,含導遊講解)
5人以上團體另行收費。
景區其他部分免費參觀遊覽
詳情請諮詢茶經樓遊客服務中心。

設計理念

陸羽故園陸羽故園
上世紀90年代,天門市修建了陸羽公園,設定了一些景點,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特色,陸羽公園成為市民休閒、健身遊憩的一個重要場所。多年的發展後,陸羽公園文化載體少、檔次低、活動區域小、互動性項目不多,對市民的吸引力也逐漸減弱,既不能凸顯陸羽文化的特色主題,也不能滿足市內外遊客賞園觀景、文化休閒的需求,而且公園內的水面分割零散,污染嚴重,難以展現西湖生態和諧、人水相親的秀美景色,更不能適應我市發展文化旅遊、打造城市品牌形象的願望和要求。
“陸羽故園”內的景觀主要以陸羽一生為主軸進行設計,融合了生態、人文、休閒等元素和功能,是一座突出陸羽特色、茶文化特色的主題公園。遊客在遊玩過程中不僅可觀覽到美景,還能了解到湖北天門的歷史文化風貌。
陸羽故園總體設計理念主要通過三個方面來體現:一是項目策劃主題定位為“天下茶源”,性質定位為紀念性主題公園,主要以茶文化為主體,以陸羽這一獨特的人文景觀為核心,強調源頭即陸羽的出生地——天門。二是文化定位以茶文化為主,突出茶聖故里的文化內涵。三是旅遊定位,定位為國際茶文化旅遊中心。
陸羽公園通過改造升級,建成後的陸羽故里園將結合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兩大特點,凸顯茶聖陸羽在天門出生、生活、學習的軌跡。陸羽故里園規劃結構可概括為“兩區”——水上遊樂區和茶文化展示區兩大功能區。主要包括三湖兩島一條環湖岸線,三湖分別為龍井湖普洱湖茉莉湖,均以中國十大名茶命名;兩島分別為觀音島碧螺島,也以中國十大名茶命名;一條環湖岸線為西湖西側岸線,這條岸線被稱為“原生態岸線”,只有東岸將被改建為露天茶飲區,供市民飲茶,其它岸線將儘量保留,增加湖濱步道、小廣場、親水平台等看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