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正蘭

陸正蘭

陸正蘭 : 1967年出生, 江蘇揚州人。文學博士。先後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西南大學、蘇州大學。英國劍橋大學音樂系訪問學者。現任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藝術理論與文化產業系教授,藝術學博士生導師。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常務理事,四川省音樂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語言學和符號學學會理事, 《詞刊》 、 《詩學》編委。2012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藝術學)入選者。主要從事藝術理論及詩詞研究。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陸正蘭 : 1967年出生, 江蘇揚州人。文學博士。先後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西南大學、蘇州大學。英國劍橋大學音樂系訪問學者。現任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藝術理論與文化產業系教授,藝術學博士生導師。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常務理事,四川省音樂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語言學和符號學學會理事, 《詞刊》 、 《詩學》編委。2012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藝術學)入選者。主要從事藝術理論及詩詞研究。發表學術論文《 “擬聲達意”與“姿勢語” 》 、 《興即呼 : 對中國傳統詩學一個概念的再認識》 、 《元語言衝突與闡釋漩渦》 、 《卡門 : 西方的東方女人與東方的西方女人》 、 《從文化符號學角度討論近年大陸搖滾歌詞的陰柔化趨向》 、 《歌曲風格與標出性的關係》等近百篇。先後主持國家藝術學、文化部、教育部等各級課題10多項。代表著作有《歌詞學》 、 《歌曲與性別 : 中國流行音樂研究》 、 《世界好聲音 : 英語歌曲24名家》 、 《20世紀重慶新詩發展史》 、 《中國現代詩體論》 、 《中國現當代文學》等多部, 譯著有《音樂符號》 、 《音樂- 媒介- 符號》等。

主要作品

《歌詞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歌曲與性別:中國當代流行音樂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

《世界好聲音:英語歌曲24名家》,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13年。

《音樂-媒介-符號》(譯著),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2年。

《音樂符號》(譯著),南京:譯林出版社,2014年。

《20世紀重慶新詩發展史》(參著),重慶出版社,2005年。

《中國現代詩體論》(參著),重慶出版社,2007年。

《中國現當代文學》(參著),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年。

論文

《論歌詩的現代品格》,《西南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第3期。

《生命點燃的紫色芳香》,《秋水》詩刊(台灣)。2001年第7期。

《從“老歌翻唱”談起》,《詞刊》,2001年第10期。

《淺議歌詞的簡約性》,《詞刊》,2002年第10期。

《冰心詩歌中的母親形象及其文化含義探尋》,《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

《淺議歌詞在歌曲中的功能》,《詞刊》,2004年第11期。

《“多位一體”的母親形象》,《學術前沿》(香港),2004年第11期。

《談歌詞的經典意識》,《詞刊》,2005年第7期。

《論翟永明詩歌中的母親形象》,《當代文壇》( CSSCI),2005年第1期。

《論詩歌精神重建的現實性與可能性》,《西南師範大學學報》 (CSSCI),2005年第5期。

《跨越疆域的詩歌精神》,(韓國)許世旭詩集《一盞燈·跋》,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年。

《音樂史寫作的另一種“理”和“論”》,《求索》 (CSSCI),2006年,第8期。

《關於現代歌詞研究中的幾個問題》,收錄於《二十年:探路與開拓》,呂進,蔣登科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論歌曲流行的主體性、主體間性及共同主體性》,收錄於《二十年:探路與開拓》,呂進,蔣登科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作為一個共享語詞的<超級女聲>與“超女”》 (CSSCI)(第二作者),《新聞界》,2006年第4期。

《論歌曲的創作與接受意圖》,《人民音樂》 (CSSCI),2007年第11期。

《從短語節奏觀看聞一多的新詩節奏理論》,《聞一多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

《論復義在歌詞中的運用》,《詞刊》,2007年第3期。

《中國詩能否回向歌詞之根》,《江漢論壇》 (CSSCI),2007年第7期。

《“擬聲達意”與“姿勢語”》,《中國比較文學》 (CSSCI),2007年第1期。(全文被中國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轉載,2007年第5期。(B)

《歌手與教授》,《詩刊》,2007年第7期。

《卡蒙亞卡譯詩六首》(譯詩和介紹),《詩刊》2007年第8期。

《論超文本詩歌中聯合解碼的張力》,《詩探索》,2007年第2期。

《興即呼:對中國傳統詩學一個概念的再認識》,《西南師範大學學報》 (C)2008年第4期。全文被《人大複印資料《古代文學》,2008年第11期轉載;主要觀點被《新華文摘》2008年23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8年第4期轉摘。

《論歌詞的召喚藝術》,《人民音樂》 (C,2008年第10期。《重慶文化》,2008年11期全文轉摘。

《詞,別是一家》,《樂苑》,2008年第2期。(內刊)

《歌詞:一個不該忽略的研究視域》,《中外詩歌研究》,2008年第3期。(內刊)

《中國現代歌詞研究綜述》,《湖南人文社科學報》,2008年10期。

《從傳達方式看現代歌詞與詩的差異》,《文藝理論研究》 (C),2009年1期。

《元語言衝突與闡釋漩渦》,《文藝研究》 (C)(第二作者),2009年3期。此文被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09年第7期全文轉載。

《卡門:西方的東方女人與東方的西方女人》,《外國文學研究》 (A&HCI),2009年第4期。此文被《新華文摘》2009年第22期摘錄觀點。被人大複印資料《外國文學研究》2009年12期全文轉載。

《皈依佛法的浪子:倫納德·科恩和他的歌詞藝術》,《外國文學評論》 (C),2009年第4期。

《中國當代歌詞60年》,《詩學》,成都:巴蜀出版社,2009年9月版。

《當代歌詞與重慶形象塑造及傳播》,《重慶文化》,2009年第11期。

《藝術不是什麼:從符號學定義藝術》,《藝術百家》 (C),2009年第12期。

《詩的“獨善其身”與歌的“兼濟天下”》,《詞刊》,2010年第1期。

《論歌詞中八種雜語並置現象》,《詞刊》2010年第1期。

《無須躲避的崇高》,《國際詩人》,2010年第1期。

《論“姿勢語”在歌詞中的運用》,《詞刊》,2010年第2期。

《豹尾的神話》,《長江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第2期。

《論歌詞的立象衍情》,《詞刊》2010年第4期。

《論曲喻在歌詞中的作用》,《詞刊》2010年第5期。

《論歌詞的用韻》,《詞刊》2010年第7期。

《用符號學推進詩歌研究:從錢鍾書理論出發》,《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C),2010年地5期。

《歌曲文本的性別表意》,《貴州社會科學》 (C),2010年第9期。P18-21

《音樂符號學與新傳媒》,《人民音樂》 C ,2010年第8期。P91-93

《論歌詞中的“興”》,《詞刊》,2010年第8期。

《論歌詞的曲式意識》,《詞刊》,2010年第6期。

《論歌詞的敘事性》,《詞刊》,2010年第9期。

《論歌詞的互文性》,《詞刊》,2010年第11期。

《論歌詞的復調藝術》,《詞刊》,2010年第10期。

《論歌詞的塊莖式傳播》,《詞刊》,2010年第12期。

《“當新媒體詩歌大事兒“:網際網路與流行音樂》(譯文),《符號與傳媒》,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為詩“獨善其身”,作詞“兼濟天下”》,《眼裡的海——白麟歌詞百首》,西北大學出版社,2010年9月。

《從文化符號學角度討論近年大陸搖滾歌詞的陰柔化趨向》,被人大複印資料《文化研究》2011年第3期全文轉載,主要觀點被《新華文摘》2011年第7期轉載。

《中國當代歌詞60年》,《詩學》,巴蜀出版社,2011年3月版。

《倫納德·科恩:“詩”“歌”一體的民謠詩人》,《詞刊》2011年第1期。

《鮑勃·迪倫:戴上了桂冠的搖滾詩人》,《詞刊》2011年第2期。

《約翰·列儂:活在歌聲中的詩人》,《詞刊》2011年第3期。

《黛安娜·沃倫:寫歌成名的歌作者》,《詞刊》,2011年第4期。

《回應霍爾:建立第四種創造式解碼》,《南京社會科學》( CSSCI),2011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文化研究》2011年第7期全文轉載。

《回應霍爾:建立第四種創造式解碼》,《當代文壇》 CSSCI ,2011年第2期。

《歌曲文本的性別符號》,《江海學刊》 (CSSCI),2011年第5期。

《皮特·西格:堅持理想的民謠歌者》,《詞刊》2011年第5期。

《蒂姆·賴斯:歌詞作家中的大師》,《詞刊》2011年第6期。

《博諾:以歌聲關愛世界的歌手》,《詞刊》2011年第7期。

《保羅·麥卡特尼:才華成就了音樂》,《詞刊》2011年第8期。

《辛尼德.奧康納:叛逆的歌手,溫柔的聲音》,《詞刊》2011年第9期。

《約翰.丹佛:帶我們回家的鄉村詩人》,《詞刊》2011年第10期。

《保羅.西蒙:歌聲中的抒情詩人》,《詞刊》2011年第11期。

《“形象歌曲”中的標識性符號》, 《符號與傳媒》,2011年第3期。

《瓊·貝茲: 會寫詩的“民謠女皇”》, 《詞刊》2011年第12期。

《當代歌詞中重慶形象及其傳播策略研究》,《當代旅遊》,2011年第8期。

《序:“流雲”與“道”之間穿梭著蓬勃的詩——讀司馬此風詩文集有感》,《陽光下的翅膀》,北美中西文化協會,重慶新聞印務公司出版, 2011年5月。

《“中國風”歌詞的性別訴求:一個符號學分析》,《四川大學學報》( B),2012年第2期。2012年5月28日《解放日報》(上海),第10版“論點集萃”中,摘錄了本文論點。

《唐. 麥克林: 用柔情殺了我們的游吟詩人》,《詞刊》第1期。

《強尼.卡什:鄉村歌曲的黑衣使者》,《詞刊》第3期。

《論體裁的指稱距離——以歌詞為例》,《文學評論》 (A),2012年第2期,第133-138頁。

《論流行歌曲伴隨文本》,《學習與探索》(C),2012年第3期。

《歌曲風格與標出性問題》,《江蘇社會科學》(C),2012年第3期。

《吉米.韋伯 把歌詞帶入學術院的人》,《詞刊》第5期。

《瓊尼.米切爾:用調色板寫歌者》,《詞刊》第7期。

《傳唱者拍板:流行歌曲歌眾的文化角色》,《福建論壇》(C),2012年第5期。

《音樂符號學的一個構想——回應塔拉斯蒂》,《符號與傳媒》第5期,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2年9月版。

《當代歌詞的敘述轉向與新倫理建構》,《社會科學戰線》(B),2012年第10 期。

《從文化符號學看當代歌曲中女性自我矮化傾向》,《當代文壇》 (C),2012年第5期。

《流行歌曲符號學》,《符號學諸領域》,唐小林、祝東主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2年8月版。

《鮑勃·馬利:雷鬼音樂的民族英雄》,《詞刊》第9期。

《阿黛爾:“隧道盡頭的光芒”》,《詞刊》第11期。

《建立一種表演符號學的構想》(譯文),埃羅. 塔拉斯蒂,段練、陸正蘭譯,

《符號與傳媒》第5期,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2年9月版。

《歌曲風格與標出性的關係》,人大複印資料《文化研究》(B)2012年第10期全文轉載。P45-49頁。

《穿越敘述:方文山歌詞藝術論》,《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四川大學出版社,第6期。2012年版。

《倫納德.科恩:尋找靈魂的歌者》,《文藝報》,2012年10月22日。

《讓“形象歌曲”大放異彩》,楊遠慧 陸正蘭,《民族音樂》(核心),2012年第5期。

《論字調不入樂》,《藝術研究與評論》,四川大學出版社,第1期,2012年版。

《意義的交流與音樂文化產業》,(C)《中外文化研究》,第22期,四川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流行歌曲中意象符號的性別使用差異》,《西南民族大學學報》(C),2013第 6 期。

《流行歌曲:性別符號學研究的一個特殊領域》,《湖南社會科學》(C),2013年第3期。

《情感焦慮:當代歌曲一個特殊主題的符號學分析》(C),《江蘇社會科學》,2013年6期。

《“海客”三人談》,《華文文學評論》第1輯,巴蜀書社,2013年4月。

《論歌曲的表意模式及其當代變體 》,《四川戲劇:當代藝術觀察》,2013年第8期。

《音樂表意的符號學分析》,《南京社會科學》(C)2014年第1期。

課題

1,主持2008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項目《中國當代流行歌曲歌詞的性別研究》(08ED81)。

2,主持2009年重慶市社會規劃基金項目《當代歌詞與重慶形象塑造及傳播》(2009XW03)。0.8萬

3,主持2009年重慶市教委重點項目《中國現當代歌詩發展史》。

4,主持2007重慶市文聯橫向項目《當代重慶歌詞創作》。

5,主持2006年西南大學校級課題《歌詞學》。

6. 主持2010年四川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專項學科前沿與交叉創新研究項目

《中國現當代歌詞的交流學研究》(skx201020)。

7.主持2012年文化部文化藝術科學研究項目《流行歌曲的文化符號學研究》(12DD017)。

9,2012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NCET-12-0390)。

9 .主持2013年四川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專項學科前沿與交叉創新研究項目

《中國當代歌詞文化的符號學分析》(funded by Sichuan university)(skqy201341)。

10,主持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歌詩作為文學新體裁的興起與發展趨勢研究》(13YJA751034)。

另外作為主研人參加《中西詩學幾個疑難問題研究》、《中國現代詩體論》、《20世紀語境下的中西詩歌研究》等7項省部級項目的研究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