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厥

陸厥

陸厥,齊武帝永明九年(491),舉秀才,為王宴少傅主簿,後遷行參軍。東昏侯永元元年(499),始安王蕭遙光謀反,其父陸閒被殺,厥下獄。後有敕,悲慟而卒。

人物簡介

陸厥,生於宋明帝泰豫元年(472),卒於齊東昏侯永元元年(499),年二十八歲。齊武帝永明九年(491),舉秀才,為王宴少傅主簿,後遷行參軍。東昏侯永元元年(499),始安王蕭遙光謀反,其父陸閒被殺,厥下獄。後有敕,悲慟而卒。

文學成就

永明末年,在沈約、謝眺等人的倡導下,詩歌的“新變體”即“永明體”已接近完成。沈約在《宋書·謝靈運傳》的論贊中詳細闡明了有關詩歌聲律的問題,自矜為獨得之秘。陸厥為此寫信給他,提出不同意見,沈約有答書。這兩封信都是六朝文論的重要材料,常為後人所引用。陸厥對詩歌的議論雖然很有見地,但創作實踐卻不能和理論完全吻合。其《臨江王節士歌》:“秋思不可裁,復帶秋風來。秋風來已寒,白露驚羅紈。節士慷慨發衝冠,彎弓掛若木,長劍竦雲端。”寄寓了不被重用的牢騷,在齊梁詩壇上透出了一點慷慨不平的氣息。《隋書·經籍志》載有《齊後軍法曹參軍陸厥集》8卷(梁10卷),今僅存文1篇,詩10餘篇,收入《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中。

南史文載

厥字韓卿,少有風概,好屬文。齊永明九年,詔百官舉士,同郡司徒左西曹掾顧暠之表薦厥,州舉秀才。時盛為文章,吳興沈約、陳郡謝朓、琅邪王融以氣類相推轂,汝南周顒善識聲韻。約等文皆用宮商,將平上去入四聲,以此制韻,有平頭、上尾、蜂腰、鶴膝。五字之中,音韻悉異,兩句之內,角征不同,不可增減 。世呼為“永明體”。沈約宋書謝靈運傳後又論其事,厥與約書曰:
范詹事自序:“性別宮商,識清濁,特能適輕重,濟艱難。古今文人多不全了斯處,縱有會此者,不必從根本中來。”尚書亦云:“自靈均以來,此秘未睹。或暗與理合,匪由思至。張、蔡、曹、王曾無先覺,潘、陸、顏、謝去之彌遠。”大旨 欲“宮商相變,低昂舛節,若前有浮聲,則後須切響,一簡之內,音韻盡殊,兩句之中,輕重悉異”。辭既美矣,理又善焉;但觀歷代眾賢似不都闇此處,而雲“此秘未睹”,近於誣乎。案范雲“不從根本中來”,尚書雲“匪由思至”,斯則揣情謬於玄黃,擿句著其音律也 。范又雲“時有會此者”,尚書雲“或闇與理合”。則美詠清謳,有辭章調韻者,雖有差謬,亦有會合。推此以往,可得而言。夫思有合離,前哲同所不免,文有開塞,即事不得無之。子建所以好人譏彈,士衡所以遺恨終篇。既曰遺恨,非盡美之作。理可詆訶,君子執其詆訶,便謂合理為闇,豈如指其合理,而寄詆訶為遺恨邪。
自魏文屬論,深以清濁為言,劉楨奏書,大明體勢之致。齟齬妥怗之談,操末續巔之說,興玄黃於律呂,比五色之相宣。苟此秘未睹,茲論為何所指邪?愚謂前英已早識宮征,但未屈曲指的,若今論所申。至於掩瑕藏疾,合少謬多,則臨淄所云“人之著述,不能無病”者也。非知之而不改,謂不改則不知,斯曹、陸又稱“竭情多悔,不可力強”者也。今許以有病有悔為言,則必自知無悔無病之地。引其不了不合為闇,何獨誣其一合一了之明乎?意者亦質文時異,今古好殊,將急在情物,而緩於章句。情物,文之所急,美惡猶且相半;章句,意之所緩,故合少而謬多。義兼於斯,必非不知明矣。長門、上林,殆非一家之賦,洛神、池雁,便成二體之作。孟堅精正,詠史無虧於東主,平子恢富,羽獵不累於憑虛。王粲初征,他文未能稱是,楊修敏捷,暑賦彌日不獻。率意寡尤,則事促乎一日,翳翳愈伏,而理賒於七步。一人之思,遲速天懸,一家之文,工拙壤隔,何獨宮商律呂必責其如一邪?論者乃可言未窮其致,不得言曾無先覺也。約答曰:
宮商之聲有五,文字之別累萬。以累萬之繁,配五聲之約, 高下低昂,非思力所學,又非止若斯而已。十字之文,顛倒相配,字不過十,巧曆已不能盡,何況復過於此者乎?靈均以來,未經用之於懷抱,固無從得其髣佛矣。若斯之妙,而聖人不尚,何耶?此蓋曲折聲韻之巧,無當於訓義,非聖哲玄言之所急也,是以子云譬之“雕蟲篆刻”,雲“壯夫不為 ”。自古辭人豈不知宮羽之殊、商征之別。雖知五音之異,而其中參差變動,所昧實多,故鄙意所謂“此秘未睹”者也。以此而推,則知前世文士,便未悟此處。若以文章之音韻,同弦管之聲曲,美惡妍蚩,不得頓相乖反,譬猶子野操曲,安得忽有闡緩失調之聲。以洛神比陳思他賦,有似異手之作,故知天機咨,則律呂自調,六情滯,則音律頓舛也。士衡雖雲煥若縟錦,寧有濯色江波,其中復有一片是衛文之服。此則陸生之言,即復不盡者矣。韻與不韻,復有精粗,輪扁不能言之,老夫亦不盡辯此。約論四聲,妙有詮辯,而諸賦亦往往與聲韻乖。
時有王斌者,不知何許人。著四聲論行於時。斌初為道人,博涉經籍,雅有才辯,善屬文,能唱導而不修容儀。嘗弊衣於瓦官寺聽雲法師講成實論,無復坐處,唯僧正慧超尚空席,斌直坐其側。慧超不能平,乃罵曰:“那得此道人,祿蔌似隊父唐突人。”因命驅之。斌笑曰:“既有敘勛僧正,何為無隊父道人。”不為動。而撫機問難,辭理清舉,四座皆屬目。後還俗,以詩樂自樂,人莫能名之。
永元元年,始安王遙光反,厥父閒被誅,厥坐系尚方。尋有赦,厥感慟而卒,年二十八。文集行於世。

代表詩作

【蒲坂行】
江南風已春,河間柳已把。雁反無南書,寸心何由寫。
流泊祁連山,飄鷂高闕下。
【齊歌行】
黃金徒滿籝,不如守章句。雪宮紛多士,稷下岌成覆。
同載雙連珠,合席懸河注。垂帷五行下,操筆百金賦。
華屋大車方,高門四馬驅。玄豹空不食,南山隱雲霧。
【奉答內兄希叔】
嘉惠承帝子,躧履奉王孫。屬叨金馬署,又點銅龍門。
出入平津邸,一見孟嘗尊。歸來翳桑柘,朝夕異涼溫。
徂落固雲是,寂蔑終如斯。杜門清三逕,坐檻臨曲池。
鳧鵠嘯儔侶,荷芰如參差。雖無田田葉,及爾泛漣漪。
春華與秋實,庶子及家臣。王門所以貴,自古多俊民。
離宮收杞梓,華屋富徐陳。平旦上林苑,日入伊水濱。
書記既翩翩,賦歌能妙絕。相如恧溫麗,子云慚筆札。
駿足思長陂,此車畏危轍。愧茲山陽燕,空此河陽別。
平原十日飲,中散千里游。渤海方淫滯,宜城誰獻酬。
屏居南山下,臨此歲方秋。惜哉時不與,日暮無輕舟。
【臨江王節士歌】
木葉下,江波連,秋月照浦雲歇山。
秋思不可裁,復帶秋葉來。秋風來已寒,白露驚羅紈。
節士慷慨發衝冠,彎弓掛若木。長劍竦雲端。
【中山王孺子妾歌二首】
未央才人,中山孺子。一笑傾城,一顧傾市。
傾城不自美,傾市復為容。願把陵陽袖,披雲望九重。
如姬寢臥內,班姬坐同車。洪波陪飲帳,林光宴秦余。
歲暮寒飈及,秋水落芙蕖。子瑕矯後駕,安陵泣前魚。
賤妾終已矣,君子定焉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