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琴[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教授]

陳麗琴是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教授,論著多次獲省、國家級獎。

人物簡介

2006年6月畢業於中山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2007年4月進入東南大學藝術學博士後流動站從事博士後研究,2009年5月博士後期滿出站。研究方向:民間文藝。先後主持、獨立承擔和參與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及省(部)、廳、校級課題20多項,在國家級、省級等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出版著作5部,教材2部,發表論著100多萬字,

主要論著

著作

1.《區域民俗學》

合著,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2.《詩意的生存——侗族生態文化審美論綱》

合著,民族出版社2004年

3.《順德民俗解碼》

合著,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4.《民間文學導論》

合編,民族出版社2005年

5.《民間文學教程》

合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6.《壯族服飾文化研究》

獨著,民族出版社2009年

7.《壯族當代小說民族審美導論》

第一作者,民族出版社2010年。

主要論文

1. 《芸芸眾生相,綣綣民族情——黃夏斯榕小說人物形象芻議》

民族文學研究1999年第2期

2. 《壯族民間敘事文學與壯族當代小說悲劇形象審美比較》

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0年第6期

3. 《壯族民間敘事文學與壯族當代小說悲劇主題及其審美比較》

廣西社會科學2001年第1期

4. 《女神的研究力作_評過偉的〈中國女神〉》

廣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

5. 《試論劉三姐文化的審美特質》

刊於《劉三姐文化品牌研究》,廣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6.《一曲人性美的頌歌——評侗族女作家劉芝鳳長篇小說〈歲月〉》

黔東南社會科學2002年第4期

7. 《侗族民間舞蹈審美簡論》

民族藝術研究2002年第5期

8. 《壯族當代小說民族風情描寫審美意蘊之一》

廣西社會科學2002年第6期

9.《壯族當代小說民族風情描寫審美意蘊之二》

廣西社會科學2003年第1期

10.《壯族當代小說民族風情描寫審美意蘊之三》

廣西社會科學2003年第2期

11. 《抗戰時期滿族作家在桂林創作、發表小說述評》

刊於《桂林抗戰文化城研究論集(七)》,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12.《絢麗斑斕的歷史長卷――20世紀侗族作家長篇小說評述》

貴陽師專學報2004年第1期

13. 《侗族服飾審美簡論》

貴州社會科學2004年第4期

14. 《壯族當代小說民歌運用的價值》

民族文學研究2004年第4期

15. 《論民間文學教學與德育教育》

刊於《新世紀高等教育改革探索》,廣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16.《試論侗族民間戲劇的審美生成、發展與趨向》

刊於《全球化語境中的本土文化》,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17. 《論京族民間愛情故事及其審美意蘊》

廣西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18. 《傳統紡織文化對壯族女性的角色塑造》

廣西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

19. 《論侗族民間工藝美術的審美特徵》

文藝理論與批評2006年第6期

20. 《論周作人的新詩理論與創作——兼談與其民歌研究之關係》

欽州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

21. 《常劍鈞劇作的詩化風格論析》

南方文壇2007年第2期

22. 《壯族服飾與社會規範》

民間文化論壇2007年第2期

23. 《顧頡剛與茅盾神話研究之比較》

重慶文理學院學報2007年第5期

24.《壯族傳統服飾文化的保護性開發策略》

學術論壇2007年第8期

25.《佛山木魚歌的淵源、特色及傳承保護》

四川戲劇2008年第1期

26.《傳播學視野下壯劇的傳承與發展》

中國戲劇2008年第1期

27.《論壯族服飾變遷的緣由》

廣西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

28.《論壯族民間戲劇的傳承與發展》

《壯劇藝術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廣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29.《從傳播學視角解讀盤古神話》

廣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2期

30.《傳播學視域中的劉三姐傳說》

民族文學研究2008年第3期

31.《論高校文學類課程教學的民俗視角》

《民族高校文科人才創新素質培養》,三晉出版社2008年

32.《壯族服飾的演變及緣由探論》

社會科學戰線2008年第3期

33.《從藝術學視角透析壯族服飾文化中的信仰內涵》

藝術百家2008年第3期

34.《傳播學視閾中的黑衣壯民歌》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08年第5期

35.《壯族服飾的審美意蘊論析》

社會科學家2008年第7期

36.《標識與象徵--壯族服飾與社會規範的文化人類學解析》

《藝術人類學的理論與田野(下)》,上海音樂出版社2008年

37.《我國區域民俗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學術論壇2008年第4期

38.《〈娘梅歌〉和〈娥並與桑洛〉之比較》

賀州學院學報2008年第3期

39.《侗族民間戲劇審美論析》

中國戲劇2009年第1期

40.《西王母神話的傳播研究》

青海社會科學2009年第6期

41.《平南牛歌戲的傳播與傳承》

四川戲劇2010年第3期

42.《黑衣壯傳統工藝及其傳承調查》

廣西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

43.《論黑衣壯服飾的特徵與傳承、保護》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第3期

44.《論壯族服飾與生態環境》

社會科學家2010年第3期

45.《文藝生態學視野下的黑衣壯民歌》

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0年第2期

講授課程

民俗學概論

民間文學概論

民族文化藝術

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研究

廣西本土作家文學研究

壯侗與東南亞民族比較文學研究

田野調查

作家文學與民俗

科研項目

1. 《廣西環北部灣地區少數民族民間文藝的生態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主持)

2.《少數民族民間藝術的生態研究——以黑衣壯為例》

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獨立完成)

3.《從山野到都市——黑衣壯民歌的審美人類學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參與)

4.《壯族當代小說民族審美研究》

廣西宣傳部哲學社科項目(參與)

5.《黑衣壯民間藝術的傳承與保護》

廣西教育廳(主持)

6. 《壯族民間敘事文學與壯族當代小說悲劇審美比較》

廣西民族大學人才引進項目(獨立完成)

7. 《壯族當代小說民族風情特色審美研究》

廣西民族大學重點科研項目(獨立完成)

8.《侗族生態審美研究》

廣西教育廳項目(參與)

9. 《侗族風情審美研究》

廣西民族大學重點科研項目(獨立完成)

10. 《民間文學教學與德育教育》

廣西民族大學科學教育課題(獨立完成)

11. 《區域民俗學》

中山大學國家985項目(參與)

12. 《順德民俗研究》

廣東順德市宣傳部項目(參與)

13.《壯族服飾文化研究》

廣西民族大學重點科研項目(獨立完成)

14. 《壯族女性民俗研究》

廣西民族大學人才引進項目(獨立完成)

15. 《多學科視野下的壯族民間戲劇研究》

廣西民族大學生態審美與民族文藝學研究基地項目(獨立完成)

16. 《黑衣壯民間藝術的生態研究》

江蘇省博士後科研資助計畫項目(獨立完成)

17. 《生態學視野下高校民間文學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索》

廣西民族大學教育課題(主持)

18. 《民間文學課堂教學與田野調查的連結》

廣西民族大學教育課題(參與)

19. 《多學科視野下壯劇研究》

廣西高校優秀人才資助項目(獨立完成)

20. 《環北部灣地區服飾文化的歷史變遷》

廣西防城港市科協橫向課題(主持)

21. 《生態學視野下高校民俗學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

廣西教育廳教改課題(主持)

教學科研獲獎

1. 《抗戰時期滿族作家在桂林創作、發表小說述評》

廣西抗戰文化研究會首屆優秀論文評選優秀獎(2003年)

2. 《詩意的生存——侗族生態文化審美論綱》

國家民委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著作類三等獎(2006年)

3. 《民間文學導論》

廣西高校優秀教材一等獎(2006年)

4. 《傳播學視域中的劉三姐傳說》

第十一屆廣西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2010年)

5. 《壯族服飾文化研究》

廣西劉三姐民間文藝獎二等獎(2010年)

6. 《壯族服飾文化研究》

國家民委民族問題研究優秀成果著作類三等獎(2010.10)

社會兼職

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理事、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理事、中國民俗學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廣西民俗學會副秘書長、廣西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廣西寫作學會會員、廣西壯學學會會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