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周

陳道周

陳道周,(1899~1927),又名陳杜,革命烈士。1899年出生在廣東花縣仙閣村陳莊。他幼年喪父,十來歲便為生活所迫,離家到南海縣五眼橋一閭中藥鋪做雜工。因無法忍受老闆的欺凌,後隻身到廣州謀生。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後,經同鄉介紹,他考進了中共廣東支部開辦的平民教育機構建國宣傳學校,通過學習革命道理,總想認識不斷提高。1923年12月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開始了他的革命生涯。1924年3月,他發展團員三人,建立了花縣支部,開展農工運動。同年,陳道周由團員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1924年1月,國共兩黨合作的革命統一戰線建立後,中共廣東區委抓住有利時機,派出一部分黨團員以國民黨中央農民部特派員的身份,深入各縣開展農民運動。5月,陳道周被委任為農民運動特派員,前往故鄉花縣發動民眾,組織農民協會,開展反帝反封建鬥爭。

在花縣,陳道周首先從平民教育入手,開辦了一所農民識字班,將九湖、仙閣、廣嶺一帶的農民組織起來參加學習,一邊教農民識字、算數,一邊講解組織起來的好處。他常說:“我們都是給地主耕田的,象奴隸一樣。要是我們都聯絡起來,結成全縣農民的大團體,那我們農民的力量就強大,誰也不敢欺壓我們了。”大家都認為他說的很在理,就紛紛起來參加農民協會,很快地就成立了寶珠崗、元田、廣塘等鄉農會。附近一些投有成立農會的鄉村,亦聞風而動,不斷派人到天和市花縣農會籌備處申請,要求派員前去幫助組織農會。他把農民的事當做自己的事,不辭勞苦深入到各鄉村做宣傳發動工作,講廨農會的宗旨和會員的義務,協助組織農會。當一些鄉村發生農民與地主的糾紛案時,他總是深入現場了解情況,站在農民階級的立場上維護民眾利益,打擊地主的不法行為,曾參與平息由農會的對立面――地主豪紳包辦的“聯護約”所掀起的風波。

]924年10月19日,陳道周主持花縣縣農會成立大會。會議通過了實行二五減租、取消各種不合理苛例以及組織農民自衛軍等決議,並制訂了“會員須知”作為全體會員的行動準則。花縣縣農會的成立,標誌著花縣農民運動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花縣農民運動的發展,使惡霸地主、劣紳坐立不安,他們成立“花縣田主維持會”和民團總局,與農會對抗,並以花紅懸賞,收買歹徒暗殺農會幹部和會員骨幹。在敵人的瘋狂進攻面前,陳道周表現出一個共產黨員的無私無畏,繼續深入鄉村為農民辦事,開辦農民識字班和農民宣傳學校,啟發農民的階級覺悟,引導他們勇敢地起來與地主劣紳鬥爭。他教育大家說:敵人企圖以謠言混淆人們的視聽,攪亂我們的陣線,但決不能動搖我們的意志。當地主揚言要殺死他時,他說:“反動地主不是仇視我道周某人,而是仇視廣大農民組織起來。你們不要怕,只要大家堅持鬥爭,勝利一定是屬於我們的。再說,陳道周是殺不盡的,殺了我一個陳道周,還有千萬個陳道周站起來!”許多農民都被他的這種不怕死,一心為農民謀利益的精神所感動,表示願意跟著他打地主劣紳。

1925年1月18日,花縣民團總局局長江俠庵指揮民團包圍縣農會,開槍射殺農會幹部及會員,製造流血事件。陳道周、王福三及國民黨中央農民部特派員黃學增等人四面受敵,遂決定由黃學增、陳道廚等率領農軍向元田撤退,王福三帶領十餘名農宰殿後掩護。匪徒們仗著人多勢眾,越打越凶,當農軍退至九湖灰砂山邊時,王福三不幸中彈壯烈犧牲,花縣農民運動暫時遭到挫折。

在困難面前,陳道周團結廣大農民堅持鬥爭。敵人攻入元日村後,到處搜捕陳道周、黃學增等農運特派員及農會幹部,放火燒毀房屋,之後又向魚苟莊進攻。陳道周和黃學增一起指揮農軍狠狠地回擊匪徒的進攻,擊斃兩名匪徒,迫使民團撤兵。2月中旬,民團張九指揮團匪再次進攻縣農會,陳道周等指揮農軍與敵激戰三小時,擊斃敵人一名,擊傷數人,迫使張九帶隊狼狽逃離。

慘案發生後,陳道周與黃學增等奔走於廣州花縣之間,通過國民黨中央農民部和中共廣東區委農民運動委員會、省農會等有關部門,向社會披露花縣慘案的真相,表達農民要求懲辦民團匪徒、緝拿殺人兇手的強烈願望。在陳道周的努力和社會各界的壓力下,花縣民團被迫實行和平解決慘案,農會恢復活動。9月3日,陳道周主持花縣農民代表大會,省農會代表彭湃出席了大會,並作了政治報告,給到會代表極大鼓舞。千餘農民上街遊行,高呼:“打倒軍閥l打倒一切反動勢力!”陳道周面對洶湧澎湃的革命洪流,感慨良多。他激動地對剛上任曲縣農會執行委員長侯立池說:“從今天開始,我們又要進行新的戰鬥了。”他指著主席台前竹棚上掛著的對聯對大家說:“看,堅忍卓絕為吾人本色,犧牲奮鬥是我輩精神’,大家奮鬥吧!”

1926年7月,廣東政府組織軍隊舉行北伐,反動勢力乘革命軍主力北進的機會,重又抬頭。花縣民團總局長江俠庵首先在花縣發難,製造了“楊村事件”。反動地主糾集數百名民團圍攻農民,許多農民慘遭殺害。陳道周以縣農會的名義到廣州請求省農會出面向國民黨農民部匯報,要求政府出面處理這一慘案。省農會常務委員彭湃親往花縣調處,民團不得不在賠償協定書上籤字,農會又一次取得了鬥爭的勝利。

1927年初,陳道周被調至南海縣領導農民運動。不久,發生“四・一五”反革命政變,廣州軍閥向人民舉起了屠刀,烏雲籠罩羊城上空。在白色恐怖統治下,南海縣黨組織遭到了破壞,黨員大部失散。在艱難的環境下,陳道周的革命信仰沒有絲毫動搖,他多方尋找失散的黨員,組織成立了南海縣委,並擔任縣委書記,繼續領導南海人民開展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鬥爭。為了來往聯絡方便,他將縣委設在蜆崗國小,井以國小教員的身份掩護工作。

根據黨中央的指示,中共廣東省委決定於12月間在廣州舉行武裝起義,建立蘇維埃政權。起義前,陳道周以市郊農軍總指揮的身份,參加了起義總指揮部參謀團召開的一次軍事會議。會議就起義的計畫進行了討論,決定由陳道周率領南海農軍和市郊農軍以及廣三鐵路工人赤衛隊組成工農赤衛隊第六聯隊,負責攻打佛山等地,掃清廣州外圍敵人據點,阻止城外敵軍援助城內。會議後,陳道周即返南海,積極做好起義準備工作。

11日凌晨,廣州起義的槍炮聲一打響,陳道周便在松崗集結農軍,迅速攻占大瀝,配合攻打石圍塘的戰鬥,原先布置好任務的三區農民也連夜渡河到達廣三鐵路沿線張貼標語,部分農民趕到奇槎站給小機車灌水,使聯繫農軍和運輸作戰物資的小火車順利行駛,保證了圍攻石圍塘戰鬥的進行。

次日,在帝國主義和軍閥的強大反撲下,起義部隊被迫撤出戰鬥,市郊農軍和廣三鐵路工人奉命沿鐵路西面急撤犬瀝,與南海農軍會合。此時,增援廣州敵軍的嚴博球、韓漢英、王友仁三個團和黃紹雄部到達大瀝,敵我雙方一場混戰,農軍雖英勇戰鬥,終因敵眾我寡撤出戰鬥。當大部隊伍安全渡過張邊圍河之後,一直在掩護隊伍撤退的陳道周才最後撤離陣地。但他剛泅水渡過河的時候,突然被趕至岸邊的敵軍射中,鮮血染紅了張邊圍河。年僅二十八歲的南海縣委書記陳道周,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重要事件

領導花縣農民運動

1924年1月,國共兩黨合作的革命統一戰線建立。5月,陳道周以國民黨中央特派員的身份回到花縣,發動民眾,組織農民協會,開展反帝反封建鬥爭。
為了做好宣傳發動工作,陳道周不辭勞苦地四處奔走。花縣農民協會於1924年10月19日正式成立。同年,中共花縣支部成立,陳道周任支部書記。蓬勃發展的農民運動,令當地的地主豪紳既仇恨又震驚。1925年1月,土豪劣紳糾集了民團100多人突然包圍了在九湖鄉屆坳的農民赤衛軍,殘暴地殺害了花縣農民協會的領導人王福三等多人。但在困難面前,陳道周團結廣大農民堅持鬥爭,農會一次又一次取得了鬥爭的勝利。

首任南海縣委書記

1927年初,陳道周被調到南海縣任農民運動特派員。他在松崗顯綱村以國小教師的身份為掩護,大力發展黨組織,開展農民運動。正當工農運動和黨組織蓬勃發展的時候,發生“四·一五”反革命政變,南海縣黨組織遭到了破壞。但白色恐怖並沒嚇倒陳道周,1927年七八月間,中國共產黨在南海縣建立的第一個縣級組織機構,陳道周成為了南海縣的第一任中共縣委書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