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蕃尊重賢才

”陳曰:“武王式商容之閭⑥,席不暇暖。 ”①陳仲舉:名蕃,字仲舉,東漢桓帝末年任太傅。 ”陳仲舉說:“周武王剛戰勝殷,就表彰商容,當時連休息也顧不上。

原文

陳仲舉①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登車攬轡②,有澄清天下之志。為豫章③太守,至,便問徐孺子④所在,欲先看之。主簿曰:“群情慾府君先入廨⑤。”陳曰:“武王式商容之閭⑥,席不暇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

注釋

①陳仲舉:名蕃,字仲舉,東漢桓帝末年任太傅。當時宦官專權,他與大將軍竇武謀誅宦官,未成,反被害。②登車攬轡:坐上車子,拿起韁繩。這裡指走馬上任。③豫章:郡名,在今江西南昌。④徐孺子:名稚,字孺子,東漢豫章南昌人,是當時的名士、隱士。⑤廨(xiè):官署,衙門。⑥式商容之閭:在商容居住的里巷門外立標誌來表彰他。

譯文

陳仲舉的言論和行為是讀書人的準則,是世人的模範。他初次做官,就立志刷新國家政治。出任豫章太守時,一到郡,就打聽徐孺子的住處,想先去拜訪他。主簿稟報說:“大家的意思是希望府君先進官署視事。”陳仲舉說:“周武王剛戰勝殷,就表彰商容,當時連休息也顧不上。我尊敬賢人,又有什麼不可以呢!”

評析

周武王“式商容之閭”的典故出自《古文尚書・武城篇》。周武王秉承的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而陳蕃則以武王為榜樣,他也是懷著革新政治、澄清天下的志向去做官,因為他知道賢人是民眾的民意代表,訪賢舉能,才能顯出一個領導者的親民態度。而且作為人民的父母官,需要人民的愛戴與擁護以及賢達人士的輔佐,於是陳蕃在剛剛赴任還沒有進入府署前,就想先向隱居的徐稚表示慰問,也向別人明示自己尊重賢才的心意以及以天下為己任的豁達、偉岸的胸襟。再往後,陳蕃對徐稚也一直彬彬有禮,並仿效周武王為徐稚設定了一個坐榻,等徐稚走後就把坐榻給掛起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