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翼甫

陳翼甫,原名陳燕禧,海南萬寧縣(今萬寧市)禮紀合豐石幕堂村人(後隨父母遷居牛漏七甲)。1896年11月陝西省翼甫出生,父親是莊稼人,母親是勤勞善良的農村婦女。他母親除了操勞家務外,還釀酒做點小生意,掙點微薄收入,維持全家生活、但是舊社會租賦和攤派多如牛毛,他們終年勞作,到頭來依然衣不蔽體、吃食不果腹。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姓 名:陳翼甫

性 別:男

民 族:漢族

籍 貫:海南萬寧

出生年月:1896年

犧牲日期:1929年

個人經歷

陳翼甫為陳家的獨生子,少年時代,在石幕堂村私塾讀書,後考上萬寧縣立高等國小。他個性剛強,思維敏捷,勤奮讀書,學習成績出類拔萃,1918年考上雲南法政學校。在校期間,他除了勤奮學習政治、經濟、軍事知識外,還閱讀革命書刊,接受新思想。

1925年春,國民黨萬寧縣黨部成立。陳翼甫畢業後回縣黨部工作,並加入國民黨,積極執行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政策。為了組織農民協會,開展減租減息鬥爭,陳翼甫同太陽村進步青年蔡士英等人積極配合共產黨人楊樹興在太陽、合山、要水、禮紀一帶村莊向農民宣傳革命思想,組織進步青年閱讀革命書刊,籌建農民協會,抨擊封建禮教,鬥爭土豪劣紳。1926年陳翼甫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春,在蔡士英、章禮、陳翼甫等人的領導下,宣布成立慶雲下圖蘇維埃政府,蔡士英任主席,陳翼甫、章禮任副主席。慶雲下圖蘇維埃政府的成立有力地推動了萬寧二區的農民運動。

1927年7月,萬寧縣成立肅清反革命委員會,楊樹興任主任,陳翼甫等六人為委員。為了發展蘇區,擴大革命力量,9月,萬寧縣委將萬寧二區革命鬥爭發展到陵水第三區部分村莊,成立中共萬陵特別區,黃勝朱任區委書記,陳翼甫任區委副書記。在任期間,陳冀甫不辭勞苦地擔負起發展新區的工作,深入到新華、貢舉、橋海、新梅、南橋等十個多村莊發動農民加入農軍,有力地推動了這一帶能武裝鬥爭。

隨著武裝鬥爭的深入發展,1927年9月,瓊崖討逆革命軍宣告成立,陳翼甫被委任為第三路軍(歷寧)司令,謝育才任黨代表。同年冬,陳翼甫率領第三路討逆軍和農民自衛軍攻打和樂墟第三區署海關和鹽務局,並取得了勝利。接著,陳翼甫繼續指揮第三路討逆軍和農民自衛軍,先後攻打石頭灣、鴨墟、田墩、加石墩、加來田以及祿馬等敵據點,繳獲粉槍3支、短槍1支、步槍2支,俘獲敵方排長楊天高,打傷團兵多名。

1928年1月29日,萬寧舉行全縣總暴動進攻縣城,徐成章、陳翼甫率領第一營紅軍,向西門首先發起進攻,但由於得不到第二營及時的支援,最終不能得勝。

1929年夏,萬寧革命處於低潮,國民黨大肆捕殺共產黨人,全縣基層黨組織遭到破壞正當時,陳翼甫、陳文榮等已經暴露身份的二十多位同志,經組織同意離開萬寧到南洋去。根據黨組織的指示,1930年陳翼甫又潛回萬寧秘密活動,發動民眾堅持武裝鬥爭。有一次,陳翼甫和幾名地下黨員,深入到七甲、埇尾等村莊;發動民眾捐款購買了一批槍枝彈藥,為武裝鬥爭創造了有利條件。

1929年冬,陳翼甫奉命帶領討逆軍撤往母瑞山革命根據地時,在一次戰鬥中負傷,醫治無效,壯烈犧牲,時年32歲。解放後,陳翼甫被萬寧縣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