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華[陳近南]

陳永華[陳近南]

陳永華(1634年-1680年),字復甫,諡文正,明帝國福建泉州府同安縣(現屬中國廈門地級市)人,乃明末舉人陳鼎之子。其夫人洪氏淑貞。陳永華十五歲時,其父任同安縣教諭(教育局長)。清兵下福建時,陳鼎自殺。鄭成功在廈門開府時,陳永華才二十三歲,後得兵部侍郎王忠孝推薦,與鄭論政。陳對鄭發表見解、分析未來,深得鄭成功的賞識,並譽“永華乃今之臥龍也”,授予“咨議參軍”之職,委為其子鄭經之師,日後便成為鄭家麾下的謀將。1674年鄭經回響三藩事變而渡海西征,任命陳永華總制東寧,負責後勤作業。1680年,鄭經退返台灣,陳永華被當權者馮錫范、劉國軒排擠,陳永華見勢不可為便主動解甲歸田。1680年七月逝世,後葬於天興州赤山堡大潭山(今台南縣柳營鄉果毅村)。

基本信息

人生歷程

陳永華父名陳鼎。陳鼎明朝天啟七年1627中舉人;1644年中進士。甲申之變後回鄉躬耕,永曆二年(1648),鄭成功攻克同安,授陳鼎為教諭。西元1634年(崇禎七年),陳永華出生。後來,清軍攻陷同安,陳鼎在明倫堂自縊。
當時陳永華十五六歲,為博士弟子員。清軍人城後,陳永華出逃。當時鄭成功占據廈門,圖謀恢復明朝江山,於是延攬天下士子。兵部侍郎王忠孝推薦陳永華,鄭成功與他談論時事,後並且高興地說:“復甫,你是當今的臥龍先生。”後授予參軍,並以賓禮相待。但據考證,陳永華此人平時不善言談,只有在部分政見等政治方面的談論才能發揮。
永曆十二年(1658年),鄭成功與諸將討論北征之事,很多人都認為不行,只有陳永華力排眾議,認為可行。鄭成功很高興,於是派他留守廈門,並輔佐世子鄭經。鄭成功對鄭經說:“陳先生是當今名士,我留下他輔佐你,你應當以老師之禮待他。”
1662年,鄭成功攻克台灣,授予咨議參軍。1662年5月,鄭成功病死台灣,其子鄭經繼位。鄭經很是倚重他,軍國大事必詢問他。
永曆十八年(1664年),金門、廈門丟失,陳永華隨鄭經回到台灣。第二年,晉升勇衛,並加監軍御史之職。1665年,陳永華向鄭經提出了“建聖廟,立學校”的建議,認為這刻不容緩。但是,鄭經的回答卻是“荒服新創,不但地方侷促,而且人民稀少,姑暫待之將來”,認為此事為之過早。陳永華引經據典,力陳教育之重要。他認為,台灣沃野千里,遠濱海外,民風淳樸,如果可以舉薦有才能的人來輔佐政事,,經過一段時間的教養生息,便可以趕上中原地區。所以,應當擇地建立聖廟,設
陳永華舊宅陳永華舊宅
立學校“以收人才,庶國有賢士,邦本自固,而世運日昌矣”。鄭經被說服,同意設立學校,發展台灣文教事業,並授命陳永華負責有關事宜。
陳永華於是創建了一套自上而下較為完整的教育體系:全台設立“國子監”,作為台灣最高學府,各府、州、縣分別設立“府學”、“州學”、“縣學”。此外,還要求高山族同胞居住區的各社也要設立“國小”,由此方便高山族子弟入學受教育。同時,為了減輕高山族同胞的負擔,陳永華鼓勵他們送子入學,特地規定,凡是高山族子弟“就鄉塾讀書者,蠲其徭役”。把教育與選拔人才相結合,而且大力推行大陸的科舉制度。在此之外,規定台灣境內兒童必須“八歲入國小,課以經史文章”。他還推行三年兩試,“照科、歲例開試儒童以提高教育水平。他還推行了舉薦人才的制度,州試有名送府,府試有名送院,院試取中,便可以準充入太學,仍按月月課。然後,三年取中試者,補六官內都事,擢用升轉”,成為官員。
不久之後,陳永華在承天府寧南坊擇地開始建造聖廟學院。1666年春正月,聖廟建成,旁建明倫堂。三月,又建學院,陳永華親任主持,聘請禮官葉亨為國子助教。由於在學校初建,中原文化。永曆二十年,他又主持修建了台灣第一所孔廟,大力發展教育事業。
永曆二十八年,由
於發生了三藩事件,清廷因為無暇東進,鄭經會師伐清,克臧監國,永華以東寧總制使留守台灣輔佐。幾年之後,清廷處理完內陸版亂之後,開始著手處理台灣事務,加之鄭經在軍事上不利,從大陸撤退,陳永華自慚護駕西征無效,十分心憂,終加上感染流行病,不久即病逝,與夫人合葬天興州赤山堡大潭山,即今台南縣柳營陳永華鄉果毅後,後來清朝把他的骸骨遷葬回泉州,現存的僅是空冢。
在他死後,朝廷給他諡號“文正”。

主要成就

首先,在教育方面,陳永華曾經向鄭經提出“建聖廟,立學校”的建議,並與之辯論教育的重要性。來年春天,他建設了聖廟學院,開始大力引進中原文化,加之他在教育方面所做出的種種規定得以實施,都極大地促進了台灣教育事業的發展。於是,台灣人民“自是始奮學”。教育和科舉制度的施行,也促進了中華傳統文化在台灣的傳播。
其次,在土地問題上,陳永華曾經親自考察台灣南北各社,弄清開墾情況,回來後頒布屯田制度,進行屯田墾殖。土地剛開墾時就一年三熟,不僅戍守之兵,而且當地居民都可以豐衣足食。在農閒時候又進行軍事操練,所以人人都有勇知方,先公而後私。此後,台灣一直兵糧豐足、民糧無患。
在民生上,陳永華建設台灣,以“足民食”為起點,著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他親往各地,教軍屯田,儲備糧食;教民煮糖曬鹽,以利民生;教匠燒磚,改善民居。在他管理台灣事務期間,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幅度很大,他也受到了民眾的愛戴和尊敬,以至於在他去世後,民眾為感念他的德澤,還設廟祭拜,就是今日府前路上的“永華宮”;“永華路”同樣也是為了紀念他而命名的。
在行政上,他同時劃定行政區域,勵行里甲互保,使民眾安居樂業。
在對外商貿上,鄭成功以台灣數十萬軍民為根本,在陳永華一干人等的策劃下,鄭成功在台灣開始和日本、暹羅、安南各地通商;開通閩、浙、粵等地的通商渠道,極大地促進了台灣的貿易事業。
此外,在他死後,很多民眾以他的名義反清復明,建立了眾多秘密組織。其中最有名者無非是“天地會”。該組織以“玄天上帝”信仰為掩護,成立這一秘密組織。該會以異姓結盟,拜天為父,拜地為母,尊化名為“萬雲龍”的鄭成功為龍頭大哥,從事反清復明的行動,曾成為讓清廷最為頭疼的組織。
總之,陳永華對於台灣之貢獻,無人可與之匹敵。以至於清翰林學士李光地聽說陳永華病逝,向皇帝上疏祝賀說:“台灣長久以來沒有被收復,主要是由於陳永華經營有方。今上天討厭戰亂,讓他殞命,從此台灣的收復將指日可待。”陳永華對於台灣之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歷史記載

人物誌

陳永華,字復甫,福建福建龍海角美人,生年不詳。其父陳鼎,明天啟七年(1627年)舉人。明亡後,躬自耕稼。唐王在閩建號,復為同安縣教諭。清順治五年(1648年),清兵陷同安,陳鼎自縊於明倫堂。時陳永華已補子弟員,聞父喪,入城求父屍,負歸殮葬。事畢,到中左所(今廈門)投鄭成功,入儲賢館攻讀。 順治十三年(1656年),原兵部侍郎王忠孝薦陳永華有經濟才,鄭成功用之為參軍。翌年,鄭成功議北征南京,諸將或言不可,陳永華獨排之,認為“倘徒在閩爭野爭城而望中興,此亦甚難”,贊成奪取南京以號召天下。鄭成功悅,命其留在思明(今廈門)輔助世子鄭經。順治十八年(1661年),成功欲取台灣作為“進戰退守”的根據地,諸將意見亦不一。陳永華認為,奪取台灣雖有困難,但“凡事必先盡之人,而後聽之天”,請鄭成功自裁之。 康熙元年(1662年)五月,鄭成功病逝,在台諸將舉鄭襲(成功之五弟)護理國政;黃昭、蕭拱宸等人偽造“成功遺言”,擁鄭襲為東都主,分兵準備抗拒鄭經。鄭經聞報,即在思明繼位發喪,授陳永華為諮議參軍,調集舟師準備過台。同年十月初七日,鄭經率師抵澎湖,欲即揚帆進攻台灣。陳永華勸道:“此事必先以禮,然後加兵,則師出有名。當藩主(鄭成功)新喪時,國家無人,諸將請襲護理,亦未為非。今須先通知退避、迎接,看各官如何舉動,方可進兵。”鄭經採納其言,結果順利解決台、廈對立局面。 康熙三年(1664年),清軍攻占金門、廈門二島,鄭經率全師到台灣。翌年八月,授陳永華為勇衛。陳永華從此“職兼將相”,更加剖心不貳,全力輔助鄭經。授任新職後,即不辭辛勞,親歷南北各社,“勸諸鎮開墾,栽種五穀”,解決軍民的糧食問題;因“煎鹽苦澀”,便在瀨口修建鹽埕,“暴曬作鹽”,上裕課,下資民食;又教民“插蔗煮糖”,興販各國,“歲得數十萬金”;“教匠取土燒瓦,往深山伐木斬竹,起蓋廬舍,與民休息”;又在府城築圍柵,起衙署,禁淫賭,分都中為東安、西定、寧南、鎮北四坊,各置簽首,加強管理。在食、住等事就緒之後,便注重文教,向鄭經建議“建聖廟,立學校”。康熙五年(1666年),聖廟落成,旁置明倫堂,陳永華奉命為學院;又令各社設學校,延師教子弟,並擬就選取人才辦法,“三年取中式者,補六官內都事,擢用升轉”。同時又採納侍衛洪旭的建議,令各鎮於農隙時習武,加強武備。鑒於清朝實行經濟封鎖,台灣布帛甚缺,陳永華建議鄭經派遣一旅進駐廈門,“勿擾沿邊百姓,善與內地邊將交歡”,以促進兩地物資交流,並舉薦江勝任其事。於是,台灣物價大平,洋販益興。 康熙十三年(1674年),清駐閩靖南王耿精忠回響平西王吳三桂反叛,舉兵反清,遣使到台灣,約鄭經出兵會師。鄭經以陳永華為“留守東寧(即台灣)總制使”,全權處理台灣軍國事務。陳永華“戢兵撫民,供給軍需,具有成規;尤愛惜士類,為政佐儒雅,東寧賴以安。”當時,台灣“夜不閉門,百姓樂業”。鄭經的幾個弟弟恃勢占奪民田,陳永華屢禁不止,只好於康熙十八年(1679年)請準由鄭經長子鄭克監國。鄭克是陳永華的女婿,年方十六,但明敏果斷,從此諸督不敢專橫,台灣百姓“喜有天日”。康熙十九年(1680年),鄭經率馮錫范、劉國軒等從廈門敗回台灣。馮錫范、劉國軒見陳永華手握重權,諸事方正敢為,心實忌之,便用計誘使陳永華辭職退休,而馮錫范乘機攬權。陳永華悔之無及,又見鄭經不理政事,日近醇酒婦人,已無大志,遂鬱鬱不樂,於同年在台灣病卒。

台灣外志

馮錫范同鄭經回台,見永華把握重權,而諸事方正敢為,且又屢受微譏,心實忌之。姑為陽好,陰與國軒奸謀。軒教錫范解辭兵權以許之,范喜其善策。一日,會永華於公所,范:“自愧扈駕西征,寸功俱無,歸來仍居其位,殊覺赧顏。諸凡檢點明白,即當啟辭,杜門優遊,以終餘年。”永華信以為實焉,歸來即先上啟,解辭兵權。經以示錫范,錫范曰:“伏甫勤勞數載,形神已焦。今欲乞休靜攝,出於真,宜俯從之。但其所部將士,可交武平伯焉是。”經依錫范議,允永華告辭,將所轄部旅交劉國軒。軒啟辭者再,經令命至三,軒始統永華軍,而錫范仍任侍衛如故。永華方悟為錫范所賣,悔之無及,心大悒怏。
永華退居無事,偶爾倦坐中堂。有頃,左右見永華起,揖讓進退,禮儀甚恭,似接客狀。賓主言語,唯唯應諾,徐而去。逮覺,即喚左右將內署搬徙,讓居客。左右問其故,永華曰:“瘟使者欲藉此屋,吾業許之。”左右曰:“瘟使者欲何為?”華曰:“到此延請諸當事者。”左右曰:“誰?”
華曰:“刑官柯平、戶官楊英等,余尚有不可言者。”嗟吁而已。數日,永華死,繼而柯平、楊英等亦死,悉如永華言。(清江日升《台灣外志》劉文泰等點校齊魯書社2004年1月版)
陳永華(1628-1680)字復甫,同安人。鼎子。隆武二年舉天興鄉試。少好奇謀,以管樂自許。聞福京陷,嘆曰:“大明曆數三百年,今得二百八十年,後綿之者非我其誰耶?”世人皆竊笑之,為狂生。鼎死同安,奉母出求屍敬一亭,負歸殮葬。鄭成功初謀起兵,猶豫未知所適。王忠孝薦永華有經濟才,成功招見。永華說曰:“國姓欲伸大義於天下,兵須資糧,而囊無一文,不足集士眾。若以百人起,是身投虎口,危可立待。”成功曰:“吾雪恥耳,豈惜身命哉!”曰:“輕生赴之,無益也。事貴有濟,且需之以乘機。”因具策所以,成功然之。頃之,有三洋舶泊海口,故鄭芝龍所使以販日本者,船有重載。永華說成功曰:“取洋貨易之,可致兵士,成桓文業在此一舉。”成功往取貨,舶者不與,乃與永華謀,召之飲,於坐上收之,出而盡籍其貨物與人,簡兵集眾,數日得萬餘人,遂復海澄附近諸島。成功大喜,曰:“永華今之臥龍也。”闢為參軍。成功夜多不寐,時有所謀,就商永華,相語達旦以為常。
永曆十三年,成功議北伐,諸將或言不可,永華曰:“取南直而兩島自安。偷閒歲月,自老其師,非策也。”及行,留輔其子經思明,詔經曰:“吾遺永華以佐汝,汝師事之。”達素攻思明,大破之,永華功居多。
成功自南京歸,何斌獻取台灣策。成功意未決,永華與楊朝棟力贊其議,曰:“台地肥饒,紅夷強而兵少,若我眾臨之,可得地屯田積粟,足食十萬兵。”成功從之,其後卒克台。永華仍留思明輔經。
經私乳母事發,成功欲殺經,使黃昱至。會成功病,昱不敢殺經,經亦疑之。叵聞成功病篤,乃與永華謀羈昱。
十五年,經起兵攻其叔父襲,從至澎湖,請曰:“事必先禮,然後加兵,則師出有名。當先王薨,國無主,諸將請王弟護理軍民,亦不為非。今宜先告避位迎接,視各官舉動,方可進兵。不則張,亦非藩主所宜。”乃命鄭斌宣喻世藩不日至。斌抵台,諸將無言,黃昭、蕭拱辰不從,假先王遺命復之。全斌曰:“形已成矣,師出有名。”乃以兵定台。
後經敗思明,退銅山,回東寧,命總理政事。患難之際,與洪旭籌畫,精白一心,事無大小,皆咨而後行。十九年八月,兼勇衛,歷南北路各社,頒屯田制,勸各鎮開墾,征租均役,插竹為籬,斬茅為屋,以藝五穀。土田初辟,一歲三熟,戍守之兵,衣食豐足。於農隙講武,故人皆有智知方,先公後私。
東寧初建,制度簡陋,永華築圍柵,建衙署,教匠燒瓦伐木,造廬舍,以奠民居。分都中為東安、西定、寧南、鎮北四坊,坊署簽首理庶事。制鄙為三十四里。里有社,社置鄉長。十戶為牌,牌有首。十牌為保,保有首。十保為甲,甲有長。理戶籍,課農桑,禁淫博,詰盜賊,於是地無遊民。番土漸拓,田疇日啟。其高燥者,教民植蔗製糖之利,販運外國。以煎鹽苦澀,就瀨口修丘埕,潑海水為瀘,暴曬為鹽,裕課資民食。當是時,閩粵逐利之氓輻湊而至,歲率數萬人。
十二月,請建先廟,立學校,二十年正月廟成。社設學校,以葉亨為國子助教,延中土之儒教子弟讀書,開試儒童。三月,兼督學御史。台人自是始知學。八月,呂宋使至,求起院設教,請絕之,申互市約。
永華既教民造士,歲又大稔(rěn),猶恐不足國用,請以一旅屯思明,外交清將,商賈往來,以博貿易之利,因薦江勝任其事。布泉流通,東寧物價大平。
二十八年春,經奉正朔西行,升東寧總制使,與五軍施福、鑾儀艾禎祥輔元子克臧留守,臧永華婿也,事無大小,皆聽之。永華為政儒雅,轉粟饋餉,軍無缺乏。又薦倪俊明、李其蔚為參軍。漳、泉、惠、潮復,薦許贊、王仕雲分任督學副使,勸學取士,漳泉武生考授將才隨軍,仕雲有江南宿學、嶺表名臣之褒。
永華淵沖靜穆,語訥訥如不出口,而指畫大局,慷慨縱橫,悉中肯要。遇事果斷,有識力,定計決疑,不為群議所動。與交,務盡誠。平居燕處,無惰容。布衣疏飯,淡如也。成功立法嚴,永華以寬持之。然為政綜覈(hé)名實,執法嚴明。就任以後,險阻集,物土方,比戶殷阜,門不夜扃(jiōng),足食足兵,東寧以是大治。已見經諸弟橫恣,遏止重情面,請以克臧監國。
及經歸後,馮錫范、國軒浸忌永華。三十四年,請解兵柄,不許,已而許之,以所部歸國軒。永華見經無西志,諸將皆宴安相處,抑鬱不自得,因築龍湖岩居,與鄭德瀟種碧蓮自娛。嘗撫蒼檜,臨龍潭,眺遠峰,而嘆曰:“吾開此絕境,可稱幽僻矣。嗟乎,吾乃以此終老耶!”一日齋沐,入室拜禱,願以身代民命。或曰,君秉國鈞,民之望也。已復嘆曰:“鄭氏之祚不永矣。”越數日逝。經臨其喪,諡文正,贈資政大夫正治上卿。台人聞之,莫不痛哭,馳吊於家。清翰林學士李光地特疏入賀,以台未及猝圖者,繇永華經理有方,今天心厭亂,使之殞命,從此亡可立待,其見重於敵如此。初,經知永華貧,以海舶遺之,商賈僦此貿易,歲可得數千金。不受,而自募民闢田,歲收谷數千石。比獲,遍遺親舊之窮困者,計其所存,僅供歲食而已。洪氏,小字端舍,賦質幽閒,善屬文。晨興,盥沐畢,夫婦衣冠斂衽揖而後語。一家之內,熙皞如也。合葬於天興州赤山堡大潭山,清人得台後,歸葬同安。子夢緯、夢球居台蕃衍,至今為邑望族。
連橫曰:漢相諸葛武侯,抱王佐之才,逢世季之亂,君臣比德,建宅蜀都,以保存漢祚,奕世稱之。永華器識功業與武侯等,而不能輔英主以光復明室,彷徨於絕海之上,天也!然而開物成務,體仁長人,至今猶受其賜,澤深哉!(連橫《台灣通史》、錢海岳《南明史》)

相關資料

儒家文教與陳永華

【1】明鄭儒家在台灣的空間實踐
台灣依儒學而建構儒家文教形式的空間,是陳永華始創的。明永曆十五年(1661),延平郡王鄭成功驅荷開台,以陳永華為咨議參軍,於是陳永華乃為初辟的台灣展開城鄉聚落的空間規劃。他首先區分東寧(今台南市)為東安、西定、寧南、鎮北四坊,同時又制定郊野為三十四里,每里都設有社,社立國小。
除了東寧府城中以聖廟學校為神聖中心之外,依陳永華所置村裡的構畫,則有社。社者即社祭與社學,以教村里聚落中庶民之子的國小也。因此,在第二圈的空間中,遂亦建構了散布各地的村級聚落的神聖中心,而亦是以儒家教化為其性質。而在這兩圈的教化空間之基層,就是生產富庶穀類和甘蔗的南台灣肥沃大地,即第三圈空間,因此以三層空間圈而託庇了明鄭黎民百姓的身心一如之安寧
陳永華為明鄭台灣的空間規畫,其理念乃源自儒家傳統,合於《繫辭傳》所標舉的生生大化的天地空間之大義。
【2】清朝儒家在台灣的實踐
延平王父子和陳永華在台灣振興的儒學,屬於浙東學派,其時甚短。台灣入清版圖之後,台灣儒學以及因之而推展的儒教,基本精神和格局,變成閩學或朱子儒學……
綜合上面本章論述,大體上可以勾畫出一個清代台灣的儒家空間實踐示意圖:最內圈表示文教的神聖中心,包括廟學、書院、文昌祠、關帝廟、媽祖廟等,是台灣黎民之心靈得到德教空間;第二圈表示聚落,是台灣黎民之身心得以避風雨躲災害的安居空間,由於儒家主張仁慈應及於矜寡孤獨廢疾者,也應從陽明透達於陰幽,所以聚落空間包含了善養所和義冢;第三圈表示圳水灌溉的農耕大地,是台灣黎民之身心得以獲得滋養而不饑饉的生生豐厚空間。

陳永華與台灣教育

陳永華,字復甫,明代泉州府同安縣(今福建龍海市角美鎮)人。明末清初,鄭成功在廈門舉兵抗清復明,延攬天下之士。陳永華“棄儒生業,究天下之事”,投奔鄭成功。經兵部侍郎王忠孝推薦,為鄭成功所賞識,授予參軍之職,參與重大戰略決策。鄭成功復台逝世後,陳永華更是全心全意輔佐鄭經,總理政務。陳永華為鄭氏政權鞏固統治、開發台灣立下了汗馬功勞。他第一次提出在台灣推行大陸教育制度,為台灣文教事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1665年,陳永華向鄭經提出“建聖廟,立學校”的建議。但鄭經認為:“荒服新創,不但地方侷促,而且人民稀少,姑暫待之將來。”陳永華引經據典,力陳教育之重要。他認為,台灣沃野千里,遠濱海外,民風純樸,若能舉賢才以助理,經過一段時間教養生息,便能趕上中原地區。應當擇地建立聖廟,設學校“以收人才,庶國有賢士,邦本自固,而世運日昌矣”。最後鄭經被說服,同意設立學校,發展台灣文教事業,並授命陳永華負責有關事宜。陳永華創建一套自上而下較為完整的教育體系。全台設立“國子監”,為最高學府,各府、州、縣設立“府學”、“州學”、“縣學”。還要求高山族同胞住區的各社設立“國小”,方便高山族子弟入學受教育。為了減輕高山族同胞的負擔,鼓勵他們送子入學,特地規定,凡是高山族子弟“就鄉塾讀書者,蠲其徭役”。他把教育與選拔人才相結合,推行大陸的科舉制度。規定台灣兒童必須“八歲入國小,課以經文章”。三年兩試,“照科、歲例開試儒童。州試有名送府,府試有名送院,院試取中,準充入太學,仍按月月課。三年取中試者,補六官內都事,擢用升轉”。於是,台灣人民“自是始奮學”。這種教育和科舉制度的施行,促進了中華傳統文化在台灣的傳播。 陳永華在承天府寧南坊擇地建造了聖廟學院。1666年正月,聖廟建成,又在旁建明倫堂。三月,又建了學院,陳永華親任主持,聘請禮官葉亨為國子助教。在陳永華等人的努力下,“台灣文學始日進”,“後秀子弟亦樂弦誦”,就連本來比較閉塞落後的高山族地區也有“……能句讀……能通漳、泉語者”。陳永華是在台灣推行大陸教育科舉制度的第一人,其對台灣文教事業的開創之功,永載史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