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瑞[革命烈士]

陳文瑞[革命烈士]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文瑞,化名孫可澄,烈金壩人,1911年生,5歲入私塾讀書,聰明異常,能過目成誦。

基本信息

父母原想他讀書成名,振興家業。但因他生長在革命浪潮日益高漲之時,稍長又受族兄陳錦章的影響,才十幾歲就嚷著要參加革命。父母為了絆住他的腳,於1926年,在他年僅15歲時就被迫結了婚,妻子還大他1歲,但俊美溫柔,勤謹賢良,婚後兩人感情很好。過了4年又生了1個兒子,全家十分高興,以為有了妻、子的情義為羅網,溫暖的家庭作羈縻,他就再也不會去革命了。
其實革命的思潮在文瑞腦海里,從來沒有平息過。他呆在家裡,主要是為完成學業,想到有了知識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1930年文瑞由漢中聯立中學畢業後,本來就要展翅高飛的,誰知老父卻被土匪綁票抓走,家中只留老母、幼子、年輕的妻子和兄妹。在那兵匪橫行、戰亂不息的歲月里,家中沒人主事,實在不堪構想。因此他只得回到家中,在大安第三高小教書。並設法將父親贖救回家,使自已從家務瑣事中解放出來。
1932年正月,即毅然別妻拋雛,遠走北京,參加了革命組織,在郊區落岱一帶作群運工作。宣傳抗日,動員民眾,組織民眾起來救亡圖存。 由於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得寸進尺,蔣介石賣國投降形跡畢露,愛國將領吉鴻昌、方振武等於1933年春聯合各愛國部隊,組織民眾抗日救國同盟軍,發動了名振中外的長城抗戰。當時全國愛國青年學生、工人、農民均踴躍參加。文瑞更是報國恐後,即參加了抗日同盟軍。隨吉鴻昌轉戰於寶昌、沽源、多倫等地。在這次抗戰中,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33年10月同盟軍遭蔣、日合流的陰謀破壞瓦解,吉鴻昌最後被蔣逮捕,英勇就義。文瑞於1934年初,接組織指示,調赴上海學習俄語。這時為避免蔣、日特務的迫害,化名孫可澄。年底奉派去蘇聯留學,對外宣稱到法國,以隱蔽其行蹤,免生意外。但當輪船經過海參威後,被魚雷炸毀,遭日、蔣特務暗算,文瑞同志不幸犧牲在驚濤駭浪之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