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成安

陳成安

陳成安,男,1959年4月出生,泰順縣鳳洋鄉新梨村人,泰順縣泗溪鎮華樂家電超市經理。2002年4月,他當選為新一屆泗溪個私協會長,同年11月,他當選為第四屆泗溪個私協黨支部書記。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是“中國廊橋之鄉”,34座廊橋分布在全縣16個鄉鎮。在眾多廊橋中,俗稱“姐妹橋”的泗溪鎮北澗橋、溪東橋,被人們稱之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廊橋”。作為最美廊橋的故鄉——泗溪古鎮自古商賈雲集,從五十年代開始便有集市交流。改革開放以來,小鎮的個私經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蓮勃發展。1984年泰順歷史上第一個個私黨支部就誕生於此。

陳成安,男,50歲,泰順縣鳳洋鄉新梨村人,目前在泗溪鎮從事個體經營。2002年4月,他當選為新一屆泗溪個私協會會長,同年11月,他當選為第四屆個私黨支部書記。

上任後,陳成安逐步解決了支部無獨立的活動陣地、制度不健全、活動不正常、作用不明顯等諸多問題,進行了一系列改革,給支部注入了新鮮活力。在當任會長的幾年來,他積極帶頭為個私協分會出錢出力,並帶領會員捐資助學;在抗台期間,他帶領個私會員搶在一線營救受災民眾,為他們送去生活必須品;2008年,為了能在抗台搶險中發揮個私人更大的作用,他還成立了全省首家個私防汛車隊,真正去詮釋新時期個私黨支部的作用。

主要事跡

推薦類型:誠實守信模範

主要事跡:

他先後多次被評為“消費者權益保護先進個人”、“市個協系統誠信個體工商戶”、“省誠信個體工商戶”、“優秀共產黨員”、“文明經營戶”等諸多榮譽稱號。

2002年4月,他當選為新一屆泰順縣個私協泗溪分會會長。上任後,他逐步解決了個私協支部無獨立的活動陣地、制度不健全、活動不正常、作用不明顯等諸多問題,進行了一系列改革,給支部注入了新鮮活力。在當任會長的幾年來,他積極帶頭為個私協出錢出力,並帶領會員捐資助學;在抗台期間,他帶領個私協會員搶在一線營救受災民眾,為他們送去生活必須品;2008年,為了能實現自己的承諾,在抗台搶險中發揮個私協更大的作用,他還成立了全省首家個私協防汛隊,真正以一個商人的誠信去詮釋新時期個私協黨支部的作用。

主要活動

(一)私房公用,私款配套,新建支部陣地

2002年底開始,為解決黨員活動室用房問題,陳成安騰出自家新樓,裝修了一個56㎡的大廳,併購置了會議桌椅,茶水用品、電教化設備、辦公桌等一應俱全。同時配齊了黨員活動室所有的制度及圖片資料,在鎮中心市場門口設立了不鏽鋼宣傳欄,共投入3萬餘元。一個嶄新的在全鎮檔次最高,最規範的支部活動陣地建成,泗溪個協黨支部有了“家”。但這個公用的“家”,卻是私人搭建的。活動室房子是陳成安私人的;配套投入的3萬餘元,除組織部、工商局配套共6000元外,其餘都是陳成安自掏腰包。出房出款又出力,連活動室水電費也由陳成安自己承擔。這都是陳成安自願而且執意要做的。他常說:一根竹桿難渡汪洋海,眾人劃漿才能開大船,以前經常為修橋補路公益事業捐資,但一個人的力量有限,希望建成陣地,通過這個黨支部更好地組織廣大個體戶,形成更大的凝聚力量為社會發展服務。他的出色成績得到了省、市、縣有關領導的認可,先後多次被評為“消費者權益保護先進個人”、“市個協系統誠信個體工商戶”、“省誠信工商戶”、“優秀共產黨員”、“文明經營戶”等諸多榮譽稱號。

(二)加強組織管理,培養黨員新苗,補充支部新鮮血液

泗溪個私黨支部從1984年到2000年僅發展了3名黨員,到2001年,整個支部因缺少管理有3名黨員轉走了組織關係。2002年11月換屆之後陳成安擔任支書,在當地鎮黨委的指導下,加強了規範化管理,注重發展黨員,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規範黨員發展。重點做好經營大戶、和誠信守法的青年個體戶的入黨培養工作。實行發展前推優、發展中公示、發展後再教育的制度,嚴把"入口質量"。二是加強學習教育。除每月的 "三會一課"外,還結合個體戶以經營為中心的實際,運用電教化、參觀學習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強黨員的市場經濟理論、法律、行銷學等知識的學習,形成文明經營、依法經營、互相提高經營水早的良好氛圍,三是嚴格黨員管理,對組織關係在個私黨支部的黨員按支部制度管理,並分配工作任務。對組織關係不在個私黨支部的個體戶黨員,積極動員和鼓勵列席支部活動,並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及時轉入組織關係。2003年6月原來轉出的黨員又重新遷回組織關係。現黨支部共有13名黨員 (其中2名新發展),在冊入黨積極分子5名。

(三)高舉黨旗,開展活動,盡顯支部本色

活動是支部的生命,為了推動黨支部圍繞生產經營為中心的同時,創新活動方式發揮支部作用,體現黨旗高揚在個私系統。2003年4月以來,陳成安帶領泗溪個私黨支部,開展了“送溫暖、獻愛心”一些列活動。如在抗 “非典”期間,印發“非典”預防宣傳資料8000多份,以組織的名義為 吳康榮、王志財等6戶受災個體戶發放災後自救金18000元; 開展了“為公益事業出一份力”活動,組織個體戶為蓮泗公路硬化工程籌資6萬元;開展了“憶苦思甜”老黨員慰問活動, 在7.1期問到革命老區慰問8名老黨員,聽取革命故事;開展了籃球賽、“五好經營戶”評比,2005年7月1日支部就新時期個私業主黨員的標準和作用開展大討論,7月末,為回報社會,個協理事成員紛紛慷慨解囊,共捐款2400元,於8月1日去到縣消防隊和公安局開展慰問活動。2007年12月18日全縣人民盼望已久的新58省道正式通車,標誌著泰順正式進入溫州2小時交通圈。泗溪作為新58省道唯一一個經過鎮所在地的鄉鎮,泗溪個協感到由衷高興,自籌了彩旗、條幅、帳篷等,並邀請了泰順農民文化藝術團到場進行表演,得到了社會高度的評價。

(四)抗台搶險 為民分憂 成立防汛車隊

2006年8月10日夜裡,第八號超強颱風“桑美”罕見襲擊了泗溪鎮,給該鎮許多地方造成了重創。當時在重災區之一的東溪橋頭一幢民房裡,10餘戶近30位村民,因來不及及時轉移,被困在了二樓,而當時的洪水已經快將二樓淹沒了。就在這關鍵時刻,陳成安得到了線索,及時帶領個私協會員12人,趕到了現場。

由於當時天黑水急,營救隊員根本靠近不了被困民眾,陳成安和個私協會員在當地政府工作人員的配合下,從另一處地勢較高的房子上去,並用鐵榔頭打通了被困民眾屋子的大門,把受災民眾及時轉移到了三樓。90多歲的蘇阿婆,無不動情地說,“當時要不是陳成安等人把我背上樓,我早已被洪水沖走了。”而在洪水退後,陳成安又帶領會員在第一時間為受災民眾送來了礦泉水、餅乾等生活必須品,並為他們整理被洪水侵蝕的屋子,與災民一起重建家園。在這次抗台救災後,陳成安的心裡久久不能平靜,他想著怎樣才能在今後抗台搶險中,貢獻出個私人更多的一份力。

時機終於成熟。2008年7月,在泰順縣泗溪鎮工商所門前的空地上,6輛皮卡車一字排開,雖然它們的品牌型號各不相同,但前擋風玻璃處都掛著一塊相同的牌子:泗溪個私防汛車。至此,泰順縣泗溪鎮成立了全省首支個私分會義務防汛服務隊。

泗溪鎮地勢低,境內有東、南、西、北四條溪匯聚,很容易積水。歷年台汛期間,該鎮都是泰順縣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該鎮同時也是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地區,颱風期間轉移安置民眾的任務十分艱巨。

“在轉移過程中,每一分鐘都很關鍵。但往年有時遇到突發情況,搶險車輛不足,我們有力也使不上。”泗溪鎮鎮長包秀明說。為此,在陳成安急政府之所急,由泗溪鎮個私分會出車出人,自發成立了義務防汛服務隊。

防汛服務隊共有13名隊員,都是個體和私營企業協會會員。服務的鄉鎮將包括泗溪鎮、鳳洋鄉、橫坑鄉、九峰鄉這“一鎮三鄉”。“這些皮卡車平時都是用來運貨的,但颱風期間,我們就會將車輛貢獻出來,專門用於防汛抗台。”作為義務防汛服務隊隊長的陳成安說,他的隊員們將在確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聽從鎮政府的統一安排調度,幫助參與轉移物質和民眾等抗台救災工作。

防汛服務隊還專門購買了防汛專用的雨衣、雨鞋、安全帽及手電筒等抗台設備。此外,為了確保每位隊員的人身安全,個私分會還給他們額外上了人身意外保險。

服務隊自成立後,隊員們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先後多次組織參與了抗台搶險救災工作,為保護周邊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做出了積極貢獻,同時也在老百姓心中樹立了個私人的良好形象,並被泰順縣政府授予“抗台救災先進集體”。

通過近年來開展的一系列活動,有效推動了泗溪個私支部作用的發揮,盡顯支部本色,得到了泰順縣委的認可。前不久,支部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目前,泗溪個私黨支部正在陳成安的帶領下,以科學發展觀精神為指導,從更高的標準、更高的層次上積極探索提高個私系統黨建工作的新思路和新辦法,真正去詮釋新時期個私黨支部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