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南

陳慶南,字安清,號學程。 民國3年(1914年)慶南畢業於福建省高等師範圖工科,先後在福州中學和集美商校任美術教員。民國5年因墨畫(夜梅)參加省美術展覽會獲一等獎,博是省長薩鎮凍的賞識,於民國7年,調慶南任省督辦署參議兼閩南招撫員。 1923年擢大田、漳平、德化縣知事。翌年改任省警務第三路軍司令陳國華的參謀長。因事被陳國華扣押,經人調停,脫身回鄉,先後在潯北中學、福州三民中學和省立永春十二中學任教。

基本信息

民國21年夏,慶南被推舉為福建省代表成員,往上海迎接十九路軍入閩,並擔任福建省政府參議,“閩變”失敗後返回家鄉承管祖業田租百餘擔,並擇址上涌陳厝坪建樓層2座,來先後廣;置田租800餘擔,成為德化北區最大的地主。

民國23年,慶南任德化培風中學校長時,向省教育廳請準將該校改為德化鄉村師範。

民國24年3月率次子及一名陶瓷技術員前往上海、南京、杭州、九江、景德鎮、武漢等地考察陶瓷生產技術和幼兒教育、鄉師教育,歷時3個月。隨後寫成《江、浙、贛、鄂陶瓷及鄉師考察記》上下兩冊,其中詳細記述了江西景德鎮陶瓷生產工藝,並繪畫各各圖形,標明製作方法,還先購數百件陶瓷產品運回德化,供研製陶瓷借鑑。

8月,慶南參與籌辦“省立德化陶瓷職業學校”,擔任教務長,首屆招生30人。

民國33年,慶南獨自籌辦“私立尚養農校”。他自獻田租122.24畝,作為辦學基金和生產實驗園地,翌年正式招生上課。自任校長,三個兒子均擔任教員。

民國37年1月,改為“私立尚養農業技術中學”。

民國海軍上將薩鎮冰贈予“傾資興學”牌匾,以示褒獎。

陳慶南長子名陳文

次子名陳毅,與開國大將陳毅同名。

《江浙贛鄂陶瓷及鄉師考察記》

民國24年(1935年)3~6月,為創辦福建省立德化陶瓷職業學校,受福建省政府派遣,陳慶南等赴江蘇、浙江、江西、湖北考察,調查陶瓷教育情況。陳慶南按考察時間先後為順序,以日記形式,詳細記敘了考察時的所見所聞,包括山水風光、民眾生產和生活等情況,尤其是較詳盡地介紹了當地陶瓷生產和教育的情況,內容包括制壞成型、裝窯燒成、釉料裝飾、產品銷售,以及學校規模與設備、教材與課程安排、學生實習與就業等,分上下冊,約8.5萬多字,為手抄稿。

中國書畫家協會廣東省會員名單二

中國書畫家協會草創於1965年,成立於1990年初,總部設在北京,主要辦事機構設在廣州。協會設有常務委員會、顧問委員會、理事會、評審委員會、事業拓展部、培訓中心和《書畫家報》、《書畫家》雜誌、中國書畫藝術大學(籌)、金才文化藝術中心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