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列

陳志列

陳志列,男,漢族,1963年6月生,江蘇無錫人,無黨派。 現任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 ,深圳市工商聯主席,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廣東省工商聯副主席。 2018年10月24日,入選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名單》。

基本信息

人物履歷

1980~1984年:遼寧建工學院(瀋陽建築大學)學習、獲學士學位。

1984~1987年:遼寧省機械研究院工作。

1987~1990年:西北工大研究生院學習、獲碩士學位。

1990~1993年:航空部北京設計院工作。

1993~2000年:創辦深圳研祥機電實業有限公司。

2004~2006年:中歐工商管理學院EMBA學習。

2000年起:任研祥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

2017年7月31日,廣東省工商聯第十二屆副主席提名人選。

2017年8月13日,廣東省工商業聯合會(總商會)第十二次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大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省工商聯(總商會)領導班子。陳志列當選為廣東省第十二屆工商聯副主席。

2017年11月27日,當選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第十二屆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

2018年3月,當選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

主要職務

1、全國工商聯第十屆執委會常務委員

2、全國政協委員

3、深圳市第四屆政協常委

陳志列 陳志列

4、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常務理事

5、中國計算機學會工業控制計算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6、全國工商聯科技裝備商會會長

7、中國計算機用戶協會常務理事

8、嵌入式智慧型平台聯盟理事長

9、西北工業大學深港珠澳校友會董事

10、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協會常務副會長

11、深圳市總商會(工商聯)常務理事

12、深圳市民營企業家商會理事

13、深圳市信息軟體協會副會長

14、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企業文化

陳志列 陳志列

企業宗旨

誠信祥和,永繼經營。堅持在特種計算機領域實施專業化發展,力求在品質和規模方面成為業界的領先者;市場導向與技術導向並重,並據此合理配置企業資源。

企業使命

不斷的創新,引領世界特種計算機行業的發展,為全球客戶提供最具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誠心誠意對待合作夥伴,建立企業品牌良好信譽;個人及部門間相互信任、真誠合作是建立一支高效率團隊的保障;信守承諾,對自已的言行負責。變是市場永遠不變的規則;所有的工作、品質及服務,永遠都有進一步改進的空間。雷同永遠落後,創新才有發展;提供良好的創新環境,允許失敗;專事專人做,新事新做法, 對事不對人。

創業觀念

陳志列談創業

陳志列談創業觀念 陳志列談創業觀念

陳志列感覺那時是鄧小平同志南巡形成的巨大浪潮推自己下海的。如果沒來深圳,如果不是1992年鄧小平南巡,可能就沒有現在的研祥。陳志列已經決定了自己單獨創業,不能給自己留下任何後路,沒有破釜沉舟的勇氣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陳志列談創新

高科技民營企業除了創新沒有別的路可以走。當然,這個創新不僅僅是技術和產品的創新,還有管理的創新,企業文化的創新等等方面,創新是一個全方位的過程。中國人要敢於創新,敢於面對失敗。對敢於創新的人,人人都要給予支持和幫助,即使他失敗也不要以譏諷、打擊的方式對待他。

陳志列談員工激勵

這種幹勁兒,就是我們團隊最寶貴的,公司的創新意識和公司未來發展的目標,激起了他們的激情,我想這不是用錢可以解釋的。很多人,包括我也在內,這種激情超越了一個企業的責任,已經提升成為了中國民族的品牌意識。人就是要有一口氣,正是這種民族情結在內,所以激發了我們這種玩命精神。

陳志列談管理

研祥允許做錯,不允許不做。用電腦、用網路、寫清楚、e專人。陳志列覺得企業關愛員工,培養員工,對員工負責,也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真正關心員工,培養他們正直的品格,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員工成才,也是企業作為社會公民應盡的責任。

陳志列談研祥

現在,我們研祥是中國第一,世界只排第三。2017年我們要作全世界特種計算機的NO.1。

管理理念

陳志列管理理念 陳志列管理理念

1、有很強的敬業精神及良好的道德水準;

2、有良好的專業素質及極佳工作業績;

3、善於溝通,有團隊合作能力,維持客觀公正;

4、認同公司文化,對企業忠誠;

5、設定具有挑戰性的工作目標,具備創新管理的膽量、思維,勇於承擔責任,善於解決問題;

6、能夠招用高水平同事共同工作,並能為公司培養優秀技術和管理人才。

7、我們崇尚簡潔有效的信息傳遞方式。過去用紙筆,現在更多地用電腦通過網路將4W1H(What,Where,When,Who,How)寫清楚,並email To/Cc到相關人員。我們相信“口說無憑”、“口無遮攔”,只有“寫清楚”,才能理清頭緒,只有“給專人”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

8、實事求是是高尚人品的體現;將複雜問題分析概括出其本質是專業能力的體現;提供建設性意見,解決方案是創造性能力的體現。

管理模式

不要發嗲

陳志列的非經典之道 陳志列的非經典之道

在研祥,工作中你基本上看不到員工間、特別是管理人員之間的問候、寒暄,更不會有談天講笑。即便是你與你的上級在過道中迎面而遇,他也一般不會和你“打招呼”,也不會回應你的“招呼”。大家開會,一開口便是問題1、2、3……不會像一般國人那樣先說說“很多天不見”之類的話語。研祥提倡工作中純而又純的工作關係。陳志列稱那些情感鋪墊的“人之常情”為令人厭惡的“發嗲”。研祥還要求員工相互直呼其名,並且也不要省略姓氏,也不要用“您”,否則也被認為是“發嗲”。除此外,作為經理若為非原則小事向陳志列請示,則多半會收到“不要發嗲”的回覆。陳志列認為,凡是能夠經過利弊分析得出結論的問題,都應該由經理人自行決定。需要陳志列拍板的問題,應該是利弊參半、得失無法確定的“風險”決策。新進入者如此遭遇幾次後,便會明白自己應該獨立做決定的範圍。

說事

陳志列經常要求下屬“說事!”當你匯報工作,三句話還沒說到結果時,他會打斷你:“說事,不要講故事!”談工作要開門見山,不要先過多地敘述原因、過程,最好直接說出結果。如果需要討論再補充過程不遲。陳志列認為,過多地敘述過程或原因是低估了大家的判斷力,是浪費時間。否則便是推諉責任或準備不足,思路不清。任何一種情況都是企業效率的敵人,都要堅決反對。

不要隱性恭維

員工間相互恭維是企業所反對的,陳志列甚至告訴大家不要做隱性恭維。意即下級對上級不要表示客套,不要“發嗲”。如對上級說:“還是您看得遠”、“請多指教”、“此致敬禮”……和廢話的區別是,同事間說這些話會令人起膩,而且有干擾客觀思維的嫌疑。 “要用心恭維你的客戶、合作者”,這是一個業務高手的職業素養。“不要用心揣摩你的上級”,誰討好上級,誰就不是好員工。因此,在研祥高層管理人員出差到分公司從來不要接送,不僅是節約成本,更是提倡“各乾各的事,互不干擾”。陳志列告訴員工:對你的主管不需要恭維,做好工作是唯一的做人標準。一位從一家等級森嚴的公司應聘到研祥做管理的職員,剛到公司時,每每見到陳志列都要堆起笑臉。陳志列在會上對此現象進行了糾正,要求這位職員改變這種做法,將精力用到工作當中去。

要么左轉,要么右轉,就是不要剎車

這是陳氏版本的“行動力”或“執行力”。陳志列不怕下屬出錯,但最痛恨工作停滯。事實上,許多工作是要在做的中間才能找到調整的方向,而大多數工作也不是一旦開始就覆水難收。因此,當下屬因為各種理由,包括請示沒有被回復而將工作暫停時,都要受到嚴厲的批評。這對於新進入研祥的管理者,一開始常常不能適應。

說就是撒謊

這句話一度被陳志列及研祥的一些高層管理者掛在嘴頭,聽上去是一個明顯的悖論。但這句話其實是對研祥格言“一張紙、一支筆、寫清楚、給專人”(隨後更改為:用電腦、用網路、寫清楚、E專人)的註解。事實上,當某些需要備忘的工作僅作了口頭傳達而被人遺忘時,遺忘者的確會以“說就是撒謊”來回復傳達者。研祥甚至鼓勵這樣的“推卸責任”,從而在全企業中培養起一種嚴謹、準確的用“寫”來溝通的習慣。陳志列對此解釋:與說相比,人們更重視的是寫。說比寫要簡單,但很多工作僅說是不夠的。對那些需要備忘、需要討論、需要較多協同動作的工作就一定要寫下來,否則就很容易出錯,所謂“口說無憑”。在研祥,“寫”E-MAIL已經成為工作溝通的最為主要的方式,為了糾正一些人仍有凡事面談的習慣,陳志列經常告誡:一定要見面(開會)才能談工作,是極大的浪費!“寫”,已經成為研祥的工作習慣。從陳志列開始,談工作、特別是和兩人以上的溝通都是自己“敲電腦”,即便是出差,也要保證每天瀏覽處理1至2個小時的E-MAIL。

突出貢獻

陳志列先生髮表演說 陳志列先生髮表演說

自2000年起,研祥智慧型在中國特種計算機行業已經名列前茅。2004年,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WTO研究中心和中國經營報社共同組織對香港上市公司H股進行競爭力指數排名,研祥智慧型綜合指數排第九名,效益指數排第七名。研祥智慧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是中國最大的特種計算機研究、開發、製造、銷售和系統整合於一體的高科技企業。2003年10月10日,研祥智慧型於香港聯交所上市,股票代碼8285,是中國同行業中唯一的上市公司。

2005年12月,研祥智慧型同國際知名IT企業英特爾公司簽訂了《英特爾-研祥智慧型嵌入式套用解決方案及產品和市場聯合開發一攬子協定》,代表著研祥智慧型將與國際頂尖嵌入式供應商共同打造中國嵌入式產品市場的第一品牌,並成為唯一在技術套用領域達到國際水平的中國企業。

經過10多年的積累,陳志列帶領著研祥公司已經逐漸在國內工控行業表現不俗,研祥“EVOC”嵌入式產品也曾多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並成功入選“國家火炬計畫”。

研祥智慧型目前是國家火炬計畫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體企業、中國企業信息化500強。產品被列入國家重點新產品和國家火炬計畫項目,並多次獲得科技進步獎勵。2007年,研祥智慧型被評選為“第四屆中國最具生命力企業”。公司董事長陳志列是第四屆深圳市政協常委。

研祥智慧型在中國設有多個研發中心、數十家全資分支機構,並建立了覆蓋中國各主要城市的“EVOC”特種計算機產業聯盟,組成了龐大的銷售、服務網路,能夠隨時為客戶提供周到的服務。

“誠信祥和、永繼經營”,研祥智慧型將在與客戶的精誠合作和使命實踐中演繹我們的永恆價值,致力於推動產業自動化、智慧型化、信息化領域的不斷發展,立足中國,面向世界。

公益事跡

陳志列與母親水窖形象大使李濤濤合影 陳志列與母親水窖形象大使李濤濤合影

1、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技術扶貧帶動地區建設從1999年至今,研祥公司針對廣東省河源市新源縣、廣西梧州、河南蘭考縣等地區因貧困未能考取大學的青年學生,開展技術扶貧工作。每年從這些地區招聘數十名貧困學生到研祥特種計算機生產基地進行技術培訓,使這些青年學生在通過研祥專業的培訓和工作之後,回到家鄉帶動了當地自動化和信息化的建設,一部分還成為了當地信息化科研的骨幹力量。2、防止生態惡化,研祥帶頭治沙阿拉善:

2006年,陳志列擔任阿拉善see生態協會常務理事。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是以防制內蒙古地區草原沙漠化為目的,以研祥公司董事局主席陳志列先生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家以自己的行動擔負起了共同的社會責任感,並將其匯集為一個事業——改善和恢復內蒙古阿拉善地區的生態環境。

3、關注西部兒童教育,陳志列參與“童夢園”慈善義拍:

2006年9月,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起的計畫在中國西部的10個省、自治區的32個縣,為150個自然村的校外青少年及輟學兒童建立“非正規教育學習基地”,該活動吸引了包括研祥公司在內的來自書畫界,演藝界,工商界的各界精英共150餘人出席了慈善晚宴,並為“童夢園”這一長期慈善項目慷慨解囊。

4、助高原兒童得見藍天,陳志列捐資西藏盲童學校:

2006年,“愛心?光明”西藏盲童學校紀實攝影展在深圳舉辦。研祥公司董事局主席陳志列先生在得知西藏盲童學校的困境之後,毅然慷慨解囊,幫助西藏盲童解決手術經費問題,早日重見光明。

5、關愛母親水窖,熱心公益活動

2008年元旦,在中央電視台“春暖2007,滴水匯聚愛心” 大型公益晚會的現場,陳志列向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母親水窖工程”捐助三十萬元現金,並說道:“我們是一家搞科技的專業公司,但是專業的企業更應該在社會公益事業和扶助弱勢群體方面奉獻出更多的愛心,研祥願意把每位員工和公眾的需求當作自己的事業來做,並將其做好!”

主要榮譽

陳志列 陳志列

2003年,陳志列被評為廣東省優秀民營企業家、榮獲深圳市全面質量管理優秀管理者獎。2000年,陳志列榮獲深圳市第三屆青年科技獎、深圳市科協第三屆科技學術年會論文獎。2004年 陳志列當選深圳市第四屆政協委員。

2007年 榮獲“中國自動化行業2006年度風雲人物”。

榮獲全國工商聯評選“感動中國十大經濟人物”第二名。

榮獲“中國民營企業新銳人物”稱號 。

榮獲“中國優秀民營科技企業家”稱號。

2008年 榮獲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稱號 年度創新獎得主。

人物評價

對陳志列的評價 對陳志列的評價

現在,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標準是“推動力、責任、創新”,要求當選人在推動本行業技術發展的同時還要促進企業的產業升級,在技術產品創新和管理創新等方面都做出卓越的貢獻。在當今國際環境下,“中國製造”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話題,今年當選的經濟年度人物應在本行業內,挺起“中國製造”的脊樑,讓“中國製造”和“中國創造”在國際上擁有令人信服的巨大號召力。2007年CCTV中國“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30日揭曉,研祥智慧型董事局主席陳志列高調當選,在獲得年度人物稱號的同時,陳志列還另外獲得了“年度創新人物獎”,這也成為“經濟年度人物”評選8年以來連獲兩項殊榮的第一人!

陳志列把研祥智慧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成為中國最大的特種計算機研究、開發、製造、銷售和系統整合於一體的高科技企業,是國內同行業中唯一一家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企業。作為一家民營企業,研祥智慧型還是中國特種計算機行業國家標準制定的主要參與者,這也是研祥智慧型多年來致力於將中國的特種計算機推向世界的見證。國家標準的制定對促進工業經濟信息化產業升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對本行業形成整體的核心競爭力,以一個更嚴謹更專業的姿態參與到國際競爭與合作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央視對陳志列的提名理由是:“陳志列的偶像是飛人劉翔,他追求的就是速度與超越,從1993年開始,陳志列帶領他的團隊在14年的時間裡,創造了中國最大的工業計算機企業,這些年裡,研祥集團打敗了來自德國西門子、美國通用這樣的對手,在不斷的超越中,他讓自己的企業成為中國第一、世界第五。他引領了中國核心計算機的潮流,2007年,研祥制定了中國工業計算機的國家行業標準,讓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的這個領域裡,得到了最好的印證。”陳志列的當選正是深深契合了這個評選標準的精神內涵!

在頒獎晚會現場,專家和媒體一致給與了陳志列高度的評價:他把行業標準貼上了中國製造的標籤,他讓全世界知道“定價權,中國造!”

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創辦於2000年,主辦方是中央電視台,每年一屆。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活動旨在以人物為線索和載體,梳理每一年度中國經濟發展的脈絡與走向,具有中國經濟晴雨表的作用。
年度獲獎者名單
2000年度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 柳傳志
中國網路通信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長 田溯寧
海爾集團執行長 張瑞敏
萬科集團董事長 王石
東方集團董事局主席 張宏偉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彭作義(已故)
海信集團董事長 周厚健
金山集團董事長 求伯君
中國證監會首席顧問 梁定邦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吳敬璉
2001年度巨人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史玉柱
招商銀行行長 馬蔚華
香港華潤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寧高寧
海爾集團執行長 張瑞敏
東方希望集團董事長 劉永行
北京用友軟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文京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吳敬璉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裁 衛留成
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 魯冠球
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倪潤峰
年度人物大獎 :吳敬璉
公眾人物大獎 :張瑞敏
2002年度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總經理 李毅中
上海寶鋼集團公司總經理 謝企華
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賢足
春蘭(集團)公司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 陶建幸
中國一汽集團公司總經理 竺延風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 張維迎
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李東生
浙江正泰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南存輝
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所研究員 劉姝威
杭州娃哈哈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宗慶後
年度社會公益獎: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主席兼執行董事 邵逸夫
年度創新獎: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李東生
2003年度網易創始人及首席架構執行官 丁磊
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牛根生
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 龍永圖
UT斯達康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長 吳鷹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 張慶偉
東風汽車公司總經理 苗圩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唐運祥
溫州日豐打火機有限公司董事長 黃髮靜
年度人物大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 張慶偉
年度新銳獎:盛大網路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陳天橋
年度社會公益獎:重慶市雲陽縣人和鎮農民 熊德明
2004年度阿里巴巴(中國)網路技術有限公司CEO 馬雲
中國國際海運貨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麥伯良
國家審計署審計長 李金華
TCL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李東生
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郭廣昌
聯想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長 楊元慶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總裁 胡茂元
中興通訊董事長 侯為貴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總經理 王憲章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周小川
年度人物大獎:國家審計署審計長 李金華
年度新銳獎: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總裁兼CEO 馬化騰
年度社會公益獎:中國消費者協會(集體)
2005年度伊利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潘剛
海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周厚健
濰柴動力董事長 譚旭光
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 王健林
百度董事長兼CEO 李彥宏
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 鄧中翰
奇瑞汽車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尹同耀
三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梁穩根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經理 傅成玉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總裁 魏家福
年度人物大獎: 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 鄧中翰
社會公益獎 :北京地球村主任 廖曉義
2006年度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 尚福林
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家祥
玖龍紙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茵[中國女富豪]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姜建清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 劉永好
無錫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施正榮
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董明珠
蘇寧電器集團董事長 張近東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人及執行合伙人 沈南鵬
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高德康
特別榮譽獎: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李嘉誠
年度創新獎:北京華旗資訊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馮軍
年度人物公益獎:青海省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副秘書長 哈希·扎西多傑
2007年度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 陳紹鵬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金志國
中國移動通信公司總經理 王建宙
深圳研祥智慧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陳志列
廣州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房有
中國鋁業公司總經理 肖亞慶
中國化工集團總經理 任建新
中國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局長 李長江
中國博奇環保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兼CEO 白雲峰
投資中國貢獻獎:國際數據集團IDG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 麥戈文
年度創新獎:深圳研祥智慧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陳志列
社會公益獎:青藏鐵路總設計師 李金城
年度人物終身榮譽大獎:中國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
2008年度年度人物大獎:
斯澤夫(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公司總經理)
陳游標(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
十大經濟年度人物:
林毅夫(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
馬興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
李寧(李寧有限公司董事長)
朱新禮(中國匯源果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蔣錫培(遠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韓三平(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董事長)
王一新(海南省農墾總局局長、海南省農墾總公司總經理)
萬捷(雅昌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紹勇(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總經理)
盧文兵(小肥羊集團有限公司CEO)
年度創新獎: 王傳福(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李世鶴(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高級技術顧問)
特別榮譽獎: 厲以寧(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國家高新戰略研究院院長)
2009年度譚躍 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公司董事長
沈文榮 江蘇沙鋼集團董事局主席
俞敏洪 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
曹國偉 新浪執行長兼總裁
梁昭賢 廣東格蘭仕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劉積仁 東軟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
李書福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
徐留平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公司董事長
靳海濤 深圳創新投資集團董事長
董文標 中國民生銀行董事長
年度創新獎:
劉海濤 物聯網研究專家
尹衛東 科信製藥總經理
年度公益獎:
曹德旺 福耀集團董事長
余彭年 彭年實業董事長
提名獎:
王信 兗州煤業董事長
雷闖 “B肝維權第一人”
2010年度

陳元:國家開發銀行董事長
譚旭光:山東重工董事長
李稻葵: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常小兵:中國聯通董事長
孔棟:中國航空集團公司總經理
劉永好:新希望集團董事長
張傳衛:明陽風電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伍勝:浙江通領科技集團總裁
徐和誼: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李福成:燕京啤酒集團董事長

終身成就獎
孫家棟: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
創新獎
真才基:大唐電信科技產業集團董事長
董明珠: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孫丕恕:浪潮集團董事長
黃鳴:皇明太陽能董事長
汪建: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提名獎
顧欣: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徐少春:金蝶董事局主席
李力游:展訊通訊董事長兼CEO
華桂潮:英飛特電子(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長
公益獎
上海世博會志願者團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