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廣河

陳廣河,是首屆香港新會棠下同鄉會會長、香港新河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青年企業家”、政協新會市第十屆委員會常務委員,943年生於新會縣(今新會市)棠下虎嶺鄉杜丹村。

陳廣河,1943年生於新會縣(今新會市)棠下虎嶺鄉杜丹村。是首屆香港新會棠下同鄉會會長、香港新河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青年企業家”、政協新會市第十屆委員會常務委員。
陳廣河的父親陳丙乾常年在外經商,往來於穗港之間。母親簡美嬋,早年定居香港。陳丙乾英年早逝。陳廣河的童年,是在兄長的悉心照料下成長的。他勤奮好學,在鄉下國小畢業後,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新會棠下中學。其時,陳廣河的母親為他申請赴港獲得批准。為了照顧在港的母親,陳廣河忽忽告別了故土,踏人香港這個完全陌生的世界。那年,他年僅14歲。
陳家在香港並不富裕,全靠母親胼手胝足,克勤克儉,苦心供養陳廣河繼續讀書。可惜在陳廣河讀完“中五”之後,他母親獨力難支,家庭生活日漸艱難。陳廣河年少懂事,為了減輕老母親的負擔,毅然輟學,進入社會謀生,贍養慈親。
起初,陳廣河在工廠打工,也做過小手工業。為求溫飽,他終日奔波操勞,但從不氣餒。他是一個很有抱負,能刻苦耐勞的年青人,在打工期間,他一面勤學勤勞,積累經驗,一面省吃儉用,積累資金,等待機遇,興辦自己的實業。
50年代末,塑膠業在世界興起。歐洲、美加等地,同時興起塑膠花熱潮。用塑膠製成的花朵、水果、草木和其他植物十分暢銷,特別是塑膠花卉,幾乎家家戶戶、寫字樓、辦公室都用來點綴、裝扮,塑膠花一時供不應求。香港自50年代後經濟得以發展,有“東方之珠”、“購物者的天堂”之稱,各方人士紛至沓來,人口密度增大。這一變化,正好為塑膠花卉製造業提供了發展的條件。塑膠花卉成了當時香港大量出口的貨品之一,從事塑膠花卉生產的小生產廠家如雨後春筍,許多大的公司也曾以生產塑膠花卉而進行“資本積累”。
陳廣河看準了形勢,把握住機遇,不失時機地在九龍辦起了一家小花廠,從而奠定了以後新河花廠發展的基礎。他憑著踏踏實實的實幹精神,加上在香港打工這幾年摸索出來的經驗,並且堅持奉行“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價廉物美、薄利多銷”的經營方針,使小廠迅速得到發展。不久,由於香港房地產業勃興,原來從事生產塑膠花的大公司,紛紛轉向房地產業投資,以謀取更高的利潤,留下了發展塑膠花業的一個空間。這時,陳廣河再次把握住這個機遇。他的小工廠實行兼容並蓄,吸收了大量製造塑膠花卉的先進機械設備及熟練技術工人,擴大工廠的規模,以創新產品,開拓歐、美市場。經過10多年的的艱苦奮鬥、頑強拼搏,他終於擁有了香港新河實業有限公司、香港新河人造花廠,並成為董事長。1988年5月,菲律賓外交部部長曼格拉普斯邀請陳廣河等數人,以香港亞太美國商會籌組人的身份訪問菲律賓,受到了曼格拉普斯及菲律賓總統哥拉桑的接見。1988年秋,陳廣河被人們一致推為“香港青年企業家”,並代表香港各工商社團訪問北京,受到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陳廣河業成功的基本經驗,正如美國的詹姆・詹納斯博士在綜合調查了世界上100多個富豪後,總結的一番話那樣:“每一個白手興家的富翁,致富之道雖各有不同,但都有一些共同性,其中包括:(1)必須對金錢充滿濃厚的興趣,把工作賺取的錢儲存起來;(2)一心一意為工作賣力;(3)工作時有極為忍耐的堅毅精神;(4)不因工作的貴賤而取捨。”這幾句話可以移來概括陳廣河白手興家,創業致富的成功經驗。
陳廣河致富之後,並沒有忘記自己的家鄉。“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陳廣河像眾多的旅外赤子那樣,對家鄉無限眷念。他是喝家鄉的水長大的,他忘不了那曾與他一起日出而作,日人而息的父老鄉親,忘不了幼少時與他嬉戲的夥伴,忘不了家鄉的山山水水。……所以,這時他比常人更迫不及待地要回家鄉看看。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內地轉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陳廣河喜出望外。不久,他回到了闊別20多年的家鄉。他回鄉的目的,用他的話說,是懷著赤子之心,愛國之情,為家鄉建設盡綿力、表心意而回來的。陳廣河是個實業家,他堅信只有興辦實業才能興國、才能發展農村經濟,為此,他率先在家鄉虎嶺鄉辦起了虎嶺花廠。
1980年初,當新會許多旅港鄉親還考慮是否回鄉看看大陸的情況而徘徊觀望之際,陳廣河已率先跨出了一大步,他投資85萬港元興建的占地3500平方米、擁有職T500人的虎嶺花廠已經開工投產了。這個虎嶺花廠不僅開創了棠下“三資企業”的先河,而且是帶動全鎮“三來一補”企業遍地開花的旗幟,為發展僑鄉經濟起了先鋒作用。
隨著祖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家鄉的農業生產實行了生產責任制。許多從事農業的勞動力從農業耕作中脫離出來,投向其他行業,發展多種經濟。1984年,陳廣河急家鄉人所急,又投資1250萬港元與新會外經委屬下的公司合作,興辦了“新采工藝製品廠”,專業生產人造綠色觀賞植物,一下子安排2500多人就業;1985年,他又在新豐縣投資950萬港元興辦起另一間人造花廠,同樣為當地安排了大量閒散勞動力就業。
陳廣河不僅是個實業家,致力發展家鄉經濟,而且還是個慈善家,他對支持家鄉興辦各項公益事業極其熱心。他先後捐贈300多萬港元,為棠下建設自來水廠、棠下僑聯大廈、虎嶺中國小教學樓、天河中學教學樓等作出貢獻,並捐贈給棠下醫院救護車及醫療器械一批。1988年,他與李美娟合作各捐60萬港元建起了新會兒童活動中心。1989年,他又捐資110萬港元建設棠下水泥公路。陳廣河對家鄉建設盡心盡力,深為鄉親所敬佩。
90年代初,新會棠下鎮政府根據發展需要,提出要在江肇公路兩側建設“十里經濟長廊”,用15年時間,把棠下鎮建設成為有10萬人口、經濟繁榮的新城鎮的構想。陳廣河又率先回響,計畫投資3000萬港元,在“經濟長廊”的工業區興辦一座集制花、包裝等系列的大型工廠,為棠下經濟建設出力。
1993年12月18日,由陳廣河、李美娟捐資興建的新會市兒童活動中心落成剪彩。兒童活動中心建築面積2900平方米,坐落在會城中心區文化公園,環境優雅,融教育培訓、娛樂活動於一體,是少年兒童寓教於樂的好地方。
陳廣河熱心社會福利事業,又熱心社會活動,不愧為社會活動家。他是香港新會棠下同鄉會的創建人之一,現任該會總監督、永遠名譽會長。
香港新會棠下同鄉會雖然建會時間不長,但無論在香港,還是在新會市眾多海外社團中來說,都是一個頗負盛名的愛國社團。每年會慶,均筵開百席,江門市、新會市、棠下鎮三級領導人和有關單位領導以及棠下各鄉鄉親代表都赴港祝賀,這在一個鎮級社團中亦不多見。
圖為陳廣河捐建的棠下天河公路橋亭
1987年底,陳廣河與梁祺祜、郭功武、梁海、譚華、李日海、莫華沛、陳相、黎初、吳榮等一批棠下籍旅港鄉親,發起組建香港新會棠下同鄉會。此舉立即得到當地眾多鄉親的回響,新會市、棠下鎮有關領導也大力支持。在組建過程中,陳廣河表現出極大的熱忱和卓越的組織能力。購買會所、登記造冊、組織機構、發展會員,樣樣都親力親為,出錢出力。1988年春,香港新會棠下同鄉會有限公司掛牌成立,陳廣河眾望所歸,當選為第一屆會長,後來又連選連任第二任會長。在他的領導下,該會本著“團結鄉親、繁榮香港、建設家鄉”的宗旨,5年來,不僅在香港與各社團加強合作,而且成為溝通香港、美加、東南亞與內地聯繫的橋樑。他們經常組團回鄉,參加各項大型活動,對家鄉經濟建設、社會公益事業鼎力支持。1989年,陳廣河親自擔任修建棠下水泥公路籌委主任,帶頭捐贈了110萬港元。在他的帶動下,其他副會長、會董及成員也踴躍回鄉捐贈,使這條全長8.2公里、總投資4000萬港元的公路順利竣工。1992年9月,該會又組織回鄉,參加江門市教育基金萬人行活動。幾年來,他們參與賑濟華東水災、回鄉倡醫興學、修路築橋、建設“文明村”,投資設廠,繁榮農村經濟等種種好事舉不勝舉,他們愛國愛鄉的義舉,市民、村民有口皆碑。為此,在新會市人大常委會授予的榮譽市民中,有3位是棠下同鄉會的會長、名譽會長,16位理事獲“振興新會獎”,而且棠下同鄉會也獲得了“振興新會的集體貢獻獎”。而陳廣河亦先後榮獲新會市及江門市人大常委會授予“榮譽市民”的光榮稱號。1994年3月,陳廣河當選為新會市政協第十屆委員會常務委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