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康侯

陳康侯(1866-1937),字錫藩。江蘇揚州人。海派名家之一。工山水、人物、花鳥,筆致秀潔。尤擅畫草蟲,常捉小蟲置瓶中,觀其動態,並直接引入西畫的透視關係,寫其形神,栩栩如生。

人物簡介

陳康侯,家住揚州石牌樓,自幼聰慧好學,喜愛詩書繪畫,曾師從王小某,力追華新羅(揚州八怪之一),常持華新羅畫反覆揣摩,廢寢忘食。稍長,則書畫技藝大進,風格日趨成熟,於揚州花局巷“鉅源花局”設畫案。冶春後社詩人也經常在此聚會。他的岳父揚州名士吉亮工為其畫室書“風來堂”三字匾額,並常到“鉅源花局”畫室小坐。此間,江浙滬往來“風來堂”求畫者絡繹不絕。陳錫蕃名播海上,被稱為海上名家。陳康侯是晚清王小某以後揚州最著名畫家之一,與李墅齊名。工山水人物、花卉草蟲、翎毛雜件,無不工妙,其作品神韻俱足,用筆灑脫。

藝術特色

花鳥畫

陳康侯最為突出的成就就是花鳥畫。其畫風清新秀麗,質樸自然、構圖疏朗靈動,造型生動傳神。他的花鳥畫作品,在追求傳統技法的基礎上,重視寫生,引入西洋畫的透視技法,以形寫神,他常常捉各種小蟲置於瓶中,觀察其動態,使筆下草蟲有形、有神、栩如生。《蝴蝶花卉圖》扇面,紙本,32×18.5cm,款識:“獻之仁兄大人雅屬即正。錫蕃弟陳康侯”。圖中一隻彩蝶翩翩起舞,幾枝花卉隨風開放,構圖簡潔,所寫物景惟妙惟肖。一幅春色艷景躍然紙上。畫作亦工亦寫,雙鉤敷色,用墨飄逸而清新,用色明快而瑰麗,堪稱佳構。《翠鳥鳴春圖》,紙本立軸,132×46 cm。圖中遠山蔥翠,綠樹成陰,近處湖水蕩漾,柳樹、桃花依次排列,一隻翠鳥飛舞、鳴啼、呼喚春天的到來。構圖既有前人妙思,又有實景寫生,氣韻生動,清新俊逸,在技法上更是攫取新羅山人的筆意,運用枯筆側鋒撕刷飛鳥毛羽,用淡墨之法描摹遠山近景,兼工帶寫,極有韻致。

山水人物畫

陳康侯擅山水人物。《孩童沐牛圖》。紙本橫幅,100×30 cm,款識:“輸他牛背偏安穩,帶得風聲水上歸,丁未二月寫為伯勛仁兄大人雅屬,即正之錫蕃弟陳康侯。”圖中一孩童騎在牛背上手持風箏放飛,湖中兩條水牛在水中沐浴戲耍,遠處蘆葦隨風拂動。構圖簡潔、清新,用筆輕鬆、灑脫。《尋仙圖》,紙本立軸,150×82cm,款識:“吳猛女采鸞,適書生文簫,家貧不自給,采鸞日寫唐韻一部售之,用盡復書,越數年,夫婦各跨一虎,入新興越王山得仙。文卿先生壽,邗江錫蕃陳康侯”。鈐印:錫蕃畫印(朱文)陳氏康侯所作(白文)春星草堂(朱文)癸亥(朱文) 。這幅畫作描述了一個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少女采鸞嫁給窮書生文簫,生活困頓,采鸞一天就寫就一部《唐韻》售出,以此補家計,用盡則再寫,如此再三。幾年後,有見夫婦二人各騎一虎,入山中成仙了。陳康侯畫這個作品的目的在於祝壽,因此畫面巨大,意境則閒適清幽,是結合現實情況的創作,畫中松竹延年,山水清音,雙虎馴逸,人物顧盼有情,反映出一種閒適清華的生活狀態,以此賀壽,再貼切不過了。畫家以生花妙筆,把祝壽的寓意完美巧妙地表達出來。是其作品不多見的佳作。

盆栽繪畫和刻竹

陳康侯又是晚清盆栽繪畫和刻竹高手。文人多喜愛盆栽,一件盆栽藝術品的產生,不僅是感情的交流,也是理性的融合,透出畫家與盆栽藝人、群體的美與善,感性與理性的統一,儒道釋的互相包容,而陳錫蕃在晚清諸多畫家中更是盆栽繪畫的佼佼者,更得社會各界的喜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