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維

陳大維,男,上海市上海中學畢業,復旦大學新聞系67屆畢業,1982年在復旦大學新聞系獲碩士學位。 歷任中國新聞社上海分社社長,紐約分社社長,上海《解放日報》副總編輯等。現任上海外國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特聘教授,研究生導師。國際問題評論家。

個人介紹

陳大維,男,上海市上海中學畢業,復旦大學新聞系67屆畢業,1982年在復旦大學新聞系獲碩士學位。 歷任中國新聞社上海分社社長,紐約分社社長,上海《解放日報》副總編輯等。

現任上海外國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特聘教授,研究生導師。國際問題評論家。

個人事件

陳大維所做文之一:北約的“棋子”越位

明明是人家棋盤上的一顆“棋子”,卻硬要自作主張地走一步棋。結果,不僅損失慘重,還差一點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這就是8月上旬最後幾天我們看到的發生在外高加索地區的一幕。從中人們似乎可以得出這樣一種看法,那就是: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小國會被大國當“棋子”擺布,但有時“棋子”也會出於自己的利益考慮,牽著“棋手”的鼻子,把大國玩得團團轉。

越位將會出現的後果

國際政治發展到今天,出現這樣的現象恐怕有它的必然性,但如果對此不加控制,說不定哪一天還會鬧出更大的亂子來。 冷戰結束以來,國際關係進入了一個漫長的調整期。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和近半個世紀的冷戰之後,人類正在探索新時代國與國之間的相處之道。儘管利益紛爭依然不可避免,但通過談判、用和平的方式來解決爭執,協調彼此之間的關係,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國家的政治家,尤其是世界各主要國家政治家的共識。即便像俄羅斯與美國及其北約盟國這樣利益尖銳對立的雙方,爭執也基本停留在口頭上,至多做一些警告性的動作,以表達對對方的不滿。雙方心照不宣的目標是維持一種均勢、一種平衡,以不損害自己的核心利益為底線。 然而,薩卡什維利的行為打破了這種平衡。他派兵進攻南奧塞梯,直接挑戰俄羅斯的核心利益,逼得俄方不得不作出強烈反應。而當俄軍揮師南下,給予其沉重打擊之後,美國又不得不站出來為這個“民主小兄弟”說話,並派軍艦運送所謂“人道主義援助物資”,以示支持。接下來,美國與波蘭簽署了在波部署飛彈防禦系統的協定,俄則宣稱不惜與北約決裂,並決定承認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獨立。雙方就這樣一步一步越走越極端。而從某種意義上說,造成這一切的,就是這顆越位的“棋子”。 顯然,如果不加防範和制約,“棋子”是完全有可能把“棋手”拖入“迎頭相撞”的境地的。這次事情會發展到這樣的地步,美國及其北約盟國應該思考一下自己的責任。如果不是它們的偏袒和縱容,薩卡什維利哪有這個膽量?!好了,現在薩卡什維利又向它們伸手了。他對英國《金融時報》說,這次格俄衝突給喬治亞造成的損失高達20億美元。這筆錢應當由誰來出?在他看來,毫無疑問應當由美國和歐洲來出。那么,美國和歐洲的納稅人願意為他埋這個單嗎?而美國和歐洲的政治家們更應該反思的是,一再毫無保留地支持這種不斷製造麻煩的“棋子”,是否符合自己的國家利益和全球戰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