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坤福

19歲出師後,便很快由藝徒而副醜再升正醜,成為享譽粵東漢劇界的名醜。 1946年秋抗日戰爭勝利後,他再到粵東,加入“新華漢劇社”演戲,他在舞台上創造了許多深受粵東觀眾喜愛的漢劇丑角,被稱讚為“高腳醜”。 1977年,中國文學研究會將他的漢劇表演藝術錄像保存,作為資料傳於後世。

人物簡介

陳坤福,福建省龍巖市小池鄉人,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生。他14歲入龍巖袁氏館子弟班學漢劇,16歲後參加龍巖“新樂天”和廣東“老三多”等戲班演戲,拜廣東名醜唐官賢、劉阿周、阿文丑等為師,專工漢劇丑角。由於他相貌奇特,身段灑脫,音色鏗鏘,唱腔流利動聽,表演詼諧風趣,演出很受歡迎。19歲出師後,便很快由藝徒而副醜再升正醜,成為享譽粵東漢劇界的名醜。[1]
編輯本段

個人生平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坤福從潮州、汕頭回到龍巖。由於時局動盪,民不聊生,戲班演出艱難,他被迫離開戲班,改開客店營生。1946年秋抗日戰爭勝利後,他再到粵東,加入“新華漢劇社”演戲,他在舞台上創造了許多深受粵東觀眾喜愛的漢劇丑角,被稱讚為“高腳醜”。漢劇《藍繼子》,是一出獨角唱功戲,他主演此劇時獨運匠心,嫻熟地掌握唱腔的輕重、快慢、鬆緊,時延時頓,忽揚忽抑,或斷或續,聲聲悲切,催人淚下。每次演完,台下觀眾中必有人將紅包拋上舞台,給予獎賞。他在《藏眉寺》中主演妙空和尚,運用苦練而成的“甩珠”特技,身部頭部可以絲紋不動,而套在脖子上的佛珠卻能正甩、反甩,旋轉不停,突然騰空飛起,反而準確地落回脖子上轉個不休,觀眾見此絕招,無不報以如雷掌聲。
建國後,坤福參加籌建龍巖專區漢劇團,先後任副團長、團長,專區漢劇學校副校長,被中國戲劇家協會吸收為會員,當選為中國劇協福建分會理事。晚年,口述漢劇傳統劇目百餘本,遺留給後人。1977年,中國文學研究會將他的漢劇表演藝術錄像保存,作為資料傳於後世。1984年9月病逝。[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