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勵文

陳勵文男,1934年4月生,廣東化州人。大專文化。廣東省吳川塘綴農業技術推廣站高級農藝師。

基本信息

個人經歷

1985年晚造澇區晚造禾苗浸死後,指導的白露播種晚造遲品種100畝,平均畝產244.2kg。相當於正常栽培的產量的七成左右。1992年進行冬玉米混種紫雲英改造中低產田試驗85畝(早稻一晚稻一玉米混種紫雲英),使糧食年均畝產量提高到1469.9kg;1993年進行芒果結豐產試驗1.32畝,使平均畝產量4577.3kg,中低產田雙季稻高產示範105畝,畝產稻穀1008.4kg。

主要論文

有《藝果畝產4500kg栽培技術》、《冬種玉米混種紫雲英效果好》、《澇區晚稻不實與對策》等。

主要成就

長期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工作地點變換3次,所到之處都受到當地領導和農民好評。70年代的蘭石公社,是粵西著名的澇區,其為了提高澇區糧食產量,進行早造後期,晚造前中期澇災損失研究,採取防避措施,使澇區稻穀產量成倍增加。80年代後為了提高吳川縣塘綴鎮糧食產量,以雜交水稻示範片為陣地開展創高產活動。1992~1993年冬主持的冬種玉米混種綠肥綜合高產示範85畝,冬綠肥平均畝產1014.4kg,糧食年平均畝產1459.4kg,其中冬玉米408kg,雙季稻穀1051.4kg。並撰寫了技術總結文章《冬種玉米混種紫雲英效果好》。1990~1997年主持的中低產田雜交水稻示範片105畝,連續8年稻穀平均畝產1008.4kg。1996~1997年指導的中產田水稻塑盤育苗拋秧栽培示範130畝,稻穀年平均畝產分別達到1069.3kg和1093kg。在抗災保收工作中,為當地摸到一條路子,1985年塘綴澇水浸死禾苗6000畝,推廣再播晚造遲熟品種成功,並隔天到澇區指導管理、觀察、調查各類型禾苗生長發育情況,寫了《澇區晚稻水災與對策》技術總結。1991年他指導農民插了1000多畝,平均畝產稻穀258kg,比塘綴當造平均畝產多1kg,並寫了《早造老秧遲插栽培技術》總結。1999年在他管理下,稻穀畝產提高到300kg。退休後,在其指導下的160畝稻穀平均畝產406.4kg,最高的449.2kg,平均畝產比塘綴當造多53.4kg,徹底解決望天田立夏插秧有做無收的技術難題。1988年塘綴開始發展芒果生產,為了取得經驗指導全鎮主持"芒果早結高產試驗"1.32畝,到1993年芒果平均畝產4577.3kg,並撰寫了《芒果畝產4500kg栽培技術》總結。塘綴近年又發展荔枝生產,為了幫助種果農民解決荔枝開花掛果技術難題,退休後還要求種果農民讓給一部分荔枝樹給他管理,自己配藥、配肥親手搞荔枝控梢促花研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