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伯強

1930年壽光國中畢業後,任國小教師。 1943年,任清東獨立團副團長。 1950年,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總後勤部處長。

基本信息

學院教授

陳伯強,男,1936年3月23日(農曆)生於上海。曾任福建師範大學經濟法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授、研究室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組組長等職。1959年畢業於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水利工程系本科,1962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系研究班。長期在武漢大學、福建師範大學等高校從事中國革命史、思想政治教育等學科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多次被評為教書育人優秀教師。1989年在武漢大學晉升教授。擅長黨史人物研究,學術作品碩果纍纍,發表過《黃河問題的鬥爭與劉鄧軍在翼魯豫戰場的自衛戰爭》(《黨史研究》1985年第1期)、《李濟深的三次革命轉變》(《武漢大學學報》1987年第1期)、《政治活動家與職業教育家先驅者黃炎培》(《武漢大學學報》1987年第4期)、《張瀾》(《中共黨史人物傳》第43卷,獲江蘇省人民政府頒發的優秀黨史研究成果二等獎)。尤其著力於對周恩來的研究,發表了《青年周恩來對救國真理的探索》(《江漢論壇》1989年第5期)、《周恩來與黃河問題的談判》(載《中外學者論周恩來》,南開大學出版社,1990年)。1988年10月曾出席周恩來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教育園地耕耘中,還十分關心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1987年發表《中國共產黨是中華民族的智慧、榮譽和良心》(《湖北日報》1987年5月8日、《黨員生活》1987年第7期,獲湖北省首屆高校思想理論研究成果二等獎)、《毛澤東做人的工作的法則和規範》(《福建師範大學學報》1993年增刊,獲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優秀論文二等獎)、《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倫理道德的建構》(《企業文明》1995年第11~12期連載,獲重慶市期刊好稿評選一等獎)、《陳雲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論與實踐》(《福建師範大學學報》1995年第3期)、《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加強新倫理新道德建設》(福建師範大學學報》1996年第4期,轉載於《中國傳統倫理道德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年)。出版過《中國近現代政治思想史》(副主編、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獲江蘇省人民政府頒發的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光輝的思想偉大的實踐》(副主編,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毛澤東鄧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第一作者,廈門大學出版社1994年獲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優秀專著三等獎)、《以科學態度對待科學理論----論對鄧小平理論的認知(第一作者,福建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第1期)、《試論嚴復的處世哲學》第一作者《嚴復與中國近代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海峽文藝出版社1998年5月》《論朱熹治學上的創新精神》(朱熹國際研討會論文,《福建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大音希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特殊形式》(北京《中國教育報》2002年9月30日)、《論炎黃文化“與時俱進”精神的當代意義》(炎帝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福建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34期)等等。

1996年因癌症手術,1997年正式退休。因其善於調整自己的心態,始終和青年學生保持聯繫,雖古稀之年,仍精神飽滿,老當益壯,積極參加各類學術會議。偶有閒情即賦詩詞、譜樂曲,曾先後於武漢大學和福建師範大學舉行過兩場個人音樂會,安享晚年之樂。

平生嚴謹治學,講求道德與文章--“一把千秋尺,道德與文章”。以“上善若水”、“自強不息”為終身格言。

辦事處主任

陳伯強(1907~1973),又名陳毅齋,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西安辦事處主任,益都縣(今青州市)東朱鹿村人。1930年壽光國中畢業後,任國小教師。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參加國民黨益都縣長楊九五組織的“抗日救國流亡團”。後看到該團的目的不是抗日,而是保護縣長攜財南逃,於是在南行途中,串連部分同鄉,離隊回家。1938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組織抗日武裝。同年,帶領東朱鹿村一帶青年120餘人,組成“益都縣抗日四大隊”,編入馬保三部的八支隊,任中隊長。1939年,奉命率部支援渤海清東地區抗日根據地,編入三支隊任連長。同年,隨三支隊開赴魯南.編入山東縱隊一支隊,任二營五連連長。1940年,調回渤海清東軍區任營長,曾帶出“鋼八連”、“鐵九連”兩個英雄連隊,馳騁清東、益北,敵人聞風喪膽。1943年,任清東獨立團副團長。秋,獨立團與清河軍分區機關,被日軍漢奸數千人包圍於牛頭鎮北清水泊,1000餘人陷於水深過膝、方圓不到7華里的鹹水窪里。飲食斷絕,投宿無地。在日寇圍攻下,處境十分危險。對如何突圍,團首長意見不一,最後決定,陳伯強率新七連100餘人向南突圍,吸引敵人,團長、政委率其餘人員向北突圍。他發現敵占領制高點,火力兇猛,如強行突圍,傷亡必重。時值西北風大作,泊中蘆葦已枯。他即令戰士點燃蘆葦,一時煙火瀰漫,順風撲向東南。敵人看不清我軍行動,摸不著我軍意圖,只能無目標射擊。他率領戰士急速突圍,安全回到根據地。1945年8月,隨渤海獨立師開赴東北,編入第四野戰軍,任師長。1949年,隨部隊入關渡江作戰。建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處長。1950年,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總後勤部處長。“文化大革命”受迫害,被調離北京,任總後勤部西安辦事處主任。1973年秋,因心臟病逝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