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燕:給孩子自由和幸福

一年級的時候,女兒拿了同學的筆回來,說是同學送的。

陳丹燕是上海的城市作家,近年出版的《上海的金枝玉葉》、《上海的風花雪月》描寫被忽視的城市角落與人物,引起社會很大的反響。不久前,筆者在東方航空公司候機廳與她相遇,除了與她聊一些有關她作品的事,還有幸了解到了她教育女兒桑妮的一些感悟。??
重金屬音樂的爭議??

陳丹燕的女兒今年15歲,正是進入所謂的叛逆期,陳丹燕笑著說:“荷爾蒙的關係,影響她的心情,有時候她會特別高興,有時候她對某項事物會表現得特別激烈。像最近,她買了一些重金屬的音樂,播放時候,故意將音量放得很大。我要她把聲音關小。她說,重金屬音樂強烈的節奏,代表她的‘憤怒’。”陳丹燕表示,她不知道女兒在憤怒些什麼,只希望她能考慮家裡其他人的感受。“後來,我看到好的重金屬音樂,也會主動買給她,我努力以溝通的方式來了解她的心情。當然,也希望她學習了解別人的感受,在行為上能有所控制。”陳丹燕說。??

“我和女兒的個性都很強,當各自堅持己見的時候,難免爭執,甚至冷戰好幾天。”不過兩人冷靜一段時間之後,她們會找一個時間,坐在飯桌前,講出彼此的想法。“我想,給桑妮大一點的空間,讓她有獨立自主的機會,重要的是,我會讓她知道,如果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痛苦上,那么屬於她的空間就會變小。”陳丹燕堅定地說。??

說謊的後果??

大約在女兒八九歲的時候,有一次,她逃學在外面晃蕩。回家以後,跟媽媽說,老師開會,讓她們早點回來。不久,老師打電話來家裡,拆穿了她的謊言。“我能夠理解小孩逃學的心態,因為我小的時候也逃過學。”陳丹燕笑著說。“逃學”其實是孩子渴望脫離管制式環境的一種想法。那一次,陳丹燕並沒有罵她,只是告訴她,如果真的某一天不想上學,直接跟媽媽說,媽媽會寫請假單給老師,不要用偷偷摸摸的方式,因為繼之而來的是一連串的謊言。女兒接受她的說法,就不曾再犯了。??
“謊話”在我們家是不被容許的。一年級的時候,女兒拿了同學的筆回來,說是同學送的。等到謊話拆穿之後,陳丹燕拾起一根長棍教訓她,並且將這根棍子掛在她的房裡,讓她隨時警惕。??
課業標準的共識??

在功課方面,陳丹燕和女兒達成共識,就是在成績上至少保持中等。因為女兒表示,不希望時間全被功課綁住。陳丹燕也覺得目前的教育體制,給孩子太多的作業和學習壓力,她不希望孩子這一階段的人生,就在功課壓力中度過。??

從“交換學生”中成長??

女兒11歲的時候,陳丹燕讓她以交換學生的身份到美國生活一年。“一開始,她不願意,但是她和所有好孩子一樣,希望能符合父母的期望——有機會多學習一種語言,並且看看不同的世界。所以她還是去了。”陳丹燕回憶著說。女兒以前在熟悉的環境下總是睡得很安穩。從美國回來以後,睡覺總要開音樂伴她入眠。她說,因為美國太靜了。“我覺得她是嘗到了孤獨的滋味後,找到一個排遣的方法。”陳丹燕帶著心疼女兒的口吻說。??

女兒的事義不容辭??

陳丹燕說,她從來就不是女兒的偶像,女兒甚至跟人直說,陳丹燕在生活瑣事方面表現得很“沒用”。可是,女兒知道媽媽很願意幫助她。有一次,班上一個弱智男孩挑釁班上某些男生,發生了打群架的事情。事後,這名弱智男孩還反指是這群男生的不對,連這名弱智男孩的媽媽也跑來開罵。老師把打架的同學痛罵一頓,造成大家心裡不平,抱怨連連……所以女兒要陳丹燕去班上開導同學。“我想,這是我能為她做的事,當然義不容辭。”陳丹燕說。

給孩子時間找自己

而對於家中大量的書籍,陳丹燕的孩子卻並不愛看書,她並不強求孩子要接受父母安排的環境。因為第一次接觸美好的東西,如果是被迫的,就會失去美的意義。她女兒從美國回來後,自己找陶藝和雕塑課程學習,勤練跆拳道並且學煮飯。相對於急著看到結果的功利主義者,她選擇給孩子時間,她說:“至少她懂得自己去找自己想要的。”如果沒有給孩子時間去找,孩子不會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也不知道人生的價值。??
幫助孩子實現夢想??

陳丹燕不擔心女兒的未來,因為她認為女兒的資質中等,人際關係良好,碰到問題知道如何去找答案,而且可以把問題妥善解決,這樣就夠了。時下許多父母老是希望把自己無法實現的夢想,加在孩子身上,這樣一來,孩子自己的夢想就沒有實現的機會了。她認為,如果說,能實現夢想是一件幸福的事,那么就給孩子幸福,幫助孩子實現她的夢想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