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海[宜賓學院法學院]

陳世海[宜賓學院法學院]

陳世海(1979-),男,在讀博士研究生,教授,宜賓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社會工作教研室主任,四川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農村社區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基本信息

簡介

陳世海(1979-),男,在讀博士研究生,教授,宜賓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社會工作教研室主任,四川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農村社區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擔任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社會工作)執行負責人、社會工作省級特色專業執行負責人、省級精品課程主講講師,獲“宜賓青年五四獎章”、“宜賓市教書育人楷模”,宜賓市骨幹人才、宜賓學院優秀主講教師等十餘個稱號和獎項。2010年評聘為社會學專業副教授,2016年評聘為社會學(社會工作方向)教授。系宜賓學院省級特色專業(社會工作)執行負責人、省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執行負責人,省級精品課程《公共事業管理學》主講教師。主要承擔了《社會調查研究方法》(校級精品課程)、《社區工作》、《青少年社會工作》等課程教學任務。

2010年創建宜賓市戎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任總幹事,開展社會工作服務項目及行動研究,已經承擔過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國務院婦兒工委聯合實施的“地震災區兒童友好家園”項目、中央財政專項資助的“留守兒童之家”項目,目前受聯合國兒基會資助,與宜賓市兒童福利院合作開展“院舍照養兒童社會工作服務項目”以及“社區困境兒童行動能力提升項目”等各類項目近二十項。

研究成果

讀研期間

1、高校導師與研究生關係研究,青年探索,2003.6。

2、發掘進鎮居民資金積累新渠道,小城鎮建設,2004.6。

3、三次婚宴現象考察:對一例婚姻個案的“過程-事件”分析,青年研究,2004.8,CSSCI。

4、六合彩賭博現象的社會學分析,社會,2004.10,CSSCI。

5、女碩士生的社會網研究,青年探索,2005.1。

6、女碩士研究生人際交往狀況及觀念探析,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5.4。

7、中國房地產策劃躍遷“五步曲”,商場現代化,2005.4,核心。

8、碩士論文:兩種不同經濟類型村莊農民職業流動的比較研究。

工作期間

1、先進典型效應弱化的原因分析,中國青年研究,2006.9,CSSCI。

2、聯辦社區心理諮詢室的出路,社區,2006.10。

3、西部高校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宜賓學院學報,2006.11。

4、淺談西部高校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的困境,社會工作(理論版),2006.12。

5、青少年丟失現象的社會學分析——對《楚天都市報》"尋人啟事"的文獻調查,青年探索 2006.5。

6、尋人啟事:一種文本解讀,當代青年研究,2007.2,CSSCI。

7、莫讓老人“空巢”又“空老”,中國社會導刊,2007.9。

8、消逝的花樣年華呼喚社工,中國社會導刊,2007.12。

9、自殺:一個不得不重視的問題,中國社會導刊,2007.11。

10、學校社會工作制度化、職業化路徑建議,中國社會導刊,2007.10。

11、建和諧社區不等於建“硬體社區”,社區,2008.2。

12、家庭暴力領域的社工實務探討,社會工作文選,2008.6。

13、青年女性哭嫁習俗:在慣性中傳承與斷裂,青年研究,2009.5,CSSCI。

14、農村高中生棄考原因:三個典型個案的分析,青少年研究,2009.6。

15、青少年偏差行為的社區工作介入,青少年研究,2010.1 。

16、在實踐中培養學生能力:構建社會工作專業“實踐網”,福建高教研究,2010.2。

17、陽光下的我們——地震災區青少年成長小組實務,社會工作(實務版),2010.4 。

18、哭嫁習俗研究述評,宜賓學院學報,2010.9。

19、中國大學生群體研究十年:文獻計量與內容分析,中國青年研究,2011.7 ,CSSCI。

20、基於動手能力培養的社會工作專業課程改革探析,宜賓學院學報,2011.2。

21、中國留守兒童研究十年:文獻計量及內容分析,宜賓學院學報,2011.10。

22、學校社會工作:以實踐教育促進職業化發展,社會工作(理論版),2011.8。

23、地方高校社會工作專業特色發展渠道研究,福建教育研究,2011.5。

24、學長計畫介入大學新生適應問題的思考,青少年研究,2011.6。

25、微觀視角的班級凝聚力檢視,教育評論,2011.06,CSSCI。

26、農村留守幼兒教育問題再探討,教育評論,2012.1,CSSCI。

27、農民工與留守子女日常溝通的學科交叉實證研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5,CSSCI。

28、涼山彝族留守兒童親職教育研究,教育評論,2012.2,CSSCI。

29、留守兒童的社會建構:媒介形象的內容分析,新聞與傳播研究,2012.2,CSSCI。

30、社群圖視角下的班級凝聚力比較——對某高校勵志班辦學改革成效的側面檢視,宜賓學院學報2012.5。

31、機制及方法:皮格馬利翁效應在留守兒童教育中的運用,宜賓學院學報,2012.10。

32、四川民族地區留守兒童的親職教育研究,教育評論,2013.04,CSSCI。

教材

青少年社會工作,中國社會出版社,2011年8月,ISBN:9787508735900,28.5萬字,獨著。

主持的課題

1、宜賓學院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研究,宜賓學院教改課題,2005年。

2、宜賓市創建和諧社會與社區發展研究,宜賓學院青年基金課題,2005年。

3、宜賓市構建和諧社區研究,宜賓市人民政府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2006年,一等獎。

4、宜賓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社會政策研究,宜賓市人民政府農業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2008年,一等獎。

5、社會工作專業實踐與實務能力培養體系研究,宜賓學院教改課題,2008年。

6、《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課程改革研究,宜賓學院教改課題,2008年。

7、專業社會工作對青少年問題的介入實務研究,四川省教育廳,2009年。

8、青少年社會工作實務的本土方法研究,宜賓學院重點課題,2010年。

9、社會工作特色專業建設的探索與實踐,宜賓學院教改項目,2010年。

10、社會工作專業“UGN”三位一體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宜賓學院教改項目,2011年。

11、西部留守兒童社會工作綜合服務體系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2011年。

12、社會建設背景下民辦社會工作機構發展渠道研究, 民政部自選課題,2011年。

13、創新社會管理下我國“志願服務—教育成長”聯動機制研究, 民政部自選課題,2012年。

14、宜賓市勞動就業人口問題和發展狀況研究,宜賓市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2011年,二等獎。

15、留守兒童社會服務實用讀本,四川省社科規劃科學普及項目,2012年。

16、西部留守兒童學校社會工作介入方法研究,中國社會工作協會,2013年。

17、錦江區殘障兒童群體現狀、接受社會組織服務情況及需求調查,成都市錦江區社會組織發展基金會,2013年。

社會服務

在社會服務方面,近三年來爭取政府及社會各界資金八十餘萬元,開展了包括地震災區兒童、農村留守兒童、老年人、社區建設、社工人才培養等多項公益服務,取得了較大的社會效益和社會影響力。

人才培養理念

在人才培養方面,獨創性地提出高校、政府、社會組織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在省內形成了較大影響力,獲得宜賓學院教學成果三等獎;為基層公務員、社區工作者開展 社會管理創新方面的培訓六次,培訓人數超過1300人。在其帶領下,宜賓學院社會工作專業獲得省級特色專業稱號,並獲得西部唯一的社會工作專業國家級綜合改革立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