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房

陰房

陰房是在葡萄溝較高的坡地上,建的一種晾葡萄乾的特殊的房屋,它的四壁都用土坯疊砌,但在牆上密密匝匝布滿氣孔。這種房子,當地維吾爾人稱作“群結‘”,漢語裡叫做陰房。陰房裡有許多木架子和木鉤,維吾爾人把葡萄掛在木鉤上,整個陰房裝滿以後,把門關死,憑著從氣孔流出來的乾熱風使葡萄的水分蒸發掉。40天以後,葡萄變成了葡萄乾。

基本信息

詞語解釋

1.陰涼的房室。唐杜甫《玉華宮》詩:“陰房鬼火青,壞道哀湍瀉。”仇兆鰲註:“《寰宇記》:廢玉華宮,在坊州宜君縣西四十里,貞觀十七年置。正殿覆瓦,餘皆葺茅。當時以為清涼勝於九成宮。陸機《登臺賦》:‘步陰房而夏涼。’”
2.指牢獄。宋文天祥《正氣歌》:“陰房闃鬼火,春寒閟天黑。”

建築特景

陰房陰房
葡萄溝西面的山坡上,只見蜂窩狀的葡萄乾晾房屹立在乾熱的漠風中,層層疊疊,錯落有致,構成葡萄溝的獨特景觀。
葡萄乾晾房是為晾制葡萄乾而專門蓋的房屋,在晾房內憑藉乾熱風使新鮮葡萄脫水濃縮乾燥而成。葡萄乾晾房完全為土木結構,平頂多為長方型。一般長5-10米,寬為3-5米,高為3-3.5米,每隔3米左右為一小間,中間有土柱間隔,主要以土地面積大小或以葡萄數量多少而修建。
晾房牆壁由土塊砌成有孔花牆。砌牆時土塊與土塊相距約10厘米,留出長方形小孔,大小為14×12厘米,利於自由通風,而又避免太陽光直射於葡萄上。晾房地面多為麥草泥抹面。晾房內掛葡萄的主要設備為“掛架”(或稱“掛刺”),一般由2-3米長的木椽製成,木椽上交叉駐打孔,插入長約40厘米的小樹枝,每支木椽上有小樹枝50個左右,可掛鮮葡萄l00公斤。掛架的頂端懸掛在屋頂,掛架的下端離地面40厘米左右,便於通風和清掃脫落在地面上的葡萄。在八、九月份,吐魯番氣溫較高的情況下,約30-40天鮮葡萄可以風於。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