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都

陪都

陪都,是指首都以外另設的副都,也稱為輔都,陪都一般和首都一起被稱為“兩京”,其制度稱為兩京制度或者兩京制、陪都制度等。陪都劃分十大類型為兩京制、多京制、軍鎮型、留都型、聖都型、守望型、霸府型、市集型、未就型等。是中國在政治制度上的重大創舉,都城的設定,基於地緣政治、尤其軍事防禦的考慮,陪都是補充首都的缺失,形成互相協調,各有側重的格局。陪都發揮著呼應、補充、配合等輔助性作用,處於副核心地位。 中國最早的陪都出現在西周初年設立的雒邑(今洛陽)。影響了中國和東亞幾千年的都城制度,並且許多王朝也不僅僅是兩京,此外,朝鮮、日本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也有類似的制度。而在世界其他文化圈內,按照功能劃分也有設定多個首都的情況。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奠定時期

殷商朝歌殷商朝歌

中國最早的陪都出現在炎黃時期,夏朝繼承,商朝發展,西周趨於完善,後世遵從之。炎帝都陳,而別營曲

阜,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別置逐鹿,來往無恆,夏朝大禹都陽城,而別都安邑,啟居陽翟,亦重視安邑,商朝前期有三亳(北亳、南亳、西亳),後期的殷和成湯之故都(《史記-殷本紀》),“至紂時,稍大其邑,南距朝歌,北至邯鄲,沙丘,皆為離宮別院”,西周初年設立雒邑。當時周公旦將東方的雒邑建為新都成周,用來集中監視叛心不定的前商朝貴族,此後,這一習慣被不少朝代沿用。東周敬王時成周和王城分庭抗禮,有東西都或者上下都之稱。

發展時期

戰國時期,燕國在武陽設下都,趙國在易陽設立信都,魏國以鄴為陪都,齊國有五都。秦和西漢京師在長安,在洛陽設定南北宮,新莽以長安為新室西都,洛陽為新室東都。東漢首都在洛陽,稱東京或京師,另將西漢故都長安設為西京,在開國皇帝劉秀的故鄉南陽設立南都。三國中的曹魏有五都,分別是首都洛陽,以及譙、長安、鄴城、許昌四個陪都,洛陽為中都,其他以方位定京號。五胡十六國時期,後趙以洛陽為南都,後再設長安為西京,胡夏以統萬城為北京,長安為南台(都),代國以盛樂為北都、平城為南都,東魏北齊時期,高歡自洛陽遷都於鄴,稱上都,又以晉陽(今山西太原)為下都、別都。北周平齊之後,升洛陽為東京,設定六府官,號東京六府。

在西方,公元2世紀後半葉,羅馬帝國由正帝和副帝分治,戴克里先帝的時代,帝國分為東西兩部分,兩人為正帝、兩人為副帝的四帝共治制因此出現。這四個首都是尼科美迪亞(伊茲密特)、塞爾曼(en:Sirmium)、梅蒂奧拉努(en:Mediolanum,今米蘭)、奧古斯塔·溫德利科倫(en:Augusta Vindelicorum),羅馬因此失去了它的首都機能,只是名義上的帝國的首都。此後,西方正帝君士坦丁一世(羅馬帝國)將帝國統一,在東方建立新都君士坦丁堡。

395年,東帝狄奧多西一世(西帝為形式上的次子霍諾里烏斯)死後,長子阿卡狄奧斯為東帝,他將都城設定在東方的君士坦丁堡與西方的梅蒂奧拉努(後遷都至拉文納)。公元4世紀,羅馬帝國東西分治的現象已經較為明顯,當時常使用“西邊的皇帝”、“西邊的領土”這樣的稱呼,而不使用“西羅馬帝國”。

成熟時期

中國

隋唐洛陽城隋唐洛陽城

唐朝定都長安,但仍重視洛陽。唐高宗顯慶六年定洛陽為東都,武后光宅元年改東都為神都,後定太原(古

稱晉陽)為北都,唐中宗神龍元年,改神都為東都,罷北都,唐玄宗開元年間復太原為北京,改東都為東京,京師為西京,並短暫定河中府為中都。安史之亂後,蜀郡和鳳翔又封為南京和西京。上元元年,又以江陵為南都,罷南京成都府,寶應元年後罷西京、南都京號,只保留上都京兆府,東都河南府,北都太原府。

五代十國時期,後梁以開封為首都,稱東都開封府,以洛陽為西都河南府。後唐定都洛陽,稱洛京,鏇改東都,後晉、後漢、後周定都開封,稱東京開封府,以洛陽為西京河南府,其後的五代朝代中不少都沿襲如此。在這期間,魏州、真定、太原、西安等也曾當過陪都。十國中的南唐定都江寧府,號西都,以江都府為東都,吳越以西府杭州為首都,又以東府越州為陪都。北宋以開封為首都,稱為東京,立洛陽為西京河南府,應天府為南京(今河南商丘),大名府為北京。南宋時期,臨安稱行在,建康則為陪都。

西夏以懷遠鎮(今寧夏銀川)為首都,稱為東京興慶府,立靈武為西京西平府。遼朝以上京臨潢為首都,又以幽州為南京幽都府,後改為析津府;以雲州為西京大同府;以東平郡為東京遼陽府。統和廿五年又建中京大定府為首都。金朝最初以會寧府為首都,稱上京;臨潢府為北京;遼陽府為南京;大定府為中京;大同府為西京。貞元元年遷都燕京,即今北京市,稱中都大興府。並改原南京為東京,廢去臨潢府北京名號,改原中京大定府為北京,立開封為南京。金朝末年,金宣宗遷都南京開封府,又立洛陽為中京金昌府。

日本

同時,受到中華文明的影響,東亞日本和朝鮮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陪都制度,難波京就是奈良時代的陪都。奈良時代前期726年(神龜3年)聖武天皇命令藤原宇合開始建造難波宮。744年(天平16年)從恭仁京遷都到難波宮。聖武天皇遷都後第二年即745年再次遷都到平城京,隨後難波京作為遣唐使港口的副都(陪都)。784年遷都至長岡京廢棄難波京副都。

陪都陪都

難波在日本飛鳥時代的大化改新後一段時間內,作為日本的首都,即大化元年~白雉四年(645~ 653)。 大化改新中,孝德天皇在大化元年12月,將首都由飛鳥(藤原京)遷至難波(今大坂市)。但在大化改新過程中,革新派與守舊勢力之間的鬥爭尖銳複雜。653年,為控制守舊勢力,中大兄(後來的天智天皇)奏請孝德天皇將都城從難波遷回飛鳥,天皇不答應,中大兄不顧天皇的反對,率領皇族和群臣回到飛鳥。第二年孝德天皇在難波病

亡。 關於遷都難波,《日本書紀》有以下記載: “(大化元年,六四五年)冬十二月,乙未朔癸卯,天皇遷都難波長柄豐碕。事實上,難波在遷都以前就一直作為對外交涉的要地, 654年(白雉五年),掌握實權的中大兄皇子一意孤行的將都城由難波長柄豐碕宮遷回了大和飛鳥。可是,難波宮並沒有被廢棄。天武天皇八年(六七九年)二月,就在難波建造了羅城,而《日本書紀》天武天皇十二年十二月條有如下記載,“詔曰:‘凡都城、宮室非一處,必造兩參。故先欲都難波。是以百寮者各往之請家地。’”也就是說,在天武朝,難波宮是被當作副都(陪都)的,而到了後來的聖武朝,難波宮更是得以大規模的重修。

慶雲三年(706年)九月文武天皇行幸難波時,當時陪同的人所作和歌也被收入《萬葉集》。這些史料說明難波京在朱鳥元年(686年)被焚毀後又再度得以重建,並受到歷代天皇的重視。從仁德天皇的高津宮、欽明朝的祝津宮、孝德朝的長柄豐碕宮,到天武朝的副都難波京,有政治頭腦的統治者都不約而同的努力經營難波,將原本屬於豪族控制的貿易權益都集中在朝廷手中。 難波宮根據時代不同而分為前期難波宮(七世紀中葉後的孝德、天武朝)和後期難波宮(八世紀前期聖武朝)。前期難波宮,修建有天皇居所內里和處理重要政務、儀式的朝堂院,並於東西配置役所,全都是掘立柱結構。後期難波宮則興建了大極殿和朝堂,並對前期難波宮加以整修。

朝鮮

平壤:918年高麗太祖王建推翻弓裔,在高句麗故都平壤建立王氏高麗政權,第二年(919年)把首都遷往自己的故鄉松岳郡(今開城),改稱開州;為了紀念自己的發家之地平壤,926年王建昇平壤為“西京”,作為首都皇都(今開城)的陪都,置留守官。一直到1392年王氏高麗滅亡,西京一直是王氏高麗的陪都。

慶州:935年王建攻占新羅首都金城(今慶州),改金城為慶州,新羅滅亡。987年升慶州為“東京”,置留守官,與平壤同為東、西兩陪都。1012年取消京號,仍為慶州。

漢陽:1010年契丹入侵高麗,高麗顯宗放棄王京開城府,南逃漢陽(今首爾),升漢陽為“南京”,作為臨時首都和陪都,與西京(平壤)和東京(慶州)號為“小三京”。辛禑王八年(1382年)八月遷都南京,成為首都。第二年(1383年)二月還都王京,南京再為陪都。恭讓王二年(1390年)七月遷都南京,命安宗源、尹虎留守王 京,南京再為首都。三年(1391年)二月,恭讓王還都王京,南京再為陪都,直到王氏高麗滅亡、朝鮮王朝‎遷都漢陽。

開城:開城本為王氏高麗首都,號皇都,後改號王京,又俗稱松都、松京、開京等。辛禑王八年(1382年)八月遷都南京(今首爾),王京成為陪都。第二年(1383年)二月還都王京,再為首都。恭讓王二年(1390年)七月遷都南京,命安宗源、尹虎留守王京,再為陪都。三年(1391年)二月,恭讓王還都王京,自是直到高麗王朝滅亡、朝鮮王朝‎遷都漢陽之前,其首都地位未再改變。‎

世界文化遺產“開城歷史古蹟和遺址”位於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南部的開城市(全稱開城特級市)。918年至1392年的474年間曾為朝鮮半島上第一個統一國家——高麗王朝時代的國都,現存諸多歷史遺蹟。

陪都陪都

開城在統一新羅時代改為漢地名松岳郡。

景德王十六年(公元757年)改開城郡。在當時,開城原是當地豪族的封地,當中以王氏為代表。新羅真聖王十年(898年),弓裔使王建築勃御塹城。新羅孝恭王五年(901年)弓裔建都稱後高句麗,九年(905年)遷都鐵原。919年,王建推翻後高句麗即位,建立高麗。次年(920年),把首都從鐵遷於松岳之南,合併松岳、開城二群稱為開州。著手經營王都,960年(光宗十一年)改稱皇都,995年(成宗十四年)改開城府。李氏朝鮮興起後,太祖三年(1394年)遷都漢陽(今首爾境內),置留後司於都內,結束了開城擔任國家首都達489年的歷史。

完善時期

建於16世紀的荷蘭國會建於16世紀的荷蘭國會

元朝定都北京,稱大都,以舊都上都開平府為陪都,並稱兩都,1307年元武宗於旺兀察都之地建中都。明朝朱元璋建都應天府(今南京)。洪武元年曾設開封府為陪都,洪武十一年罷。洪武二年,設鳳陽府為陪都,稱中

都。明成祖將首都遷往北京,應天府南京則作為陪都,嘉靖年間又定安陸為興都承天府。清太宗天聰八年(1634),尊赫圖阿拉為興京,瀋陽為盛京,清朝入關後定都北京,又以舊都盛京(今瀋陽)為陪都。而在14-16世紀,世界其它文化圈的政權也相繼出現根據首都職能不同而劃分的多首都情況,最常見的,是將行政和立法、或法定首都和政府所在地拆分,前者如荷蘭(政府在海牙,王室在阿姆斯特丹)。

近代陪都

1932年,國民政府遷洛陽,以洛陽為行都,西安為陪都,二戰期間,“中華民國”政府將中央機關遷往重慶,也稱陪都。1946年國民政府還都南京,以北平和重慶為陪都,“中華民國”政府在國共內戰失利,搬遷到台灣後,位於台北、由中國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仍然將首都標註為位處大陸的南京市,某程度上台北市僅屬臨時首都。

重慶重慶

重慶,在抗戰期間和解放前 ,卻具有“雙都”的身份,即“戰時首都”和“永久陪都”。

抗戰時期的重慶抗戰時期的重慶

從1937年11月“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簡稱“國府”)發布《國民政府移駐重慶宣言》到1946年5月5日發布《還都令》(還都南京)的八年半期間,重慶一直是中國的“戰時首都”。此外, 在國府於1940年9月6日定重慶為“陪 都”至解放軍於1949年11月30日解放重慶的九年多期間,重慶也是中國的陪都。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942年1月21日,同盟國中國戰區統帥部在重慶成立,負責指揮中國,越南,緬甸,馬來西亞等國的同盟軍作戰。作戰期間,蘇,美,英,法等30多個國家在重慶設有大使館,4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外事機構,並建立反法西斯戰爭的各種國際性組織和中外文化協會。隨著國民黨政府遷都重慶,沿海及長江中下游有245家工廠及大批商業,

金融,文教,科研機構遷渝,加上戰時需要興建的大批工商企業及科教文衛單位,使重慶由一個地區性中等城市一躍成為中國大後方的政治,軍事,文化中心。

抗戰前,中國的首都是南京,重慶是行政院直轄市,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後,日本大舉侵略中國,直逼南京,形勢非常危急。1937年11月17日,國府主席林森率領大小官員撤離南京,並於三日後在武漢發布《國民政府移駐重慶宣言》,宣布遷都重慶,重慶正式擔負起中國戰時首都的責任。

1940年9月6日,國府發布《國民政府令》,正式頒令“明定重慶為陪都”、 “還都以後,重慶將永久成為中國之陪都”,既明確了重慶擔負“戰時首都”的法律地位, 也宣示了即使還都南京後,重慶作為陪都的地位也不會改變, 即“永久陪都”。

“戰時首都”重慶的歷史長達八年多;國府“移駐”重慶,實質上就是把首都的功能由南京遷移到重慶 。因此,八年抗戰時期,重慶是中國政治與文化中 心,世界反法西斯戰線遠東指揮中心,也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和第二次國共(國民黨與中共)合作的所在地。

重慶解放碑重慶解放碑

重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線遠東指揮中心。盟軍中國戰區司令部就在重慶,美軍顧問團也常駐重慶。 1942

年,同 盟國宣布蔣介石為盟軍中國戰區最高統帥,擔任指揮中國、泰國、越南等地聯合部隊的指揮任務,由美國史迪威將軍擔任最高統帥參謀長。史迪威同時擔任中緬印戰區總司令。

重慶,在抗戰期間和解放前,卻具有“雙都”的身份,即“戰時首都”和“永久陪都”。再次肯定了重慶的重要地位。 從1937年11月“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發布《國民政府移駐重慶宣言》到1946年5月5日發布《還都令》的八年半期間,重慶一直是中國的“戰時首都”。此外,在國府於1940年9月6日定重慶為“陪都”至解放軍於1949年11月30日解放重慶的九年多期間,重慶也是中國的陪都。

重慶作為戰時陪都,主要有以下作用:

戰時中心:八年抗戰時期,重慶是中國政治與文化中心,世界反法西斯戰線遠東指揮中心。

科教文衛中心:1938年國民政府頒立《公立專科以上學生貸金暫行辦法》,對全國公立專科以上學生髮予貸金。貸金制度是確保內遷學生能夠繼續求學的必要保障,如李政道、楊振寧等世界知名科學家能順利地完成西南聯大的學業,皆得益於貸金制度。此後,中國文化教育重心由東向西大轉移,客觀上改變之前中國教育的地域失衡,基本奠定了當代中國教育格局。確保了中國教育系統的正常運轉,並較為完整的延續了中國文化教育血脈。

前線堅強的大後方:抗戰開始後,上海、南京等沿海地區成百上千家工廠輾轉遷移到重慶,實現了中國近代工業史上規模空前、 意義深遠的“鐵血西遷”。有了生產戰時槍枝彈藥等物資的條件以後,重慶堅定的擔任著支持前線的擔子,努力生產,為前方戰場提供了急需的槍枝彈藥。

經濟貢獻:重慶作為中國抗戰時期大後方的政治中心,國共兩黨直接溝通,團結所有可以團結的力量,形成強有力的統一戰線,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一致抗日。

重慶對抗日戰爭的另外一個貢獻,是為前方戰場提供了急需的槍枝彈藥。

在國外,世界多國在爭取民族獨立後,也有設定兩個首都或者多個首都 的情況, 有兩個首都的國家較多,合計有12個,它們分布在世界各地:

馬來西亞布城馬來西亞布城

亞洲有4個國家:馬來西亞正式首都吉隆坡是立法首都;行政和司法首都為布城。菲律賓首都是馬尼拉,夏都

為碧瑤;斯里蘭卡正式首都是科特,商業首都是科倫坡,以色列正式首都是耶路撒冷,但由於耶路撒冷歸屬有爭議,政府機關在特拉維夫。

非洲有5個國家:貝寧正式首都是波多諾伏,政府所在地是科托努,坦尚尼亞正式首都是多多馬,政府所在地是三蘭港,史瓦濟蘭正式首都姆巴巴內是行政首都,立法首都是洛班巴。象牙海岸正式首都是亞穆蘇克羅,政府所在地是阿比讓,利比亞首都是的黎波里,夏都是班加西。

南美洲有2個國家:玻利維亞正式首都蘇克雷是司法首都,行政和立法首都是拉巴斯,智利正式首都聖地亞哥是行政和司法首都,立法首都是瓦爾帕萊索。

陪都定義

1.在首都以外另設的首都。 嚴復 《原強》:“往者 日本 以寥寥數艦之舟師,區區數萬人之眾,一戰而剪我最親之藩屬,再戰而陪都動搖,三戰而奪我最堅之海口,四戰而 威海 之海軍大替矣。” 魯迅 《偽自由書·戰略關係》:“其實,現在一切準備停當,行都陪都色色俱全,文化古物和大學生,也已經各自喬遷。”

2.特指抗 日 戰爭時期的 重慶 。 續範亭 《聞陪都文化界演有感》詩:“聞道陪都吊國殤,名流巨子齊登場。 屈原 身份誰能肖, 沫若先生 自上裝。” 王西彥 《古屋》第一部六:“抗戰以來,就在外面勤勞奔走,為國服務,從南京到武漢 ,又從武漢到陪都重慶 。”

設立原因

陪都現象在中國最早出現於炎黃時期,夏商時期得到發展,但是比較正規的陪都始於西周。

西周都城在關中的鎬京,周武王為了加強對東方諸地的控制和防止商朝殘餘的復辟,因而在洛陽首建陪都。此後,歷代的大小王朝等,無不模仿周朝的兩京制度,且許多王朝或政權不只兩京。

歷代陪都的設定,大體情況如下:

政治原因

周公建設洛邑周公建設洛邑

作為首都的職能補充:首都不在全國的地理中心而偏於邊地,不利於統治者管轄全境,故有必要在位置適中的地方設定陪都,加強對全國的控制。如西周的雒邑、明朝初年的北京開封府。周武王克殷商以後,為了鎮撫東

方,並便於統治全國,於是決定親自選址,擬在伊洛之間,經營新都,武王去世後,周公攝政,發生了武庚勾結管、蔡反叛西周的事情,經過了三年的征戰,方才平息,周公為了強化對殷商殘餘勢力的控制,把他們集中遷到洛邑,嚴加管制,並駐守重兵於此,以資防範,成王即位以後,“使召公復營洛邑,如武王之意”,從而完成洛邑的建設。

陪都陪都

政權興起於邊疆,原先建都也在邊疆,後來政權強大,入主中原,為了便於控制全境而遷都內地,同時將原來的首都改為陪都。這種情況以非漢族政權居多,如金朝的上京會寧府、清朝的盛京奉天府。

上京會寧府初為會寧州,金太宗以建都於此而升為府。府治上京城(今哈爾濱市阿城區市區南2公裏白城)。《大金國志》載,“國初無城郭,星散而居,呼曰皇帝寨、國相寨、太子莊。後升皇帝寨曰會寧府,建為上京”。城近“按出虎水”(今阿什河)。北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完顏阿骨打稱帝,國號“大金”,年號“收國”,定都於此。南宋紹興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完顏亮宣布燕京為首都,命名為中都大興府。金朝的都城從會寧府遷至燕京。會寧府作為金的都城,歷時三十八年(1115年--1153年),完成了首都的職能,此後成為金朝的陪

都。

興起之地(或出生地、祖籍):常被稱為“龍興之地”,為了突出其地位以顯示與其他地區不同因而設定陪都。如武周和唐朝的北都并州、明朝的中都鳳陽府。

隋朝末年,李淵任滎陽(今河南鄭州)、樓煩(今山西靜樂)二郡太守。後被召為殿內少監,遷衛尉少卿。大業十一年(615),拜山西河東慰撫大使。十三年,拜太原留守。當時,隋末農民起義遍布全國。李淵便與次子李世民在大業十三年五月趁勢起兵造反,,並從河東(今山西永濟西)召回長子李建成和四子李元吉。並於七月率師南下,李淵乘隙進取關中並稱帝建立唐朝,唐朝建立後,以龍興之地太原為北都,李白:“天王三京,北都其一”。

在近代的國外陪都中,因為政治原因設定多都的情況比較常見,最常見的,是將行政和立法、或法定首都和政府所在地拆分,前者如荷蘭(政府在海牙,王室在阿姆斯特丹)、智利(行政機關在聖地亞哥,國會在瓦爾帕萊索)、玻利維亞(法定首都在蘇克雷,政府和議會在拉巴斯)、貝寧(法定首都在波多諾伏,政府和議會在科托努)、馬來西亞(法定首都和國會在吉隆坡,政府和法院在布城)、奈及利亞(阿布賈為行政首都,拉各斯為司法首都)、史瓦濟蘭(姆巴巴內為行政首都,洛班巴為王宮和議會所在地)等。

經濟原因

陪都陪都

經濟文化中心的轉移:都城別為全國政治軍事的中心,但隨著經濟文化中心的轉移,在接近經濟文化中心且

交通便利的地方建設陪都,如隋唐朝洛陽便是由於當時經濟文化中心的轉移 。

隋唐時期的洛陽原本是“山東”的經濟中心,水陸交通頗為便利,是全國重要的經濟都會之一,隋煬帝大業年間初步建設東都,同時又大力建設大運河,溝通全國當時的經濟重心之江南,以便利商賈往來,貨物的集散和漕運,這更增強了洛陽在經濟上的重要性,隋煬帝時期洛陽的經濟繁榮,故東都不僅是當時的陪都,而且還是關東的經濟中心城市,唐繼承隋朝,又有了新的發展,當時首都長安的糧食依賴於從洛陽的漕運,這也是洛陽作為隋唐東都的重要原因。

近代國外將政治/行政和經濟功能拆分的情況也頗為常見,如拉各斯、阿比讓、三蘭港都有“經濟首都”的稱號,繼續行使全國經濟、金融中心職能。

軍事原因

南宋臨安府南宋臨安府

皇帝或政府因巡幸或躲避戰亂臨時住過的地方。

統治者因巡幸或躲避戰亂臨時住過或長期因戰爭遷駐辦公的地方,為了紀念而建陪都,這種情況下的陪都往往就是臨時首都或實際首都。如唐朝的南京成都、南宋的杭州(臨安府)、“中華民國”的陪都重慶等。安史之亂爆發後,叛軍攻陷京師長安,唐玄宗西幸成都,至德二年(757

年)設定的南京,根據《新唐書》志32記載,“成都府蜀郡,赤。至德二載曰南京,為府,上元元年罷京”。

宋室南遷,於公元1138年定都杭州,改稱臨安。臨安原為地方政權吳越國(907~978年)的都城,由於其經濟基礎好,被選定為南宋都城,此後便擴建原有吳越宮殿,增建禮制壇廟,疏浚河湖,增闢道路,改善交通,發展商業、手工業,使之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直至公元1276年南宋滅亡,前後總計一百三十八年。南宋之臨安,雖然在政治地位上仍然是陪都或者行在,但是實際上由於南宋偏安一方,收復北方無望,所以,臨安實際上充當了南宋首都的職能,成為南宋實際上的首都。

特殊情況

以色列法定首都耶路撒冷以色列法定首都耶路撒冷

有些”多首都”有其實而無其名,如沙特的塔伊士、吉達實際行使外交和夏季行政中心職能,卻並無正式“名分”,波赫政府和國會所在地都在巴尼亞盧卡,但這個國家的法定首都卻是塞拉耶佛;也有些“多首都”則正相反,

有名無實,如貝寧的波多諾伏由於和經濟首都科托努緊挨著,實際上幾乎成了同一座城市,政府、國會、司法機關所在地和使領館駐地,如今都已搬到了科托努,波多諾伏這一“行政首都”已徒具其名。還有極個別“多首都”是特殊情況造成的,如以色列實際上首都在耶路撒冷,但由於國際社會不承認以色列對整個耶路撒冷的統治權,因此大多數外交使團都留在特拉維夫,且只承認特拉維夫為以色列首都。

著名陪都

西周洛邑

西周時期,周公為了加強對東方的控制,在洛邑設定陪都,西周洛邑奠定了中國歷史上的陪都制度,此後大王朝都沿襲了這一制度,直到清末;

陪都陪都

西周時期主要有三個都城同時並存,即岐周、宗周豐鎬、成周洛邑,三座都城建立的時間不同,其方位也是依次向東。這三座都城及其政治地位的不斷變化,構成西周時期複雜多變的都城體系。其中,宗周豐鎬是西周都

城體系中重要的一環,是主都。三座都城建立的時間不同,其方位也是依次向東。岐周是古公直父率領周族從豳遷到周原(關中西部)建立的都城;三世之後,即到周文王時期,在關中中部地區的豐建立都城,後來周武王又在豐以東灃河東岸建立鎬,是為宗周;成王時期,在“天下之中”的洛邑建立了成周。

岐周是周人作為方伯時期的政治中心,是周人崛起的“聖都”;宗周的建立,實現了周人做“天下共主”的政治理想,是周人稱霸天下的政治中心,是周人作為天下共主的主都;成周是是輔助周人管理東方,進而有效統治天下的政治中心之一,是周人的陪都。

近代以來,隨著對西周青銅銘文研究的不斷深入,大部分學者也指出,宗周在金文中專指鎬,具有明顯的宗教和政治意義,與“鎬”單為都邑之名有著很大不同。

既然我們把豐、鎬視為一體,因此,對於宗周的界定就不能僅僅局限於鎬,事實上,到西周中晚期,隨著豐的宗廟設施的持續套用和不斷齊備,“宗周”的區域概念已經擴大,豐和鎬一帶都可稱之為宗周,如《詩經·小雅·正月》云:“赫赫宗周,褒姒滅之。

宗周都城地位的演變包括接受述職朝見、宗教祭祀、發布命令等,完全體現了宗周作為一個主要都城應具備的職能。

第一,周王接受王臣和諸侯述職、朝見的活動。

如:乍冊魑卣“唯公大(太)史見服虞宗周年”,是指公太史到宗周述職性地朝見周王;匡侯旨乍又始鼎中的“匡侯旨初見事於宗周”則是指第二代燕侯旨第一次到宗周朝見周王;麥方尊記述了邢侯到宗周朝見周王的活動;柞伯簋也記載了柞伯到宗周朝見周王的事跡;宗周鐘銘文則說明周王不僅在宗周會見王臣、貴族,還會見外夷。

第二,周王的重要宗教祭祀活動。

獻侯鼎、史叔隋器有王大襄於宗周的記載,士上盂有“王大{|翦於宗周”、郭伯取簋有“寮於宗周”,同簋、克簋、大克鼎、善鼎、越簋等有周王“各”的祭祀活動,柞伯簋記載了周王在宗周舉行大射禮,其中,“大章”、“大檎”是周王舉行的高規格的祭祀行為。

第三,周王向臣下發布命令的活動。

小克鼎、史頌鼎、宗周鐘、班簋、母簋等均有周王在宗周發布命令的記載。

由上述周王及諸侯、王臣在宗周的活動可知宗周是西周的政治中心,是周王長住之地,是西周的主要都城。

宗周豐鎬的政治中心地位即主都地位在西周一代應是比較穩固的。與陪都成周相比,雖然成周洛邑是天下之中,地理位置比較優越,它逐漸成為西周政權在東方的一個代理中心,但宗周豐鎬的主都地位依然牢固。如,士上蠶、小克鼎、史頌鼎、晉侯穌編鐘四器銘文均同時提到宗周與成周:士上盂銘文記載周王在宗周舉行“大榆”的祭祀典禮,命令“士上果史黃殷於成周”;小克鼎銘文記載周王在宗周命令“善夫克舍令於成周”;史頌鼎銘文也有周王在宗周,令“史頌……於成周”;晉侯穌編鐘記載周王由宗周出發到成周指揮戰爭。

由此來比較,宗周與成周的主、陪地位應是毋庸置疑的。

發展到東周初年,由於戎狄入侵和宗周的殘破,成周終於成為主要都城。

隋唐洛陽

隋唐時期,由於經濟中心逐漸東移,隨著大運河的開通,隋唐京師長安需要四方供給,隋唐在洛陽設定東都。隋唐洛陽城面積為47平方公里,是僅次於長安城的全國第二大城市,安史之亂以後逐漸廢棄;

明代南京

陪都陪都

明朝自從明成祖遷都北京後,南京成為明朝的陪都。它以六朝建康城偏南,包進了秦淮河、石頭城.宋、元基本上沿南唐城舊規.明建都時,保留元的舊城區為居民、商業區,另在舊城外東側富貴山南填燕省湖新建皇城和宮城、衙署,然後東臨鐘山麓,北沿玄武湖兩岸、西岸,西循獅子山、馬鞍山、清涼山西側,南抵舊城南城一線,用了21年時間築成一條全長343公里的磚城牆,把建康城、石頭城、南唐江B寧城舊址和富貴山、復舟山、雞籠山、獅子山、清涼山等都包在城內.南京城的規劃突破方整對稱的傳統都城形制,根據地理條件和當時的實際需要,基本保留和利用舊城,增闢新區.城區東為皇城,中為居民市肆區,西北為駐軍區,各區互不干擾.城市的形式及道路系統呈不規則形狀.明初南京城的居民人數據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統計為47萬.城內外駐軍42個衛,約20萬人,明成祖登基以後,開始建設北京並遷都於北京,南京城成為“留都”。

清代盛京

陪都陪都

清朝入關後,以盛京為陪都。

清朝入關後,又於1680年(康熙十九年),在城外增築關牆,高七尺五寸(2.79米),周圍三十二里四十八步(16.080公里),面積為11.9平方公里。為不規則的抹角圓形,夯土築造,

設八個關門,關門較簡單,磚砌二個門柱,上有一橫枋,上蓋為起脊灰瓦。八關即八個邊門,即:撫近門外大東關的大東進門,內治門外小東關的小東邊門;德盛門外大南關的大南邊門,天佑門外小南關的小南邊門,懷遠門外大西關的大西邊門,外攘門外小西關的小西邊門,福勝門外大北關的大北邊門,地載門外小北關的小北邊門。這樣,瀋陽城就有了“八門”、“八關”的區劃.從城牆到關牆之間的地帶叫做“關廂”,當時住在關廂里的多是所謂“伊徹滿洲”,即新滿洲。明確劃分八旗居住界限,撫近關內及大東關為鑲紅旗界,內治門內及小東關為正紅旗界,德盛門內及大南關為鑲黃旗界,天佑門內及小南關為鑲藍旗界,懷遠門內及大西關為鑲白旗界,外攘門內及小四關為正黃旗界,福勝門內及大北關為正藍旗界,地載門內及小北關為正白旗界。康熙、乾隆年間,城垣、城樓、角樓又經過重修擴建,使瀋陽城更加雄偉壯觀。

荷蘭海牙

陪都陪都

海牙(荷蘭語:DenHaag)是荷蘭第三大城市,在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之後,人口47萬2千人(2005年1月1日)(大海牙地區約70萬人),面積約100平方公里。海牙位在西荷蘭的南荷蘭省,同時也是該省省會。雖然海牙並不是荷蘭的首都,因荷蘭憲法規定首都是阿姆斯特丹,但它是荷蘭中央政府所在地,而且碧翠斯女王居住在海牙並於此辦公。所有的政府機關與外國使館都位於此,另外最高法院和許多組織也都在此辦公,例如荷蘭城市自治協會VNG。海牙於1248年由當時的荷蘭伯爵、德意志國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儲威廉二世所建立。他在荷蘭海岸旁的樹叢里建立了一座城堡,以便舉行加冕典禮。在他加冕之前,他在一場戰役中陣亡,而那座城堡並未完工,但城堡的一部份至今仍然存在,被稱作Ridderzaal(騎士館)。“騎士館”仍然會用於政治場合。例如皇室的年度演講就是在城堡的王位上發表。之後,荷蘭的貴族就以海牙作為他們的行政中心。海牙的荷蘭語本名“DesGravenHage”在字面上的意思是“伯爵的樹籬”或是“伯爵的私人圍場”。當時荷蘭一些有影響力的城市,如萊頓、台夫特及多爾德雷赫特,因當時的海牙細小且影響力低,否決了以海牙作為行政中心的方案。這政策從未改變,因此海牙直到今天仍然是無首都之名的政府中心。

大馬布城

馬來西亞布城馬來西亞布城

馬來西亞布城是一個新興的行政城市,布城也稱布特拉加亞 (Putrajaya)是馬來西亞的聯邦行政中心。JAYA的馬來文是“成功”之意,布城就是象徵欣欣向榮的理想城。這個“智慧型花園城市”保留著馬來西亞的傳統遺

產精粹,其中至少三分之一的地區仍然保留著大自然的翠綠景色,林園、湖泊及濕地,是馬來西亞珍貴的綠色瑰寶遺產。

布城於2001年2月1日成為馬來西亞的第三個聯邦直轄區。它位於馬來半島中部,居于吉隆坡市與吉隆坡國際機場之間,相距兩地各約40公里。整個城市面積廣闊,山林起伏,宏偉壯觀,其中70%是綠地,紅花綠葉相映,環境清幽宜人。經過近6年的規劃建設,現已是頗具規模的一座現代化新興城市,也成為馬來西亞一處最新的旅遊景點。馬來西亞首相署和政府各部已遷入布城辦公,住宅區、商業區、文化、休閒設施和交通體系已基本配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