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詩

千家未撤三城戍,孤枕猶羈一夜身。
北警頻來魂亦怒,南書未至淚交侵。
巡檐散步青雲下,苦憶霜鬢守歲人。
陳天資經史子集融會貫通,詩詞歌賦博收廣采。這首詩是陳天資在邊塞度除夕的感受。正當邊塞除夕來臨,他遠離家鄉來到天涯,倍添對小兒子的牽掛和思念。又想到戍守未撤憂慮重重,加之孤身羈旅在外任職,自己又病魔纏身,更是憂上加憂。明時在宣府、大同、延綏三城設定敵台,巡警東起清營,西抵飲馬池,長達1377里的地方鑿崖築牆,屯兵戍守,以防蒙古俺達汗入侵,這就是“三城戍”之意,在除夕已至,千家萬戶的男兒仍然在邊塞三城戍守,詩人帶病同邊塞戰士一樣無法回家享受天倫之樂。北面不斷傳來蒙古俺達汗侵犯邊境的警報,南方的家書又未收到,更是淚水漣漣,悲憤交侵,只好苦悶地沿著衙府的屋檐,在雲天下徘徊散步,沉吟中腦際浮現著自己家中白髮雙親在燈下守歲思念遠方兒子的情景。這是一首思想意境較高的詩,表達了憂國、思親的雙重依戀與悲涼。
明正德年間在南京任大理寺評事,後擢升浙江僉事的周用,也有《丙子除夕》詩傳世:有線難牽日,持杯只對天。
今朝猶舊歲,來日是新年。
薄宦居人後,無才只自憐。
荊妻應念我,與子話燈前。
弘治18年周用奉命參與編修《孝宗實錄》,他在江西福建任知縣,有“善政擅於八閩”之譽,決獄明快,擢升浙江僉事,對貪官嚴懲不貸,在兼管屯田水利職守上主持疏通白茅港,使千頃農田得以灌溉;他是一個飽學之士,協助知縣許璧創修編明卷《饒平縣誌》,著有《顧影集》、《海賦》。詩詞被收入《潮州志》、《饒平縣誌》、《東里志》。他遠離家鄉任職,構想除夕之夜荊妻兒女圍坐燈前,夜話低低切切,一股盡其職守,戀家思親的綿綿深情油然而生。
明嘉靖年間饒平名儒薛虞畿,一生勤讀書史,頗有才氣,他收授生徒,生活貧寒,但不追求功名利祿,品格高潔,他的《除夕有感》詩云:
一室寥寥書滿床,世人此夕苦紛忙。
妻兒隨俗真堪笑,也掃空庭浣舊裳。
詩人簡陋的居室隨處都放著書卷,他不憂貧,以書為樂,除夕來臨世人慕仕宦之聲價,仰權勢之威儀,憑藉此夕拜訪高攀,辛苦奔忙,但薛虞畿卻好學潔己,他笑妻兒雖貧亦能與民同樂無怨無悔,隨俗灑掃空庭、洗淨舊衣裳,以過個乾淨新年為安慰。詩人之“笑”既不介意物質上的清貧,而為自己精神生活的富足而感到高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