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評傳

陀思妥耶夫斯基評傳,是由法國著名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專家多米尼克?阿爾邦所撰寫的陀氏評傳。全書分為“深刻的年月”,“世紀的孩子”,“未來的活力”,“復調的獨白”四個章節,對傳主的生平、寫作經歷、寫作風格、與同時代作家的聯繫、對後世的影響等方面逐一進行了鮮活的論述。

圖書簡介

本書是由法國著名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專家多米尼克?阿爾邦所撰寫的陀氏評傳。全書分為“深刻的年月”,“世紀的孩子”,“未來的活力”,“復調的獨白”四個章節,對傳主的生平、寫作經歷、寫作風格、與同時代作家的聯繫、對後世的影響等方面逐一進行了鮮活的論述。該書初版於1962年。比較之下,1995年的新版本,增補了陀氏書目附錄並精選了大量精美的反映19世紀俄國時代特色的圖片。 該書從屬於“永恆的作家”系列傳記,並忠實地保留了該系列的版本特點:小開本,通過罕見的歷史照片、手跡和精美的彩色圖片介紹一位作家或一個文學流派,篇幅適中。

作者簡介

多米尼克・阿爾邦(1904-1991),原籍俄國,法國著名記者、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專家。翻譯並出版了陀氏的大量通信。電影《卡拉馬佐夫兄弟》(1969)編劇。
目 錄遠去的歲月
世紀兒
未來的力量
復調獨白
參考書目
譯名對照表

基本信息

·語言:簡體中文
·出版時間:2009-01-01
·版次:1
·總頁數:220
·印刷時間:2009-01-01
·印次:1
·字數:106000
·ISBN:9787208079076
·大小:大32開
·裝禎:簡裝
·紙張:膠版紙

圖書摘要

遠去的歲月
祖先
1506年10月6日,“陀思妥耶夫斯基”這一姓氏首次出現於立陶宛的檔案記錄中:平斯克的一份檔案將一個名為“陀思妥耶沃”的村莊以及其他的一些地產,劃歸在達尼爾・伊爾迪奇名下。有人認為他是韃靼人阿斯蘭・徹勒必一木爾的後裔,阿斯蘭被排擠出金帳汗國之後一直居住在莫斯科公國。
從16世紀中葉開始,在長達150多年的時間裡,“陀思妥耶夫斯基”這一姓氏出現在大量的資料中。由於與恐怖伊凡勢不兩立,庫爾勃斯基大公曾經流亡波蘭一立陶宛聯邦,在這片土地上,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為姓氏的人不是權臣就是顯貴:在著名的《致伊凡信》中,庫爾勃斯基聲稱“潘神費多爾・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他的全權代表和朋友”。史蒂芬・陀思妥耶夫斯基雖然是天主教徒,不信仰東正教,卻掌管著沃茲涅先斯克修道院。佩卓・陀思妥耶夫斯基擔任過皇家法庭的法官、元帥、國王衛隊的軍需官。他也管理過一座修道院,但後來被指控嚴重違反教規。陀思妥耶夫斯基家族的姐妹們用鮮血渲染了這一姓氏:美貌絕倫的瑪麗亞與情人和妹妹合謀,殺害了自己的丈夫,她們的父親則偽造死者遺囑,並設法使之生效。1634年,一位姓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先生及其子安德烈被指控殺害了一名貴族,這名嫌疑犯還是波蘭國王揚・卡西米爾的選舉人。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