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思想

阿Q思想

阿Q的性格是複雜的,但其核心是“精神勝利法”,即對於事實上的屈辱和失敗,用一種自譬自解的方法,在想像中取得精神上的滿足和勝利。 第一,自尊自大。 阿Q“精神勝利法”作為一種普遍的精神現象,主要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產物,烙上了民族恥辱的極深印記。

阿Q思想阿Q

阿Q思想

阿Q的性格是複雜的,但其核心是“精神勝利法”,即對於事實上的屈辱和失敗,用一種自譬自解的方法,在想像中取得精神上的滿足和勝利。“優勝記略”和“續優勝記略”兩章,集中刻畫了阿Q的這一性格。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自尊自大。阿Q是個極卑微的人物,而未莊人全不在他眼裡,甚至趙太爺進了學,阿Q也不表示推崇,以為我的兒子將來比你闊得多。加之進了幾回城,更覺自負,甚至瞧不起城裡人。當別人嘲笑他頭上的癩頭瘡疤時,他以此為榮,還說:“你還不配……”

第二,自輕自賤。阿Q在未莊被閒人揪住辮子在牆上碰頭而且要他自認為“人打畜生”時,他就說:“打蟲豸,好不好?我是蟲豸——還不放么?”而且他還自以為他是第一個能夠“自輕自賤”的人,除了“自輕自賤”,“餘下的就是‘第一個’,狀元不也是‘第一個’么”,他在精神上勝利了。

第三,自欺欺人。阿Q在與人打架吃虧時,心裡想:“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世界真不像樣……”於是他也心滿意足儼如得勝地回去了。他賭博贏得的洋錢被搶,無法解脫“忽忽不樂”時,就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好像被打的是“另一個”,他在精神上又一次轉敗為勝。

第四,欺軟怕硬。阿Q最喜歡與人吵嘴打架,但必須估量對手。口訥的他便罵,氣力小的他便打。與王胡打架輸了,便說“君子動口不動手”;假洋鬼子哭喪棒才舉起來,他已伸出頭顱以待。對抵抗力稍薄弱的小D,則揎拳擄臂擺出挑戰的態度;對毫無抵抗力的小尼姑則動手動腳,大肆其輕薄。

阿Q的如此種種的取勝法寶,如同麻醉劑,使他不能認識自己所處的悲苦命運,過著奴隸不如的生活,至死了不覺悟。

阿Q“精神勝利法”作為一種普遍的精神現象,主要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產物,烙上了民族恥辱的極深印記。在帝國主義擴張浪潮不斷衝擊下,封建統治階級日趨沒落,現實環境使他產生了一種無可奈何的心理。“精神勝利法”正是這種病態心理的表現。與此同時,農民本身的階級弱點,小生產者在私有制社會裡長期以來所形成的經濟地位,也是其中的根源之一。經濟基礎決定著上層建築,物質決定著精神。阿Q面臨著一切生存的困境:無田地,無房屋,無女人等。他作過一些努力,包括投機革命,但每一次都以失敗而告終,阿Q依然是阿Q。物質上的絕望,必然要用精神來安慰。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