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錯[南開大學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博導]

阿錯[南開大學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博導]

tation tation ation

基本信息

阿錯,藏族人,南開大學文學院 ,中國語言文學系 ,語言學博

阿錯老師阿錯老師
士/藏傳佛教雕塑藝人,意西微薩·阿錯(Yeshes Vodgsal A.tshogs),1969年生,四川甘孜藏族州雅江縣人。中文系教授。哲學碩士(西南師大2000);語言學博士(南開大學2003)。藏族民間佛教雕塑藝人,雍忠活佛(原甘孜佛協副主席)賜藝名為“意西微薩”(Yeshes Vodgsal)。中國民族語言學會理事;中國民族作家學會會員;中國社會語言學會會員; 日本東京大學訪問學者(中國政府派遣研究員,2006~);香港中文大學短期合作研究(2005);英國倫敦大學ELDP瀕危語言博士後項目研究(2004~)。博士在讀期間,首次報導了一種新的語言:倒話(2001)。該語言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的語言》一書,列我國境內的129種獨立語言之一,也是我國境內最新報導的獨立語言。2004年《中國新發現語言研究叢書》出版《倒話研究》;同年“倒話”例入國際ELDP瀕危語言研究基金(英國)搶救記錄計畫,這也是ELDP首批在中國展開瀕危語言搶救計畫。
目前從事漢藏語比較、語言接觸研究,兼及語言哲學和哲學認識論研究;指導比較語言學和少數民族語言學方向碩士研究生。

科研項目

1.天津市社科項目:2003年天津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漢語在民族地區的變異及漢語的民族變體”。
2.國家社科項目子課題:九五國家重點社科項目《中國新發現語言研

雕塑作品1雕塑作品1
究》子課題“倒話研究”項目;結題成果為專著《倒話研究》,2004年民族出版社(項目總主持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孫宏開研究員)。
3.國外項目:2004年英國Hans Rausing瀕危語言研究基金資助ELDP(Endangered Language Documentation Programme)之IPF(Individual Postdoctoral Fellowship)博士後項目“Documentation and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Endangered Languages in Tibet: Wutunhua, Daohua”。該基金是由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簡稱SOAS)管理的面向國際的語言研究基金。
4.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項目子課題:2005年《中國語言接觸研究》子課題“語言混合:倒話、五屯話”(項目總主持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周慶生研究員)。
5.國家留學基金項目:2006年“日語藏語語法類型比較”。
6.教育部項目:2006年百篇優秀博士論文作者專項基金項目“漢藏語言接觸與混合研究”。

獲獎情況

1. 2004年 國際中國語言學會第十二屆“青年學者獎”
2. 2004年 國際中國語言學會“橋本萬太郎漢語歷史音韻學獎”
3. 2004年 天津市“第九屆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4. 2005年 天津市“優秀博士論文”獎
5. 2005年 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
6. 2006年 霍英東基金高校青年教師研究類三等獎
7. 2006年 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8. 2007年 天津市“第十屆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專著合著

1.《倒話研究》(獨立專著),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專著作品專著作品

2.《藏、漢語言在“倒話”中的混合及語言深度接觸研究》(博士學位論文,40萬字),天津:南開大學,2003
3.《馬克思實踐哲學研究》(合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4.《現代經濟哲學研究》(合著),重慶:西南師大出版社,2000

學術論文

1.《倒話》,《中國的語言》,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雕塑作品2雕塑作品2

2.The mixture levels of Daohua's heterogeneous factors in different language systems(與王道英合著,第一作者),《漢藏語言研究——第三十四屆國際漢藏語言暨語言學會議論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3
3.《藏漢語言在倒話中的混合與語言深度接觸研究》(學位論文中文摘要,陳南南編),《南開語言學刊》2006年第1期;北京:人大複印資料《語言文字學》2007 第3期全文轉載
4《藏語和阿爾泰語在語法系統上的相似性》,『東ユ―ラシア言語研究』2006年3月號第一集:36-57(日本《東歐亞語言研究》2006年第一期)
5.《瀕危語言:我們現在該作些什麼?》(譯作,與郭嘉合譯,第二譯作者;原著者[英]戴維·克里斯特爾),《南開語言學刊》2006年第1期
6.《語言深度接觸機制與藏漢語言類型差異問題》,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Jan. 2005, Volume 33, Number 1: 1~33(美國《中國語言學報》,2005年第一期;總第33卷第1號)
7.《藏、漢語言在倒話中的混合層次及相關問題(摘要)》, Newsletter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 Linguistics, May. 2004, Volume 12, number 2: p17 (美國《國際中國語言學會通訊》2004年第2期),第12屆國際中國語言學會年會論文,2004.6. 天津
8.《雅江“倒話”的混合特徵》,《民族語文》(CSSCI期刊)2002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語言文字學》2003 第2期全文轉載
9.《“倒話”的判斷動詞存在動詞及與動詞情態範疇的關係》,南開大學《語言學論輯》第九輯,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
10.《倒話記略》,《雅江縣文史資料》2002第三輯
11.《藏漢混合語“倒話”述略》,《語言研究》(CSSCI期刊)2001年3期 
12.《認識活動自身運動的邏輯起點:認識角度》,《西南師範大學學報》(CSSCI期刊)2001年第2期
13.《認識活動自身運動的內在邏輯——從認識角度出發的認識論試論》,重慶:西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0
14.《試論民眾公認原則的內在矛盾本性》,《鄧小平理論與建國五十周年》,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
15.《語詞意義的穩定化傾向與思想傳播的教條主義問題》,《西南師範大學學報》(CSSCI期刊)1999年第5期

文學作品

1.小說《愛人》,《四川文學》1998年6期
2.小說《等待夏日來臨》,《西藏文學》1992年3期
3.小說《故鄉叫木雅拉努希》,《貢嘎山文學》1995年5期;獲該刊月獎、年獎
4.小說《天悠悠地悠悠》,《貢嘎山文學》1989年1期;獲“海螺”文學二等獎
5.小說《靜靜的母親河》,《貢嘎山文學》,1986年3期
6.文化散文《距離天界最近的地方》,《西藏文學》1994年6期;獲四川省民委、省作協“民族文學”優秀作品獎
7.文化散文《超越物慾的精神之旅》,西南師大《杏園報》1998.1.2.5
8.文化散文《博藏文化》,《甘孜報》1999.3.6
9.散文《小小診所八角樓》,《四川日報》1995.1.15;《四川日報》“巴蜀杯”徵文二等獎
10.散文《山村一號工程》,《四川日報》1994.8.20
11.散文《5萬:35萬的意義》,《甘孜報》1996.11.2
12.組詩《夢回故鄉》,《貢嘎山文學》1997年5期
13.詩歌《總是身不由己的心》,《西南工商報》1992.12.2
14.詩歌《仙鶴,已隨風而去》,西南師大《杏園報》1999.12.5

美術作品(雕塑)

曾師從民間藝人學習藏族佛教雕塑技藝,受僱為佛寺或

雕塑作品3雕塑作品3
個人製作藏傳佛教雕像。1993年,原甘孜州佛教協會副主席、苯教活佛雍忠登比堅贊 賜藝名“意西微薩”(ཡེ་ཤེས་འོད་གསལ Yeshes Vodgsal:智慧光明)。以下是主要作品及被收藏供養的地點(雅江縣境內)。
1.泥塑《苯教娘麥師徒像》一組三尊(1991年),程章太雲村;
2.泥塑《苯教教主登巴西繞像》一尊(1991年),程章腳熱村;
3.泥塑《苯教、娘麥·西繞降澤像》一尊(1992年),程章腳熱村;
4.泥塑《四手觀自在》、《四手擁欽母》各一尊(1994年),八角樓鄉日基村
5.泥塑《文殊像》、《四手擁欽母》各一尊(1995年),程章太雲村;
6.泥塑《苯教朗巴覺沃像》一組三尊(2000年),然公村。

影視作品

1994~1996在政府宣傳部門從事影視新聞工作,拍攝製作了一些影視新聞和專題片。
1.電視專題片《自強不息雅曲卡人》(承擔編導、攝影、剪輯、解說詞撰寫),甘孜州電視台1996年播出。
2.電視專題片《雅江縣貧困鄉調查》(承擔編導、攝影、解說詞撰寫),民情上報資料,報四川省、州有關部門。
3.電視專題片《春風化雨甘露來》(承擔編導、攝影、剪輯、解說詞撰寫)雅江縣電視台1996年播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