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金海灣

阿爾金海灣是一處建築,位於茅利塔尼亞努瓦克肖特沿大西洋岸往北200公里。

在茅利塔尼亞首都努瓦克肖特沿大西洋岸往北200公里就進入阿爾金海灣。阿爾金一詞源自阿拉伯語,意為沉沒的沙丘。阿爾金海灣內低潮時有連片的大小沙洲島嶼,都無名稱,只有其中一個最大的島,方圓數平方公里,與大陸相隔數百米距離,形狀似長彎月,兩頭尖中間寬,就如古代柏柏爾人的墳墓,故當地人稱其為墳島。因為現在這些小島沙洲是大西洋上鳥類最大的棲息地之一,成了世界矚目的旅遊、環保、海鳥、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態研究重要基地。所以,我們中國人和有些外國友人都稱其為鳥島。
鳥島所在的阿爾金海灣海岸線長180公里,面積12000平方公里,包括水陸兩部分各種地形:海岸沙灘、沼澤灘涂、水草濕地、淺水海藻、沙洲嶕嶼,陸地水域相接。蒼茫的大漠邊緣,峗岩高聳,在常年的海風和海水的鬼斧神工雕塑下,千姿百態,玲瓏剔透;零星的小木板房和帳篷組成的小漁村散落在海邊。金色柔軟的沙灘,稀疏嫩綠的草樹,湛藍潔淨的海水,海陸相依,水天一色,各種海洋生物和海鳥在這裡自由自在地生活,海天大漠,自然和諧;風景原始,天老地荒,雄渾壯闊,形成了鮮明的強烈反差,真是一片人間淨土,令人心曠神怡!
放眼望去,小島全是各色鳥類的王國。火烈鳥一片火紅,分外的顯眼。海空鳥群上下飛舞,嘰嘰嘎嘎的鳴叫聲和海風的呼嘯組成了大自然洪亮的交響樂。成群的海豚在嬉戲逐浪,群魚跳躍;海豹在海面探頭探腦,岸邊岩石上也有海豹,懶洋洋地躺在太陽下歇息睡覺。這邊海灘上海龜一動不動安靜地享受著陽光,那邊將海灘染成了一片紅顏色的沙蟹群正如千軍萬馬,浩浩蕩蕩向這邊開過來。可當你臨近,就立即消失得無影無蹤。原來它們就近快速地分散開來鑽洞在沙子下隱蔽起來了。但只須稍微安靜一小會兒,大軍又重新集結,繼續靜靜地向前移動,搜尋掃蕩著沙灘一切可食的顆粒。
赤足漫步細柔海灘,或涉入清澈海水,觀魚兒蝦蟹,戲游淺底,嘬食腳板,感覺奇爽;若遇上大潮漫來,會讓你驚慌失措,奔逃不及。如果有根木棍在手,遇上迎潮的魚群,猛擊魚頭,就能捕獲被敲暈的大魚。撿些乾柴點燃,品嘗燒烤的鮮魚,在這蒼茫的天之涯、海之角就可傾瀉那種返樸歸真、思古之幽情。
摩爾王朝的聖地
經鳥島上考古,發現了撒哈拉先人從事漁業、採集、狩獵、養殖、定居生活的遺蹟,出土了史前4000~5000年新石器時代雅典娜文明古物。估計那時小島是和非洲大陸相連的。考古學家還猜測,後來可能迦太基王國的商船就曾將小島當作碼頭在這裡靠過岸。鳥島在阿拉伯帝國伊斯蘭教興盛年代,還有著光輝燦爛的歷史,公元6~7世紀,阿拉伯人進入北非和撒哈拉地區,同化了柏柏爾人和部分黑人部族,形成了摩爾人。1049年依了伊斯蘭教的柏柏爾摩爾人阿卜杜拉·伊貝納·亞辛在墳島建立基地,傳教修行,信徒數千人,形成了政教軍事經濟合一的組織,後來發展壯大,建立了阿勒摩哈維德王朝,黷武征戰,疆域從西撒哈拉大西洋沿岸南擴至塞內加河和尼日河畔,北達地中海,並渡過直布羅陀海峽,橫掃西班牙伊比利亞半島等歐洲地區,文治武功,開創了現今摩爾人的燦爛文化基礎。所以,鳥島是摩爾人阿勒摩哈維德王朝的發源聖地。島上原來一直有漁民定居,到上世紀40年代,在殖民主義者的暴虐下才全部離開小島。
海盜的樂園,黑奴的地獄
鳥島還記錄著歐洲資本主義的發跡史。公元1443年,葡萄牙海盜船進入阿爾金海灣,占領了鳥島,雀噪一時,稱其在大西洋的"新發現",並命名新島名。因島上有常流淡水,葡萄牙人布郎德保在此始建城堡,成了歐洲人在撒哈拉非洲的第一個商貿進出口岸,比後來法國在塞內加爾建立聖· 路易港將近早200年。這裡控制了撒哈拉非洲大西洋全部進出口貿易:販賣奴隸和掠奪撒哈拉非洲的皮毛、龍誕香、阿拉伯樹膠、木材、黃金、鑽石、象牙、駝鳥等資源,推銷歐洲廉價商品,把原先從歐洲出發,經北非馬格里布國家到茅利塔尼亞興格提、瓦丹、提席特、瓦拉塔,到馬里通布圖,直至蘇丹和非洲縱深的駱駝隊商道,統歸到大西洋海上貿易路線上來。從此,小島成了儲存各種貨物的集散地,成了關押黑奴的地獄,阿爾金海灣優良避風港灣成了歐洲冒險家的樂園。鳥島這個天然良港碼頭,成了非洲大陸的跳板和撒哈拉中西部地區經大西洋對外進出的門戶。16世紀,黑奴販賣生意興隆,連續3個世紀,美洲種植園和做苦工的黑奴高達1500萬之多。歐洲人從非洲野蠻擄掠黑奴,很大一部分就關押在這裡,如牲畜一樣強迫上船。許多黑奴還沒有能送到賣出,就被暴虐慘死,扔進大海。小島浸透了非洲黑人的血淚,歐洲資本主義的巨額原始資本積累就是用奴隸的生命和血淚換來的。
大西洋上奴隸貿易的興盛,變成了歐洲列強眼中的肥缺。1633年,西班牙、英國、荷蘭進入,和葡萄牙人爭奪大西洋海上貿易利益。1678年,法國也加入了列強間爭奪的貿易戰。1691年荷蘭最終戰勝葡萄牙,占領該島後於1721年5月開始改建加固城堡,繼續了葡萄牙的貿易經營。1723年3月法國又打敗了荷蘭,擄掠了全部財物,並於6月全部燒毀了城堡,放棄撤走了。荷蘭又於1724年返回,重新修建了城堡,意圖繼續他們的商貿活動。法國又於1725年3月殺了回來,更加徹底摧毀了城堡基地和艦船,法國和荷蘭為爭奪此島主權談判一直到1727年,1728年法國全面戰勝了荷蘭,控制了整個茅利塔尼亞全境。但爭奪此島的戰火併未停息。1816年7月,著名的英國海盜戰艦墨杜薩(或譯美杜莎)在此島附近海域沉沒,美杜莎是希臘神話中的蛇發女怪,她的目光觸及之物即刻化為石頭。希臘神話蛇發女怪美杜莎命名的海盜艦船居然在此沉沒,船上147人,僅獲救10位倖存者。當地柏柏爾語稱小島為墳島,竟成了冒險家的墳場。圍繞著一系列沉船事件產生了許多神秘的傳聞,使冒險家對此片海域產生了恐懼心理。這裡,被稱為恐懼兇險之地。加上海盜和列強戰火爭奪不斷,航海和探險者一般都繞行這個認為兇險的小島海域。商船不敢停靠,從此小島基地蕭條荒廢,成了一個死島
在此期間,撒哈拉地區和非洲大西洋海上商貿全由法國控制和英國東印度公司合作經營,直至1857年3月,英法談判,法國用在岡比牙的權益換取了英國在此貿易,英國撤出集中到岡比牙。從此,法國幾乎全部控制了撒哈拉和西非洲大西洋海上商貿的所有活動,但還不時地和西班牙和英國發生摩擦。後來,奴隸貿易被禁止了。1882年,法國曾想利用此島建立漁場,經營漁業,最後以失敗告終,小島就成了廢墟荒島一直遺留至今。
天然的黃金漁場
背靠撒哈拉大漠的鳥島海域,常年交替刮著哈馬丹信風和大西洋西北風:哈馬丹信風乾旱燥熱,從東部撒哈拉大漠刮來;大西洋西北風,又帶來絲絲清涼。雖然中午陽光灼熱,但到傍晚太陽下山就清涼爽快;全年氣溫變化不大,是一個永無冬天的地方。鳥島周圍連片的沙洲灘涂濕地水域有著多樣化的生物和豐富的水產資源就歸因這得天獨厚的優越海洋氣象水文條件。鳥島海域南連塞內加爾、幾內亞灣熱帶海洋,北接摩洛哥、西班牙、葡萄牙北大西洋寒冷帶海域。大西洋南部熱帶海洋表層的溫暖洋流向北運動,北大洋深層冷水洋流南移升起,冷暖洋流正好在茅利塔尼亞阿爾金海灣鳥島水域交匯平衡,給海灣帶來了豐富的營養物質和適合的水溫和鹹度,而且全年變化不大。在光合作用下,浮游生物,藻類等水生物迅速繁殖生長,形成了生物食物鏈的重要基礎。使這片海域成了海洋魚類洄游休憩繁殖聚集理想水域,而且,全年的魚類種群基本一樣。
阿爾金海灣鳥島周圍良好的地形水域構成了獨特罕見的海洋自然生態環境,而且至今未受到任何人類活動造成的污染破壞,保存和繁育著豐富的海洋生物,兩棲動物,藻類植物,確保了生態多樣化。溫暖柔軟的沙灘和水域成了海洋生物和鳥類動物哺育下一代的最好溫床和保育天堂。淺海區成了各種海洋魚類,蝦蟹等甲殼類,以及海底灘涂蛤貝類等千百種海洋生物繁殖生育的理想場所。
這裡水產資源潛力豐富,是世界漁產最高的水域,毛塔和國際漁業研究機構聯合調查,魚類品種有300多種,特別是許多重要商業經濟價值的水產,如鮪魚、沙丁魚、黃鱈魚、鯖魚、鱸魚、鮭魚、鮁魚、鰩魚、鯡鯉、鯛魚、鯔魚、鮸魚、鯊魚等中上層魚類和底層鰨魚、石斑魚和頭足綱類章魚、墨魚、魷魚等軟體魚以及龍蝦、蟹、蝦甲殼類,還有海螺、海蛤、貝殼類等多種水產,其中30多種水產是經常捕撈的經濟魚類。在阿爾金海灣鳥島漁場漁產估計每平方海里在1000t以上。每年世界漁業巨頭在此海域捕獲總量上百萬噸魚貨,銷往歐、美、日等國家和地區。對此,本地伊姆爾岡漁民很是不滿,埋怨西方現代化漁業掠奪了漁業資源,影響了他們傳統手工作業漁民的飯碗。"過去,我們只須藉助海豚幫忙,每人一根木棍,把魚打暈,就能捕撈足給全部落人吃的魚了。可是現在魚少得多了。"不過,他們對中國-茅利塔尼亞漁業合作公司很滿意,伸出大拇指說:"中國人是真正的朋友,幫助我們發展漁業,建設友誼港,了不起!"茅利塔尼亞政府官員對筆者稱讚中-毛漁業合作方式,即成立股份有限公司,購買中國漁船,捕魚支付船款。他們非常歡迎中國人這種"P"(Partenaire合作夥伴)式合作,而反對西方人的"P"(Partir開路)式合作。歐盟的現代化漁輪資源掠奪性地捕魚,魚貨在船上加工好後,就從海上拉走了。中-毛漁業公司捕獲的魚貨在本地港口卸貨,加工、冷儲和銷售,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密度驚人的鳥類棲息地
目前,鳥島是世界最大的海岸海洋自然生態公園,也是世界上少有的鳥類公園。依賴於阿爾金海灣兼有淡水和鹹淡水混合水域以及海洋生物食物環境,吸引了各種水禽,使這裡成了地球上最大的鳥類棲息地之一。在不同季節,可觀測到各種不同鳥群在此棲息繁衍。秋冬季節,約有300萬隻候鳥從北方和歐洲各地飛來築巢產卵孵化,有紅腳鷸、勺鷸、濱鷸等鷸類,各種鷺、鸛、鶴等涉禽類,天鵝、野鴨、鵜鶘、鸕鶿、火烈鳥等蹼足類,各種鷗鳥、海燕類,還有鷹、雕、鷲等,有時鳥群密度達到驚人的程度。尤其是有許多世界上很珍奇的鳥種,如琵鷺,荷蘭國鳥,可以說是人見人愛的大型長腿涉禽,長得像鷺也似鸛,漂亮的嘴巴狀如琵琶,當它在水中左右掃動覓食時,很像彈琵琶來回撥弄琴弦,優雅別致。背和胸部披著長而疏鬆的雪白蓑羽絲,粉紅色的翅膀,微風吹來,羽絲飄拂如同長發搖曳。它的體形苗條纖瘦,頭頸、雙腿細長,飛翔時頸、腿伸成一條直線,雙翅緩慢扇動兩次就能在空中翱翔,靜止不動,隨風飄逸,悠然瀟灑,人稱"美人飛鳥"。
琵鷺最早原是墨西哥灣沿岸地區的大型飛禽,因美國移民任意捕殺,致使琵鷺幾近滅絕。為了生存,才遠離開故鄉,來到遙遠的國度。
在大西洋非洲西海岸阿爾金灣等地發現了它們的優美的身影,給鳥類專家學者帶來了不少欣喜。他們正在努力創造條件研究保護它們生存的家園。
自然生態保護
阿爾金海灣鳥島背靠撒哈拉大沙漠,氣候惡劣,常年乾旱燥熱的哈馬丹信風,從東北部撒哈拉大沙漠刮來,有時捲起的高密度黃色沙塵,遮天蔽日,天昏地暗,流沙使這裡的生態環境非常脆弱。
漁業是這個國家一個重要的經濟支柱,而對海洋生態系統最直接的威脅就是現代化漁業過度捕撈。而且,正在增長的旅遊業、海岸公路交通的日益繁忙以及近海新發現的油田勘探開採等,儘管對於國家經濟是好訊息,卻對公園生態的完美性構成了潛在威脅。2003~2005年間曾在阿爾金海灣海岸發現了230多隻死海豚、10多隻海龜、5條大鯨以及海豹等神秘死亡,估計是環境變化因素,可怕的危害性讓人不安。因為這裡的海豹,是地球上僅存的最後一群僧海豹,這裡也是該種群生存地的最南端極限。說明在這大漠邊緣,從遠古時代至今,還保存著完好的遠古相似的生態環境,是研究的活化石。成年海豹重250350公斤,從14世紀葡萄牙人開始獵殺獲取皮革、豹油以來,數量不斷衰減,據近年觀測估計,僅存有100至500頭。
1976年,茅利塔尼亞政府宣布阿爾金海灣鳥島為國家自然生態保護區,並被聯合國定為世界自然保護遺產。1979年創建了科學考察研究站,開始進行科學研究和開發。1982年確定為大西洋國際主要濕地保護區,1986年創建阿爾甘灣國際基金組織,幫助實施和開發國際計畫和海洋自然生態保護活動。1989年成為聯合國人類計畫和生物圈世界海豹保護地。為了防止珍貴魚種被濫捕,生態平衡遭破壞,在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幫助下,茅利塔尼亞政府近年強化了海洋自然生態保護和漁場限額捕撈,和大西洋沿岸國家摩洛哥、塞內加爾、幾內亞比索等國家和地區聯手保護西非的海洋自然生態和海洋野生資源,啟動了可持續性發展的漁業及生態旅遊項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