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哈·法哈蒂

阿斯哈·法哈蒂

阿斯哈·法哈蒂(Asghar Farhadi),1972年1月1日出生於伊朗伊斯法罕,畢業於塔比阿特莫達勒斯大學,伊朗導演、編劇、製作人。 2003年,阿斯哈·法哈蒂執導個人首部愛情片《塵中之舞》 。2006年,執導懸疑片《煙花星期三》,而他也憑藉該片獲得第42屆芝加哥國際電影節金雨果大獎 。2009年,憑藉劇情片《關於伊麗》獲得第5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最佳導演 。2012年,執導劇情片《納德和西敏:一次別離》,該片獲得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 。2013年,憑藉執導的家庭倫理片《過往》獲得第39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2016年,編導的驚悚片《推銷員》獲得第6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本獎 。

基本信息

演藝經歷

阿斯哈·法哈蒂 阿斯哈·法哈蒂

2003年,執導以離婚為主題的愛情片《塵中之舞》,該片是阿斯哈·法哈蒂個人第一部電影,以關注伊朗的現實社會而受到國際影壇關注 。2004年,執導劇情片《美麗城》 。

2006年,執導由海德·特拉尼、塔蘭涅·阿里多斯蒂、哈米德·法羅內乍德聯袂主演的懸疑片《煙花星期三》,而他也憑藉該片獲得第42屆芝加哥國際電影節金雨果大獎 。

2009年2月,執導由歌什菲·法拉哈尼、沙哈布·侯賽尼、塔蘭涅·阿里多斯蒂等聯袂主演的劇情片《關於伊麗》,該片獲得第1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國外展映單元提名,阿斯哈·法哈蒂憑藉此片獲得第5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最佳導演 。

2012年,阿斯哈·法哈蒂執導由蕾拉·哈塔米、佩曼·莫阿迪、薩蕾·巴亞特等人主演的劇情片《納德和西敏:一次別離》,該片獲得第6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 。

2013年,執導由貝熱尼絲·貝喬、塔哈·拉希姆合作主演的家庭倫理片《過往》,阿斯哈·法哈蒂憑藉此片獲得第66屆坎城電影節天主教人道精神獎、第39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

2016年,自編自導由沙哈布·侯賽尼、塔蘭涅·阿里多斯蒂聯合主演的驚悚片《推銷員》,該片獲得第6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獲獎金棕櫚獎提名、第6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獲獎最佳劇本獎 。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16年《推銷員》驚悚片
2013年《過往》家庭倫理片
2011年《納德和西敏:一次別離》劇情片
2009年《關於伊麗》劇情片
2009年《華爾街審判》劇情片
2006年《煙花星期三》懸疑片
2004年《美麗城》愛情片
2003年《塵中之舞》愛情片

編劇作品

時間名稱
2016年《推銷員》
2013年《過往》
2011年《一次別離》
2009年《關於伊麗》
2009年《華爾街審判》
2006年《煙花星期三》
2004年《美麗城》
2003年《塵中之舞》

監製作品

時間名稱
2016年《推銷員》
2011年《一次別離》
2009年《關於伊麗》

服裝設計

時間名稱
2009年《關於伊麗》
2003年《塵中之舞》

藝術指導

時間名稱
2009年《關於伊麗》

獲獎記錄

奧斯卡金像獎
  • ▪ 2017 第89屆 最佳外語片獎 推銷員 (獲獎)
  • ▪ 2012 第84屆 最佳外語片獎 一次別離 (獲獎)
  • ▪ 2012 第84屆 最佳原創劇本獎 一次別離 (提名)
坎城國際電影節
  • ▪ 2018 第71屆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人盡皆知 (提名)
  • ▪ 2016 第69屆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推銷員 (提名)
  • ▪ 2016 第69屆 主競賽單元-最佳編劇獎 推銷員 (獲獎)
  • ▪ 2013 第66屆 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過往 (獲獎)
  • ▪ 2013 第66屆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過往 (提名)
柏林國際電影節
  • ▪ 2011 第61屆 主競賽單元-金熊獎 一次別離 (獲獎)
  • ▪ 2011 第61屆 天主教人道精神獎-競賽單元 一次別離 (獲獎)
  • ▪ 2011 第61屆 《柏林早報》讀者評審團獎 一次別離 (獲獎)
  • ▪ 2009 第59屆 主競賽單元-最佳導演銀熊獎 關於伊麗 (獲獎)
  • ▪ 2009 第59屆 競賽單元-金熊獎 關於伊麗 (提名)
英國電影學院獎
  • ▪ 2012 第65屆 電影獎-最佳非英語片獎 一次別離 (提名)
亞洲電影大獎
  • ▪ 2017 第11屆 最佳編劇獎 推銷員 (提名)
  • ▪ 2012 第6屆 最佳電影獎 一次別離 (獲獎)
  • ▪ 2012 第6屆 最佳導演獎 一次別離 (獲獎)
  • ▪ 2012 第6屆 最佳編劇獎 一次別離 (獲獎)
  • ▪ 2010 第4屆 最佳導演獎 關於伊麗 (提名)
  • ▪ 2010 第4屆 最佳編劇獎 關於伊麗 (提名)
法國電影凱撒獎
  • ▪ 2014 第39屆 最佳影片獎 過往 (提名)
  • ▪ 2014 第39屆 最佳導演獎 過往 (提名)
  • ▪ 2014 第39屆 最佳原創劇本獎 過往 (提名)
  • ▪ 2012 第37屆 最佳外國電影獎 一次別離 (獲獎)
義大利大衛獎
  • ▪ 2012 第56屆 最佳外國電影獎 一次別離 (獲獎)
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
  • ▪ 2012 第69屆 最佳外語片獎 一次別離 (獲獎)
芝加哥國際電影節
  • ▪ 2006 第42屆 金雨果獎 煙火星期三 (獲獎)
其他影評人協會獎
  • ▪ 2012 第17屆 北美廣播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外語片 一次別離 (獲獎)
  • ▪ 2012 第46屆 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外語片 一次別離 (獲獎)
  • ▪ 2011 第10屆 猶他州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外語片 一次別離 (獲獎)
  • ▪ 2011 第20屆 東南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外語片 一次別離 (獲獎)
  • ▪ 2011 第24屆 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外語片獎 一次別離 (獲獎)
  • ▪ 2011 indieWIRE影評人獎最佳編劇獎 一次別離 (獲獎)
  • ▪ 2011 第17屆 達拉斯/沃斯堡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外語片 一次別離 (獲獎)
  • ▪ 2011 第14屆 英國獨立電影獎最佳外語片 一次別離 (獲獎)
  • ▪ 2011 第77屆 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外語片 一次別離 (獲獎)

人物評價

在劇情片《納德和西敏:一次別離》中,阿斯哈·法哈蒂將一個原本極易陷入枯燥的道德命題以抽絲剝繭、層層推進的手法演繹,展示了非同一般的敘事能力。而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他在引人入勝的同時保持了極大的克制和冷靜。所有有可能煽情的情節都被排除或者簡化了—比如男女主角的哭泣只給了有限的時長,容易觸動淚點的孩子戲份每次都是點到為止。對於片中的每一種“分離”,法哈蒂也不曾給出任何價值判斷 (鳳凰網評)。

擁有伊朗血統的電影,不論是影片所傳達的主題,還是影片的風格與表現手法,素來都有根植於本國文化土壤之中的風格烙印,宗教退隱在影片大背景之中,故事展現充滿現實主義的伊朗風土人情,人民的淳樸和生活的艱辛。而阿斯哈·法哈蒂卻破其常規,展現一個充滿現代感的伊朗,這是在影片《關於伊麗》中就有的表達。此外,從2003年第一部編劇兼導演的作品《塵中之舞》開始,阿斯哈·法哈蒂似乎就一直離不開離婚這個主題,事實證明,他對這類題材所探討的深度和廣度也確實是駕輕就熟,於是就漸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伊朗風格 (網易娛樂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