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通史(第十版)(上下冊)

伍麥葉王朝的傾覆第二十三章 阿拔斯王朝的建立第二十四章 阿拔斯王朝的社會第二十七章

內容介紹

《阿拉伯通史》以其洋洋灑灑達700頁之多的文字篇幅,完成了一個全面、紮實的基礎性知識工程,這對了解阿拉伯世界其後的發展是不可或缺的。
在這部通史的主要內容結構中,包括了講述阿拉伯人的祖先,阿拉伯人的先知穆罕默德的出現和伊斯蘭教的興起,以及早期的哈里發制度。然後,通史追溯了伊斯蘭教勢力在幾十年的時間裡迅速擴張的過程:他們穿過北非,進入伊比利亞半島,跨越庇里牛斯山脈,再北上至西部法蘭西的普瓦蒂埃,北部到達拜占廷帝國的安納托利亞,向東則進入中國的西部地區。通史記錄了伍麥葉王朝(公元661—750年)和阿巴斯王朝(公元750一1258年)這兩個阿拉伯中央帝國的興衰始末,二者曾分別定都於大馬士革和巴格達,後者直到被蒙古的旭烈兀所率領的鐵騎攻陷後而遭到毀壞。通史講述了阿拉伯文明全盛時期的故事,還有它對歐洲文藝復興所作的巨大貢獻。統一的阿拉伯帝國被割據勢力搞得四分五裂,繼之而來的就是分別在埃及、西班牙和其他地方出現的一些阿拉伯小王朝;非阿拉伯的穆斯林人物滲透到阿拉伯都市社會的精英階層之中,他們當中有波斯人、突厥人、柏柏爾人和麥木魯克人,這種狀況所造成的後果就是阿拉伯歷史的支離破碎。
第一編 伊斯蘭教以前的時代
第一章 作為閃族的阿拉伯人:閃族的搖籃阿拉比亞
第二章 阿拉伯半島
第三章 貝杜因人的生活
第四章 早期的國際關係
第五章 賽伯伊和南阿拉比亞其他的國家
第六章 奈伯特王國和阿拉比亞北部、中部其他小王國
第七章 伊斯蘭教興起前夕的希賈茲
第二編 伊斯蘭教的興起和哈里發政府
第八章 先知穆罕默德
第九章 《古蘭經》
第十章 伊斯蘭教——服從真主的意志的宗教
第十一章 征服、擴張和殖民的時期
第十二章 敘利亞的征服
第十三章 伊拉克和波斯的征服
第十四章 埃及、的黎波里和伯爾克的征服
第十五章 新領土的管理
第十六章 阿里和穆阿威葉爭奪哈里發的職位
第三編 伍麥葉帝國和阿拔斯帝國
第十七章 伍麥葉哈里發帝國:穆阿威葉建立王朝
第十八章 與拜占廷的敵對關係
第十九章 伍麥葉王朝勢力的頂點
第二十章 伍麥葉王朝的行政和社會情況
第二十一章 伍麥葉人時代的文化生活
第二十二章 伍麥葉王朝的傾覆
第二十三章 阿拔斯王朝的建立
第二十四章 阿拔斯王朝的全盛時代
第二十五章 阿拔斯政府
第二十六章 阿拔斯王朝的社會
第二十七章 科學和文學的進步
第二十八章 教育
第二十九章 美術的發展
第三十章 穆斯林的各教派
第三十一章 哈里發帝國的分割:西方小國的出現
第三十二章 各式各樣的東方小王朝
第三十三章 阿拔斯哈里發帝國的崩潰
第四編 阿拉伯人在歐洲:西班牙和西西里島
第三十四章 西班牙的征服
第三十五章 伍麥葉王朝在西班牙的王國
第三十六章 內亂
第三十七章 科爾多瓦的伍麥葉哈里發王國
第三十八章 政治的、經濟的、教育的制度
第三十九章 小國的出現和格拉納達的陷落
第四十章 智力的貢獻
第四十一章 藝術和建築學
第四十二章 在西西里島
第五編 中世紀時期最後的穆斯林國家
第四十三章 埃及的十葉派哈里發王朝:法帖梅王朝
第四十四章 法帖梅王朝時代埃及的生活
第四十五章 東方和西方的軍事接觸:十字軍戰役
第四十六章 文化上的接觸
第四十七章 麥木魯克王朝——阿拉伯世界中世紀最後的王朝
第四十八章 智力的和藝術的活動
第四十九章 麥木魯克王朝的終局
第六編 奧斯曼帝國的統治和獨立
第五十章 作為土耳其行省的阿拉伯國家
第五十一章 埃及和阿拉伯人的新月
第五十二章 改變著的場面:西方的衝擊
新版後記
索引

作者介紹

菲利浦·希提(1886~1978),阿拉伯裔美籍學者。出生在黎巴嫩,畢業於貝魯特的美國大學,後赴美國深造,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長期任教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曾任該校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希提畢生從事中東地區的語言、歷史、政治等方面的研究,著述頗豐。代表作有《阿拉伯簡史》(1956年)、《阿拉伯通史》(1957年)、《黎巴嫩史》(1957年)、《敘利亞簡史》(1959年)、《中東史》(1961年)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