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威洛依

伊本•路西德否認不死的個體靈魂,只承認超個人的精神不死,這就是統一的、普遍的理性。 他認為哲學與宗教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領域,哲學與宗教不僅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伊本•路西德的“雙重真理論”為西歐哲學和科學爭取獨立的地位提供了理論武器。

伊本•路西德從唯物主義方面發展了亞里士多德關於質料與形式、可能與現實的思想。他堅持物質的永恆性,認為物質是既不能創造也不能消滅的。形式並不是從外部加給物質的,永恆的物質根據其潛能已經包含了所有的形式在自身,並在發展過程中實現形式。他堅決反對所謂的“創造說”,而主張一種“發展的理論”。真主的使命決不是“從無中創造”,而上給予物質以推動,使物質由可能成為現實。而且由於運動本身是永恆的、不間斷的,所以真主的作用也就僅僅在於“第一次推動”,之後的發展,就是物質世界自身的事情了。在這裡,自然神論思想已初具形式了。
伊本•路西德否認不死的個體靈魂,只承認超個人的精神不死,這就是統一的、普遍的理性。因此他認為,並非蘇格拉底和柏拉圖是不死的,但哲學是不死的。
伊本•路西德認為,教育人們為善而行善的觀點要比用世的賞罰規定人們的學說具有更高的道德。人的真正幸福就是達到認識的最高階段,達到這一點只能靠現實的科學知識,而不是擯絕慾念或沉於神秘的入神狀態。
伊本•路西德繼承和發展了伊本•西納的“雙重真理說”。他認為哲學與宗教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領域,哲學與宗教不僅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在哲學看來是真理的東西,在宗教看來就可能是謬誤,反之亦然。但他又認為,哲學家可以在哲學中認識到更高的、純粹的真理。但由於哲學的純粹思辨只能為少數人理解,所以它應該以形象的外衣在宗教中出現,以便使芸芸眾生能夠理解。伊本•路西德的“雙重真理論”為西歐哲學和科學爭取獨立的地位提供了理論武器。
阿拉伯哲學在西歐的傳播,尤其是阿威洛依全集在約1250年間的出版,在西歐激起了強烈的反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