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市金上京歷史博物館

阿城市金上京歷史博物館

阿城市金上京歷史博物館是目前全國唯一的一處集中收藏和展覽金代文物的博物館。現館藏金代文物2000餘件,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文物達19件。該館位於金皇城西50米處,從此可遙望金太祖完顏阿骨打陵墓。

基本信息

簡介

入口處入口處

金上京歷史博物館占地五萬平方米,內設九個展廳,地上五個展廳,地下四個展廳。地上五個展廳,包括序言廳,金上京發展歷程展廳、經濟文化展廳、金源文化藝術展廳和金代銅鏡專題展廳。金上京歷史博物館內文物豐富,品位高雅。其中直徑43厘米、重12.4公斤的雙鯉魚銅鏡,其精美世所罕見。皇帝輦略上的銅坐龍、鑄工細膩、造型生動,已被列為哈爾濱千年慶典的吉祥物,束腰狀貨幣“承安寶貨”為世界貨幣史之珍品,此外,寶嚴大師塔銘志、黃金帶跨、戰國青銅劍、鑒金佛像……,皆堪稱國寶,尤其是該館的銅鏡館藏有金代銅鏡359餘面,風格各異,不愧世界文物之一絕。金上京歷史博物館在98年全國“十佳精品展”中名列第四位。成為金源文化旅遊的重要景點。
金上京歷史博物館為新建館,位於阿城市南郊二公里處,東面隔條通衢大道,就是金上京故城"上京會寧府遺址"所在地;館舍向西二百米就是金代開國皇帝完顏阿骨打陵墓--如今這裡已被闢為太祖陵園。上京會寧府遺址、金上京歷史博物館、金太祖陵園,三者呈鼎足之勢,連綴巧妙,形成可移動文物與不可移動文物有機組合的文物群落。

修建歷史

完顏迪古乃完顏迪古乃

金上京歷史博物館於一九九七年五月一日開工興建,歷時半年,於十一月二十八日工程全部竣工,它占地五萬平方米,建築面積五千四百平方米。內設九個展廳,最大展廳五百六十平方米;最小展廳二百平方米,展廳總面積二千七百平方米。這個館是專門為展示金上京歷史而設的,它用建築的語言述說了金代歷史,用建築風格體現了金源文化。
金上京歷史博物館的前身是阿城縣博物館,它始建於1961年,1986年改為阿城縣金上京歷史博物館,1987年,撤縣建市,稱為阿城市金上京歷史博物館。金上京歷史博物館共歷遷四個館址,建館已達38年。這座新建的博物館,於1998年10月正式落成,向遊人開放。

規模

中軍大帳中軍大帳

博物館占地5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400平方米,總投資1500萬元。館內共有展廳九個,最大的660平方米,最小的200平方米。地平面以上有六個展廳,其餘三個在地下。地上展廳以金上京歷史為主,分為序言廳、金上京歷史一廳、金上京歷史二廳和第四展廳的金代銅鏡專題展。三廳為臨時展廳。這座新館是建築設計大師齊唐的傑作,它用建築的語言訴說了金代歷史,用建築風格體現了金源文化,受到建築業的一致好評。

館藏

完顏宴之墓完顏宴之墓

金上京歷史博物館是全國唯一的金代文物展藏場所,館藏文物2000餘件,列入國家一級保護的有19件,如銅坐龍、黃金帶跨、金代束腰形貨幣"承安寶貸"和雙鯉魚銅鏡,皆堪稱國寶。俄羅斯考古學會主席A·N·捷列維揚曾發出喟嘆:這些文物足以使世界上任何一座博物館蓬蓽光輝。

特點

完顏阿骨打完顏阿骨打

該館"金上京歷史"、"銅鏡專題展"為基本陳列。它集中展現了金朝人民從建國前後,至遷都燕京這三十八年間,上京地區的歷史延革和經濟文化發展概況,具有鮮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和時限性,形成了融思想性、科學性、藝術性為一體的博物展示風格。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