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蘇市良種場

阿克蘇市良種場是一個相應“三個代表”的新型農場,調動農民的積極性,發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精神,使農民生產生活條件逐步完善。

近幾年來,阿克蘇市良種場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為目的,團結帶領各族幹部民眾,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發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精神,真抓實幹、務實創新,使全場“三個文明”建設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特別是2006年以來緊緊圍繞“新農村建設”總體目標,以實施抗震安居工程為契機,全場在基礎設施、產業建設、村容村貌和社會事業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採取“五清、五改”等一系列環境整治措施以來,綠樹成蔭,環境優美,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農民生產生活條件逐步完善,科技文化教育發展加快,農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農村經濟與各項社會事業朝著全面協調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在全場幹部民眾的共同努力, 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018.38萬元,人均純收入4912.07 元,新農村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基礎設施得到改善。良種場村民積極配合基礎設施建設,主動參與,拉運沙石料,主動出義務工。近年來,先後幫助農民修建沼氣池360個,修建抗震房529戶,建成新農村示範點8個,通過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全場的農村電網覆蓋率達到95%以上,改廁達到96%以上,村級柏油路硬化率達到100%,村級陣地、村級衛生室、文化活動場所覆蓋率達到了100%,村容村貌大為改觀。隨著村內道路的硬化,居住環境的整潔美化,休閒廣場的建成,全場民眾明顯感受到了新農村建設帶來的喜人變化。
二是主導產業取得發展。近年來,順應新形勢要求,良種場統籌城鄉發展機制和農民收入穩定增長機制,加大力度扶持農民,通過各種渠道、各種方式進入市場和開拓農產品市場,充分發揮農村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重點加大新植果園的種植和管理力度,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無公害蔬菜基地,蘋果種植面積達到7280畝,占全場總耕地面積的67%,年產果品 3010 噸,使紅富士蘋果成為全場的主導產業,並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同時,緊緊圍繞市民急需的肉、奶、蛋、禽,相繼建起了場部養豬示範基地、無公害奶牛養殖和尤喀克克齊格塔勒村養殖小區,有力促進了全場畜牧業的健康快速發展。目前,全場牲畜存欄8620頭(只),家禽32000隻,畜牧業收入占總收入的17%。自2004年以來,良種場採取反租倒包的形式,共發展無公害蔬菜基地2000畝,占總耕地面積的86.9%,從而解決了大量富餘勞動力,促進了二、三產業的發展,增加了農民民眾的收入。截止目前,全場共有無公害蔬菜基地2900畝,有力地促進了全場經濟發展,豐富了阿克蘇市民的菜籃子。
三是村容村貌全面轉變。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良種場抓住新農村建設的政策機遇,按照“村莊布局科學合理,規劃建設協調一致,房屋建設整齊新穎,基礎設施完善配套,人居環境綜合治理,各類資源高效利用,生產生活方便舒適”的要求,把“村容整潔”作為突破口,開展以村莊生產、生活設施建設和人居環境的淨化、綠化、美化為重點的村莊整治工作,通過有計畫、有步驟地開展“三區分離”、“五清”、 “五改”、“五通”和“五個一”(即有一個圈畜,一群家禽、一片果園、一塊菜地、一架葡萄)的工作,使農村居民“走平坦路,喝乾淨水,用清潔灶,上衛生廁,住整潔房”,農村面貌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四是社會事業得到發展。良種場結合“科技之冬”活動,利用多種形式舉辦各種技能培訓班,積極 組織農民去外地參觀學習蔬菜大棚的種植技術,有計畫地召開農業現場會,由農民自己介紹種植經驗,達到互相學習、互相提高的目的,使廣大村民學習各種政策法規,掌握實用技術,把村民真正培養成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能致富的新型農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