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什法克·佩爾韋茲·基亞尼

阿什法克·佩爾韋茲·基亞尼巴基斯坦軍副參謀長基亞尼接替穆沙拉夫,出任巴陸軍參謀長。

基本信息

基亞尼出生於一個普通士兵家庭,在旁遮普省的農業區長大。他1971年參軍,後進入美國陸軍指揮和參謀學院學習。1988年至1990年間,基亞尼在貝·布托首個總理任期中擔任她的助理秘書,負責處理軍隊事務。基亞尼曾擔任拉瓦爾品第營營長,這個營屬於第111旅,該旅領導了巴歷史上多次軍隊政變。
穆沙拉夫2004年任命基亞尼出任三軍情報局局長。任職期間,基亞尼與美國中央情報局和國防部高官合作密切。《華盛頓郵報》援引基亞尼同事的話說,基亞尼所掌握的“基地”組織情況比任何一名軍隊領導人都更詳盡。
穆沙拉夫在自傳《在火線上》中回憶自己逃脫暗殺的往事時寫道,只要基亞尼強硬,協調中遇到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情報部門像一部潤滑良好的機器那樣運轉。
作為巴前總理、人民黨領袖貝·布托的前助手,基亞尼曾主持貝·布托與穆沙拉夫權力分享的談判。基亞尼同布希政府也保持著良好關係。在美國媒體有關美國為巴政局制定應急預案的報導中,他的名字頻頻出現。美國媒體普遍認為他比穆沙拉夫更加親美。
哈佛大學約翰·甘迺迪政治學院分析師哈桑·阿巴斯說,“大家都看著基亞尼”,在基亞尼領導下,巴軍隊可能在保持影響力的前提下退出政治博弈“前線”,結束緊急狀態,允許舉行可能促成貝·布托或其它人物當選總理的選舉。
巴退役高級軍官、現政治分析師塔拉·馬蘇德說,基亞尼“是一名職業軍人,威望很高”,軍隊指揮權移交到了“一個正確的人手中”。基亞尼以在公共場合“喜怒不形於色”著稱,在做出最後決定前往往深思熟慮。《華盛頓郵報》說,他具有處變不驚的性格特點,這可能使他成為巴動盪政局中的穩定因素。
2007年11月28日,巴基斯坦陸軍副參謀長基亞尼接替穆沙拉夫,出任巴陸軍參謀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