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應急箱

防災應急箱

防災應急箱,內部配置略有差別,大體可以滿足地震發生時倖存人員的自救需要,日本很多家庭都預備了“防災應急箱”,日本市面上這種最好的“防災應急箱”,卻是“中國製造”。

物品簡介

防災應急箱體積不大,內部配置略有差別,大體可以滿足地震發生時倖存人員的自救需要,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長倖存人員等待救援的時間。

箱內物品

1.有加強橡膠指墊的棉線手套一副。
發生地震後,自救逃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特別是被磚石等雜物困住時,單靠雙手很難脫險。而戴上這種手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挖掘磚石瓦礫的能力,增大倖存人員自己挖掘、脫險的可能性。同時,這種手套還有防滑功能,如果脫險時需要攀爬,這種手套也可以起到很大作用。
2.應急食品兩罐。
每罐應急食品包括:110克有鹽壓縮餅乾、冰糖糖塊和熟花生米。也許這些食物的味道並不好,但熱量很高,可以有效補充倖存人員的體力和礦物質。按照說明,這兩罐食品能夠滿足一個靜止不動的成年人4天的營養需要,加上人自身在斷糧的情況下有一定的“自持時間”,將大大延長倖存人員等待救援的時間。
3.飲用水兩罐。
每罐340克。由於人對於水分的需要甚於食品,所以在“防災應急箱”中,水用雙層金屬罐包裝,儘量避免在地震中遭遇擠壓而損壞。醫學研究的結果顯示,這種飲用水中不摻雜果汁等添加物質,更能保障飲用水發揮救生作用,在必要時可以用來清洗傷口,避免感染。
4.經過特殊處理的蠟燭兩根、火柴一盒。
在其他種類的“防災應急箱”中,也有放置應急燈的,但大多數“防災應急箱”中放置了蠟燭。這是因為,蠟燭不怕潮濕等的影響,品質可靠,除了能照明外,還可以充當火種和判斷所處環境的氧氣含量。這種經過特殊處理的蠟燭,可以連續燃燒4.5個小時,比大多數應急燈能夠提供的照明時間都要長。
5.超薄保溫雨衣一件。
這種銀色的保溫雨衣是高科技產品,整件雨衣折疊後和一條手帕的體積不相上下,重量極輕,可以從頭到腳包裹一個壯漢。這種雨衣採用了類似美國太空人太空服的材料,可以有效隔熱,有較好的韌性。在遭遇地震災害時,很多人在廢墟中等待救援時會面臨體溫下降的問題,這種雨衣可以有效地保持體溫,增加倖存人員獲救的希望。必要時,也可用這種雨衣製成簡易的儲水器,來保存雨水以供飲用。
6.高強度尼龍袋一個。
使用者可以用這種袋子,將“防災應急箱”內的物品全部裝入,隨身攜帶。在地震中,倖存人員脫離危險地帶後,當地往往還處在無水、無電、交通中斷的狀態。那時,隨身攜帶應急箱中的食品和飲水就顯得非常重要。
此外,有的“防災應急箱”中還有藥品、繃帶等。在我們公司,這類東西是集中放置的,所以個人的“防災應急箱”中沒有。
“防災應急箱”會定期更換,以避免過期,而箱中即將過期的食品和飲水,因為沒有回收價值,通常免費提供給員工。筆者曾多次品嘗這種食品和飲水,對其口味不敢恭維,不過這並不影響我對這種防震措施給出好評——這種“防災應急箱”讓我感到,日本在防災準備上非常重視實用性和完備性。
7.防災高頻哨一個。
能達到日本最嚴格要求3000赫茲。據日本資料可聽範圍為700米。是防災應急求生利器,人手一個。遇緊急情況吹響口哨。

用途以及價格

面對重大自然災害,尤其不可抗的大地震,生命是脆弱的。人們在搶救災區被困民眾、淚別逝者的同時,也把目光投向了防震減災。作為經常發生地震的島國,日本在防震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鑑的經驗。
日本很多家庭都預備了“防災應急箱”,像我桌下的這樣比較標準的,售價約為8000日元(約合534元人民幣)。假如是較好的22件套“防災應急箱”,售價約為20000日元(約合1335元人民幣),箱中還有逃生的繩梯等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市面上這種最好的“防災應急箱”,卻是“中國製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