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龍逢

關龍逢

關龍逢夏桀時大臣,因忠諫而被桀所殺。

人物介紹

關龍逢關龍逢

關龍逢 桀時大臣,因忠諫而被桀所殺。據《韓詩外傳》記載,夏桀時,建造的酒池中可以運船;堆起的酒糟足有十里長,池中之酒可供牛飲者三千人。關龍逢向夏桀進諫說:古代的君王,講究仁義,愛民節財,因此國家久安長治。如今國王您如此揮霍財物,殺人無度,您若不改變,上天會降下災禍,那時定會有不測的結果。他懇請國王改變這種情況。說畢,立於朝廷不肯離去。夏桀大怒,命人把他囚而殺之。關龍逢因忠諫被殺,在夏王朝內外引起很大不滿,很多人都不敢直言進諫,只想遠遠離去。

相關記載

《舊唐書·太宗本紀》:“丙午,詔:“齊故尚書僕射崔季舒、給事黃門侍郎郭遵、尚書右丞封孝琰等,昔仕鄴中,名位通顯,志存忠讜,抗表極言,無救社稷之亡,遂見龍逢之酷。其季舒子剛、遵子云、孝琰子君遵,並以門遭時譴,淫刑濫及。宜從褒獎,特異常倫,可免內侍,量才別敘。”

後世紀念

長垣縣城東南10公里處的龍相村,原有一座大墓,據傳是夏朝末年犯顏直諫的忠臣關龍逄的陵墓。
唐太宗東巡致祭,唐開元十三年(725)立碑,大書“夏直臣關公之墓”,俗稱“相國墓”,訛傳為相公墓。宋朝紹聖四年(1097)始建祠堂於靈寶縣城東關(舊址已被三門峽水庫淹沒)。歷代過往官員必到墓前拜謁,沿為習俗。清末民初,墓前還有陵廟。現僅存一座一丈多高的土冢。
關龍逄雖遭受了“炮烙之刑”,但由於他敢為民請命,勇於犯上死諫,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擁戴。唐朝時,人們為關龍逄樹碑,碑上刻:“夏直諫臣關公之墓。”清代詩人許鵬扶寫詩讚頌:“肝膽空披死諫君,黃河曲里有孤墳,末綿夏祚終余恨,但殞微軀豈足雲。弔古三杯田橫酒,誄芳一部屈原文,慎無說壞天王聖,知是忠魂不忍聞。”民國詩人初元方亦寫下《關龍逄墓》一首:“死諫開先第一人,千秋從此解批鱗,空言盛世能旌善,坯土何曾表直臣。”
後人十分懷念有史以來第一位因進諫而遭殺戮的忠臣,亦將他和被紂王剖心而死的比干一同紀念。修建了“雙忠祠”。到了明代中期,著名文學家,號稱“十才子”的李夢陽,撰文寫了碑文。李夢陽在碑文中對這兩位以死諫君的忠臣表現了無限的哀思和深深的敬仰。因為李夢陽文章寫得好,字又寫得好,《雙忠祠碑》堪稱一絕;再加上兩位忠臣品德高尚,故人們稱此為長垣“三絕”,直到清代還有人賦詩讚頌,詩曰:“勁草堂前古柏垂,雙忠遺留使人悲。欲知直節匡前代,更讀中原三絕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