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艙門

其中,某次航班應於晚7時5分起飛,但晚上8時多乘客才登機。 直到凌晨3時,空乘人員告知航班取消,凌晨4時30分才下機。 所以,人在飛機上,飛不走下不去,真著急的只有乘客。

11年7月15日凌晨,首都機場因雷雨導致近百架次航班被取消。其中,某次航班應於晚7時5分起飛,但晚上8時多乘客才登機。直到凌晨3時,空乘人員告知航班取消,凌晨4時30分才下機。航空公司解釋:駛入跑道是因為當時還允許少量飛機起降:等到21時50分,天氣已經不允許起飛。但由於首都機場資源緊張,機組呼叫了20多次塔台,一直沒有聯繫到客梯車和擺渡車,直到凌晨四五點鐘機場才配備了讓乘客下機的設備。
我以為,以上所述如果屬實,公司和機場方面顯然難辭其咎。一是航班本身已經晚點;二是駛入跑道仍遲遲未飛;三是得知不能飛後,因各種原因,致使乘客多時不能下機。而據報導,發生這些問題的一個根本原因,就是航空公司普遍以“關艙門”時間計算延誤時間和正點率。航空公司關了艙門,旅客置於跑道上幾個小時,這幾個小時並不計算在延誤時間內。所以,人在飛機上,飛不走下不去,真著急的只有乘客。
作為乘客,我能夠切實感受到民航事業的發展和服務質量的提高。我個人甚至感到,我們的服務在很多方面真的不比外航差。但是,我也確實對航班的晚點感受深刻。在我過去一年從北京機場出發所乘的十餘次航班中,幾乎沒有一次是按時起飛的,往往都要在關艙門後半小時乃至一個多小時後才能起飛。若航班能比較接近正點,反倒成了令人驚訝的事情。其實,如果純屬氣候造成的原因,只要及時說明情況,都是可以理解和諒解的。但多數情況下,晚點的不正常航班都不是因為不可抗力原因。現在終於明白了,原來是“關艙門”的標準使然。
如果民航方面不是從改進管理和服務入手,而拿出個所謂的“關艙門”時間說事兒,或是以“關艙門”作為正點率的標準,不僅是自欺欺人,而且有點兒損人利己了。如此一來,機場、公司、航班顯然都追求一關了事。正點率沒有真正的提升,乘客的利益也沒有得到真正維護,還會因此加劇雙方的對立和矛盾。所以,還是希望民航方面正視現實,在增加線路和運力的同時,加強管理,科學管理,把精力放在提升服務意識和水平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