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氏嘉陵龍

關氏嘉陵龍

關氏嘉陵龍(Chialingosauruskuani)是劍龍類嘉陵龍屬(Chialingosaurus)的一個種,生活在中生代侏羅紀的中期。有學者認為關氏嘉陵龍化石標本為未成年個體,可用於分類鑑定的特徵尚未發育。

基本信息

關氏嘉陵龍

關氏嘉陵龍(Chialingosauruskuani)
關鍵字:劍龍亞目嘉陵龍
關氏嘉陵龍(Chialingosauruskuani)是劍龍類嘉陵龍屬(Chialingosaurus)的一個種,生活在中生代侏羅紀的中期。有學者認為關氏嘉陵龍化石標本為未成年個體,可用於分類鑑定的特徵尚未發育。

嘉陵龍

關氏嘉陵龍關氏嘉陵龍
中文名稱(chinese)→嘉陵龍
其它中文名稱(chinese[other])→...
拉丁文學名(name)→chialingosaurus
發音(pronounced)→chee-ah-ling-ah-sawr-us
含義(meaning)→嘉陵江古稱閬水、渝水嘉陵一名出自陝西省西風縣的嘉陵谷
目(order)→ornithischia鳥臀目
亞目(suborder)→genasauria頜齒類
thyreophora覆盾甲龍亞目
類(infraorder)→thyreophoroidea覆盾甲龍形類
eurypoda扁腳類
stegosauria劍龍類
科(family)→stegosauridae劍龍科
屬(genus)→chialingosaurus嘉陵龍
模式種(typespecies)→c.kuani
其它種(otherspecies)→c.guangyuanensis
錯誤歸屬種(misassignedspecies)→c.chuhsiensis=c.kuani
時代(period)→侏羅紀中期
分布(foundin)→中國四川
發現地層(stratum)→...
食性(diet)→植食
典型狀態(lengthupto)→長4米
推測體重(mass)→...
發現者(discoverer)→young,1959
命名者(firstdescribed)→
young,1959
嘉陵龍(學名Chialingosaurus)是一屬像釘狀龍的劍龍科恐龍,從中國四川省晚侏羅紀的上沙溪廟組中被發現。[1]它是最早的劍龍科之一,生活於約160百萬年前。由於它是草食性的,科學家認為嘉陵龍可能以當時最豐富的蕨類及蘇鐵科為食物。它的名字是取自中國南部的嘉陵江。嘉陵龍可以長成達4米長及150公斤重,較其他劍龍科為小。
發現及物種
嘉陵龍的化石是於1957年由地質學家關氏在衢縣所採集,雖然發現的化石只是非常不完整的頭顱骨,楊鍾健在兩年後仍將之命名。於1969年,RodneySteel指嘉陵龍可能是其他劍龍科的早期祖先,[2]但這卻很難證實。模式種是關氏嘉陵龍(Chialingosauruskuani),都只是從一個部份骨骼而命名。於1978年,重慶市博物館的趙喜進補充了原有的遺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