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向應傳

1925年1月參加中國共產黨。 1928年6月出席中共六大,當選為中央委員。 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繼續當選為中央委員。

內容介紹

關向應,(1902—1946)遼寧金縣人,滿族。1920年進入大連伏見台公學堂商科讀書,開始接觸新思潮,積極參加反日愛國活動。1923年3月畢業後當印刷工人。
1924年春參加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同年5月入上海大學學習,並參加閘北市民協會的工作。年底,赴蘇聯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
1925年1月參加中國共產黨。五卅運動後回國,在上海從事工人運動和共青團的工作。年底任共青團山東省委書記。1927年5月出席共青團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後被派往中共河南省委工作,不久調共青團中央組織部工作。
1928年6月出席中共六大,當選為中央委員。會後任共青團中央書記。1930年調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工作,後任中共中央長江局軍委書記。不久調至上海,參加工聯的領導工作。1931年被捕。在獄中遭受百般摧殘,堅貞不屈,半年後經黨組織營救出獄。1932年1月到湘鄂西革命根據地,任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委員、湘鄂西軍事委員會主席和紅三軍政治委員,與賀龍等率紅三軍轉戰湘鄂豫川黔邊地區。
1934年7月當選為黔東特區革命委員會委員。同年10月,他和賀龍率部與任弼時等率領的紅六軍團會師後,紅三軍恢復紅二軍團番號,他任副政治委員。與賀龍、任弼時統一指揮紅二、紅六軍團創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經過一年奮戰,粉碎了敵人的兩次“圍剿”。1935年11月,奉命率紅二、紅六軍團主力進行長征。
1936年7月,在西康甘孜地區與紅四方面軍會師,根據中央命令,紅二、紅六軍團組成紅二方面軍,他任副政治委員。長征途中,與朱德、任弼時、賀龍、劉伯承等一起,同張國燾分裂黨、分裂紅軍的活動進行了堅決鬥爭。同年10月與紅一方面軍會師。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紅二方面軍改編為八路軍第一二○師,他任政訓處主任,不久改任政治委員。同年9月,率部開赴晉西北抗日前線,開闢了晉綏抗日根據地。12月率第一二○師主力開赴冀中,開展敵後平原游擊戰爭。
1939年發生十二月事變,率部星夜趕回晉西北,挽救晉西北的危局,粉碎了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同時,同賀龍、林楓等領導晉綏軍民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的“掃蕩”,並以極大熱忱致力於根據地建設。因積勞成疾,自1940年起長期生病,他以驚人的毅力同疾病作鬥爭。
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繼續當選為中央委員。1946年7月21日病逝於延安。

作者介紹

穆欣, 原名杜蓬勃。河南扶溝人。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在呂梁山抗日根據地創辦了《戰鬥報》。1940年參與創辦《抗戰日報》(後稱《晉綏日報》),任通訊採訪部主任。1946年後,任新華通訊社特派員、解放軍第四兵團分社社長、雲南分社社長,志願軍第三兵團農宣傳部部長兼新華分社社長。1956年後,歷任中共中央高級黨校新聞教研室主任,《光明日報》副總編輯、總編輯,外文發行出版局副局長兼人民畫報社社長、總編輯。是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三屆全國政協委員。著有《南線巡迴》、《陳賡大將》、《穆欣通訊選》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