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炎

閻炎

閻炎,軟銀亞洲投資基金首席合伙人、軟銀亞洲信息基礎投資基金總裁。一位掌管著22億美元風險資金的商界奇才。中國首富陳天橋、日本首富孫正義、亞洲首富李嘉誠……都是與他合作過的商業夥伴。他們都無比放心地將上億資金“送”給閻炎,而盛大老總陳天橋,更是因為閻炎獨具慧眼的投資而一躍成為中國首富!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祖籍河北,1957年生於安徽安慶。 1975年入安徽安慶潛山縣插隊三年。1977年,閻焱考入南京航空學院飛機設計專業,畢業後進了當時三機部下屬的合肥的一家工廠。1984年,考入了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攻讀費孝通老先生的研究生。1986年,閻焱獲得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獎學金,隻身赴美。1990年底,圓滿結束普林斯頓學業的閻焱進入了位於華盛頓的世界銀行的大門,成了一名專事研究工作的經濟學家。1992年底,加盟美國當時知名的“思想庫”“HUDSON INSTITUTE”,成為該機構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成員,研究美國對北亞和中國的外交政策。1994年底,加盟AIG亞洲基礎設施投資基金董事總經理,主管在東北亞及大中國地區的投資業務。2001年,軟銀亞洲信息基礎投資基金總裁及執行董事總經理。育有一個獨生女,與女兒同是普林斯頓校友。

介紹一

閻炎閻炎

1978年至1982年就讀南航飛機系飛機設計專業。

1982年至1984年間擔任江淮航空儀表廠工程師。

1984年至1986年考入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攻讀碩士研究生。

1986年至1990年,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國際經濟政治學博士博士學位。

1989年至1991年間,在世界銀行的政策、計畫、研究部從事中國企業和福利制度改革等重大項目的研究工作,並曾在享有盛譽的美國華盛頓Hudson Institute 擔任研究員,從事美國對中國、日本及韓國的外交政策研究。

1991至1994年間,閻先生在Sprint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擔任亞洲區策劃及業務拓展董事。

1995年1月至2001年10月,閻先生任美國擁有27億美元資產的AIG亞洲基礎設施投資基金董事總經理,主管在東北亞及大中國地區的投資業務。

2001年10月至今,閻先生任職於軟銀亞洲投資基金。閻先生曾獲得多項榮譽,其中包括“2004年度中國最佳創業投資人”,“2005年中國十佳創業投資人”。其所領導的賽富(SAIF)基金也被中國風險投資協會評選為“2004年度最佳創業投資機構”,“2005年最活躍創業投資基金”,“2005年最佳融資基金”。SAIF在盛大娛樂互動有限公司的投資於2003被評選為“年度最佳投資案例”,並於2004年被評選為“年度最佳退出案例”。2006年二月,SAIF更被世界著名的Private Equity International 評選為“2005年亞洲最佳投資基金”。

介紹二

祖籍河北,1957年生於安徽。

1975年入安徽安慶潛山縣插隊三年。

1977年,閻焱考入南京航空學院飛機設計專業,畢業後進了當時三機部下屬的合肥的一家工廠。

1984年,考入了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攻讀費孝通老先生的研究生。

1986年,閻焱獲得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獎學金,隻身赴美。

閻炎閻炎

1990年底,圓滿結束普林斯頓學業的閻焱進入了位於華盛頓的世界銀行的大門,成了一名專事研究工作的經濟學家。

1992年底,加盟美國當時知名的“思想庫”“HUDSON INSTITUTE”,成為該機構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成員,研究美國對北亞和中國的外交政策。

1994年底,加盟AIG亞洲基礎設施投資基金董事總經理,主管在東北亞及大中國地區的投資業務。

2001年,軟銀亞洲信息基礎投資基金總裁及執行董事總經理

2004年至今,軟銀賽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合伙人

投資偏好:

擁有廣大的消費者市場而又具有可擴展性服務的企業;消費電子行業;以晶片為代表的半導體業。

投資偏好

閻炎閻炎

擁有廣大的消費者市場而又具有可擴展性服務的企業;消費電子行業;以晶片為代表的半導體業。

2005年來投資項目

銀河網路電台(1000萬美元) 2006-03 線上影音

58分類網(1000萬美元) 2006-02 網際網路

磊客網(1000萬美元) 2005-12 網際網路

再次投資世芯電子(330萬美元) 2005-12 半導體晶片

投資士康(1000萬美元) 2005-12 半導體晶片

再次投資移數通(750萬美元) 2005-12 移動增值

浩天(1250萬美元) 2005-11 移動增值

太合傳媒(上千萬美元) 2005-10 傳媒娛樂

與GGV/Mobius/Bessemer共同投資部落格網(900萬美元) 2005-09 網際網路

投資傑得微電子(1100萬美元) 2005-09 半導體晶片

與凱雷投資順馳(4500萬美元) 2005-08 網際網路

投資銘萬(1000萬美元) 2005-08 電子商務

歡樂傳媒(2000萬美元) 2005-07 娛樂傳媒

橡果國際(3500萬美元) 2005-01 電視購物

與華登投資青牛軟體(3150萬美元) 2005 通信軟體

263集團(1400萬美元) 2005 網路通信

投資ATA(1400萬美元) 2005 考試服務軟體

個人業績

閻炎閻炎

五七年出生的他,人生的閱歷可謂豐富多彩,與大多數同時代人一樣,有過知青下鄉的經歷,之後七七年聯考,南京上本科後再去北大讀社會學,而後再出國去普林斯頓讀博士,這個過程可謂是順中之順,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他比較會考試。一考就考到世界銀行做分析員去了,再之後就開始介入風險投資界,在這個業界,他絕對是長輩與老人了,十五年的風投經驗在中國可謂無人出其右了。

他是一個很有激情的投資人,先談經歷,再談模式,再談關鍵點,沒有流程,但作為懂行的人,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每一句話都是這十幾年經驗的積累”,如同一個高手,任何一個項目在他的眼中,他都只會找到個性化的問題所在,而很多不用擔心的事情,他也是根本不會問的。讀人看人的基本功出神入化。當然,閻先生也是商人,既然是商人,當然就得做生意有利潤,所以談到具體的條件,他已不再是討價還價的範疇,而是早已站在創業者的立場上,站在能否將企業做成百年老店做成IPO後繼續發展的角度去分析項目的融資要分幾步怎么走。他的投資理念在投資前就已站在被投企業角度去思考問題了。

成功經驗

閻炎閻炎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風險投資無疑是在沙子裡面找金子,這取決於風投家的個人實力。要做好這個伯樂,作為國內最成功的風險投資家,閻炎的經歷能給立志成為風投人的創業者許多有益的啟發。

總結閻炎的成功經驗,可以尋找到一系列的關鍵字:早期投資、感覺、誠信、信心、膽量。這些關鍵字,猶如一把把旺火,鍛鍊出了閻炎這塊好鋼。

閻炎很少失手。原因之一是他與很多VC喜歡做項目早期投資不同,他主要投後期,80%以上是投資已經盈利的公司,只有10%投早期的。所以相對來講,當他投盈利公司本身的時候,那些不太成功的都已經被淘汰掉了。

投資早期有許多不可控因素,這是閻炎一般不投資項目早期的一個原因,但也取決於基金的規模。假如基金規模比較大的話,比如有6億多美元,那么單個項目的投資規模就會要求比較大,否則,一個項目投一兩百萬美元,要投三四百個項目,沒辦法去管理。從軟銀巨大的基金規模出發,他們要求每個項目投資也要有相應的規模,要求不少於1000萬美元。而早期項目,資金需求大都不多,因而資金需求量較大的晚期項目就成了軟銀的首選。

曾經變換多重身份的生活履歷對閻炎後來的成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儘管商學院可以教給學生很多理論和案例,但是,並不是每一個商學院畢業的學生都能成為好的投資家。很多好的知識,是很難從課堂上教出來的。做學問做到高端的時候,只能靠天分去悟。很多時候是憑感覺對一個項目進行判斷,但是在這之前,要有很多理性的東西作基礎,比如建立財務模型,每一個字、每一種假設都要通過驗證。剛入行時,閻炎做得很累,那時計算機還沒普及,他是拿張大紙趴在地上用大格子畫模型,經過了很嚴格的訓練,一步一步走上來的。也正是因為經過了這樣的訓練,看問題才會很準。

人物故事

考試遲到仍得滿分

安慶是有著豐厚歷史積澱的古城,尤其是文化內涵深厚,從古至今文人輩出。可在近日公布的“2007年胡潤百富榜”上,文墨之鄉卻走出了一位風險投資業的“大佬”,他就是畢業於安慶一中的閻炎。 當時閻炎讀初三,一次英語考試前,他和幾個男同學在走廊里鬧著玩,全然沒有注意到學校領導正打身邊經過。在考試開始半個小時之後,閻炎才回到考場。那場考試閻炎卻提前交卷,最後還得了滿分。“平時沒有發現他比別的同學更用功,可考試卻難不倒他。”王老師說。

專業的排球扣球手

閻炎是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學生。除了學習成績優異外,作為一名普通學生,閻炎還在體育方面有專長。閻炎不僅是體育積極分子,在一些方面更是學生中的佼佼者。當時,安慶一中在體育教育方面被定為排球重點學校,學校在學生中成立了男子隊和女子隊,而閻炎就是男子隊中的主力扣球手。大約在1975年前後,包括閻炎在內的安慶一中男子排球隊,代表安徽省基層隊趕赴湖南常德,參加了全國排球比賽。此外,在當時所有教授的體育項目中,閻炎總是表現得十分活躍,在體育訓練的同時,他的學習一點也沒有耽誤。

多樣經歷打造成功條件

登雜誌封皮登雜誌封皮

閻炎和很多從該校走出去的優秀學子一樣,身上有著一些特別的地方。打個比方:學知識和挖井有點相似,一開始開的口子越大,挖得就越深。學知識涉獵範圍廣,最後就能各科打通,受益良多。閻炎就是如此。王老師記得,閻炎在讀研究生前去他家裡拜訪時的情景。當時,閻炎既接到了研究生錄取通知書,也接到了社科院的調令。可最後,他告訴王老師,他選擇繼續求學。王老師說,本科學理工科,繼續求學又轉文科,這樣豐富的學習經歷不是每個人都會有的,人生也正是多了幾道這樣的精彩軌跡,才為以後的成功做好了積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